•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中国外贸发展应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时间:2021-07-08 16:02: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为各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更多的发展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长期下去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外贸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目前我国还未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之中,需要从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以综合创新为动力,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地位的转变。
      【关键词】比较优势;比较优势陷阱;竞争优势
      一、前言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往往位于产业链的底层,处于相对不利的产业分工地位。而发达国家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占据产业链的高端地位,拥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和资源配置能力,掌握核心技术,贸易结构优,利益空间大,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较多的贸易好处。若长此发展下去,势必会恶化我国的外贸结构,进一步压缩贸易利益空间,使我国对外贸易无法突破传统比较优势的束缚,不能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身份地位转变,不利于我国对外外贸的持续健康发展,甚至有可能会出现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的局面,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之中。
      二、比较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陷阱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理论是指导国际分工和贸易往来的主导理论。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再到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在生产一种产品上具有绝对成本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生产另外一种产品上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时,则一国将进口自身具有绝对成本劣势的产品,出口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这样各国可以从专业化分工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提高生产效率。
      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之上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不是绝对成本或劳动生产率的优势,而是表现为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化,两国即可通过国际分工各自生产具有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进行交换,进而提高两国的国民收入和福利水平。
      约翰·穆勒提出的相对需求理论是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补充。该理论认为,两国各自对对方国家生产的产品的相对需求强度决定了两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若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时,两国的贸易条件则更加接近本国的贸易条件,则对外国更加有利,反之亦然。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在于各国应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到国际分工中,进而形成本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结构。在当今看来,资本和技术相对丰富和密集的发达国家应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则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样,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提高国家福利水平。
      (二)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发达国家则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虽然能获得一定的贸易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的怪圈之中。
      比较优势陷阱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它是指发展中国家依据自身的发展现状,运用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到国际分工,使本国在国际分工中位于低层次地位,产品附加值较少,贸易利益有限。长期如此下去,这种低端的比较优势会扩大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劣势地位。
      第二种类型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初级产品的贸易结构极其不合理,导致本国出口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国家必须以工业制成品来替代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外贸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但由于自身科技水平较低,经济基础薄弱,无法完全依靠自主创新发展核心竞争力,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承接发达国家成熟或者落后的技术等作为手段来改善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使本国产品进入高附加值阶段,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但一些关键技术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因而无法摆脱对国外核心技术的依赖,阻碍本国的技术创新。
      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优势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位于劣势从属地位,由此形成不对称的国际贸易格局。在此格局之下,发展中国家依靠初级要素于产品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未必能为本国带来产业链和价值链地位的提升,甚至还可能出现恶化并降低福利水平,形成路径依赖和恶性循环。
      三、比较优势陷阱对我国的影响
      (一)中国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弱化
      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由以初级产品为主导的出口商品结构完成了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第二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标志。以纺织品加工为代表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例正在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机电产品等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逐步上升,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模式已经弱化,向高技术产业倾斜。
      (二)我国引进外资的流向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偏差
      中国以往是单纯的以“市场换技术”、劳动力和资源、外需带动三个方面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由于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传统比较优势的存在,各地均发展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忽视培养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招商引资政策也往往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进而对于外资的吸引能力也停留在较低层次,无法实现根本上的产业升级。这样会造成我国的产业结构出现长期扭曲现象,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大国效应阻碍传统比较优势的发挥

    推荐访问:中国 比较优势 陷阱 陷入 外贸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