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路径探究

    时间:2021-07-08 00:03: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的主体力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高等教育发展的不足,使民族地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通过问题、原因、路径的逻辑,探索、研究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和队伍建设。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路径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人才培养涉及学科建设、教学方式、教材体系、地区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教师又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必须自觉承担起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高尚的教师道德聚民心、以高水平的教学能力育新人、以最新的科研成果展形象、以独特的教育环境兴文化,展现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新形象。然而,民族地区因其独特的民族地域特性和历史文化因素,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艺术、价值观念、知识更新上都存在诸多问题。
      一、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教学艺术缺乏、知识更新滞缓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承担着民族地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学是教育的核心活动,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要素,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应将教学放在中心位置。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掌握教学技能,并且熟练运用于教学之中,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不断探索,形成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形成教师自有的教学风格。这个探索实际上是教学技能上升为教学艺术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把“教学技术”适时转变为“教学艺术”。在转变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充足的知识储备和快速的知识更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不但需要專业知识的纵向深化,而且需要多视角、多学科知识的横向融合,更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知识体系的更新。随着时代发展,在教学技术上涌现出了大量的新手段和新方法,需要教师及时掌握,以适应学科知识内容更新与现代教学技术变革,只有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才能使思政课生动活泼,更易于学生接受,增加学生的获得感。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技术信息相对闭塞,思想观念陈旧,知识更新滞后,部分思政课教师没有及时做出转变,教学方式与方法依然较为传统,教学手段单一,内容缺乏深度、新度,不能及时用最新的理论知识、信息技术来充实思政课堂,致使思政课内容乏味,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这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对课堂、教师以及思政课的认同。
      (二)思政课教师学科认同需要加强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思政课教师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传播者、实践者。从实际情况看,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缓慢、学科建设不足、学科意识淡薄,部分教师对学科认同不强,导致信仰不够坚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底气不足,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不够深刻。习近平总书记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看成个体价值世界的“总开关”,他指出:“‘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 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民族地区思政课教师的这个“总开关”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教师真懂、真信、真用,才能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才能通过教学与研究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思政课的价值目标。
      二、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由于民族地区思政课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环境的特殊性所导致。
      (一)受教育者的局限
      相比于其他地方的高校学生,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族地区学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他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具有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由于民族地区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不足,使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与外界交流沟通较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各种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民族宗教文化的碰撞,使不少大学生内心彷徨和迷茫,甚至找不到方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思想上能够迅速成长,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强烈。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学生思想和心理变化,要求思政课教师给予正确有力的引导,解答学生思想的疑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客观地认识宗教等文化现象,这使民族地区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的范围和难度有所增加。
      (二)教育者能力有待提升
      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教育事业成功的关键。优秀的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能够将优秀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民族地区一般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部分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地区相比知识结构单一、对信息的获取能力有限;教学方法单一,多以讲授为主,创新能力不足;教学技术手段落后,教学改革缓慢,无法满足学生对思政课的期望和要求;科研意识不强,科研产出较少,无法通过科研与教学的有效互动来提升教学的深度和高度。
      (三)民族地区教育环境有待改善
      1.对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主阵地。加强思政课建设在民族地区涉及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统一等重大问题。因此,需要以战略的高度来规划和发展思政课的建设,尤其要保障思政课教师应有地位,包括政治地位、职业地位、社会地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教师队伍发展,提升思政课教学和研究的实效性。不仅要有政策制定,还要注重抓政策的落实。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教师队伍建设不够有力,教师个人能力有限,导致思政课在教学上缺乏创新,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因材施教,缺少感染力。教学灵活性和生动性不足,不能引起学生共鸣。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探究 路径 民族地区 思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