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命运共同体”凝聚世界经济新增长点

    时间:2021-07-02 00:01: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rmlt/rmlt201509/rmlt20150917-1-l.jpg
      【摘要】习近平的共同体理念是新常态下指导我国外交、对外经贸战略转移的重要思想,更是世界共同发展的崭新模式。把共同体的传统概念上升为新的理念,并逐步加以实践和完善,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体的五大理论体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思想在当代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让共同体的意识落地生根需要着手解决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认知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增加互信,逐步过渡到共同发展。
      【关键词】 新动力  命运共同体   思想体系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自2013年3月以来,习近平已出访世界数十个国家。从中亚到东南亚,从东北亚到南亚,在习近平的外交路线图中,横跨太平洋东西两岸。习近平在环太平洋的行程中,向各国不断地阐述了共同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新理念,贴近了各国的民心,得到了积极的响应,盘活了中国外交、外经贸,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共同体”理念的提出顺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经济一体化、安全地区化的时代要求,引领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方向,抓住了中国与各国互利共赢的利益交汇点及与邻国深度互利合作的切入点。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全世界诠释中国参与世界治理的理念。
      “共同体理念”是新形势下我国大外交、大外经贸战略的指导思想,更是世界共同发展的崭新模式
      共同体在中国的实践中,不是一个文件上的口号,而是一个以亚太地区的地缘优势为依托、以丝绸之路为经济发展纽带,是面向周边、互相开放、互相借力给力、互相支持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共同建设的模式。这个由中国倡导的共同体,不是要建立霸权,干涉别国内政,掠夺别国资源,而是在政治上以实现互相信任为导向,在经济上以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为目标,在军事上以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为己任,共同抵御外部风险和挑战,实现各国振兴发展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政治实体、经济实体、军事实体,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共享经济繁荣、地区安全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共同体在中国的实践中也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落实到改革开放,惠及各国的一系列接地气的改革动作和试验、示范。
      回顾历史, 人们不难看到,中国第一轮的改革开放是从边境口岸起步的,在邓小平同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论指导下,首先设立了深圳特区,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搞活了中国市场经济。现在人们也不难理解,在当前的改革中,在“让这种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的思想指导下,建设口岸互相开放的示范区、自贸试验区、互贸区的尝试,必将为中国与周边共同打造共同体,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共同体理念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
      世界金融危机以后,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仍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在十八大报告中,中国适时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在以后的一系列外交场合使用和丰富了这个理念,逐步在外交、外经的实践中,把共同体的传统概念上升为全新的理念,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即民生上的“命运共同体”、经济上的“利益共同体”、安全上的“责任共同体”。汇集起来理解,有以下几个特定的含义:
      一是共同体的切入点。地缘上相近,互相联系的命运;经济上互补,互利共赢的利益;休戚与共,安全上借力给力的责任。
      二是共同体的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这也是周边国家的共同诉求和愿望,倡导亲和、诚信、互惠、共同繁荣的理念。
      三是共同体的目标。把中国梦与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的前景对接起来,让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
      四是共同体的任务。在政治上以取得互信为愿望,共谋和平与发展;在军事上以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为己任,共同抵御外部风险和挑战;在经济上以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为目标,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各自的发展振兴;在外交关系上以促进民心相通为宗旨,朝着机制更加完善、合作更加全面、协调更加顺畅的方向发展。
      五是共同体的行动。道路、贸易、货币、信息、民心相通,制度共建,互相擴大开放的口岸示范区、试验自贸区、互市贸易区。
      共同体的理念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的当代世界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共同繁荣的责任担当,展示了和平崛起的中国气派,是中国参与世界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
      让共同体的意识落地生根需要着手解决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认知问题
      由于历史背景、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化认同等原因,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认识上还存有忧虑戒备,主要表现为:
      担心中国被西方技术拉拢,成为中国与大国关系的夹缝带,被作为中国二、三流的伙伴,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名存实亡,因此他们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还要看其他国家的态度。
      担心中国产能过剩,在周边国家制造中国“飞地”,输出过剩产品和低水平劳动力及技术,造成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投资过度依赖,威胁自身安全,从政策、法规上,限制中国投资和产品进口。
      针对周边国家的种种担心,中国要让共同体的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必须要以平等、主动、透明和善待对方的姿态,以诚相待,增进互相理解,减少因制度和观念不同所产生的傲慢和偏见。通过首脑外交、学术外交、民间外交等多层次、多角度地增加交流和互信,从感情上消除周边国家对我国对外投资的疑虑,逐步过渡到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未来十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间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个期间内,倡导人类命运的“共同体”意识,谋求各国的共同发展,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寻找与各国利益的交汇点,构建共同发展的共同体;在共同的发展中提升中国在周边国家的信任度,落实口岸对接和自贸区的试验,互利合作,实现地区与世界的共同繁荣;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凝聚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新的竞争优势,加速推进太平洋以西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这是中国全球治理的大思维。

    推荐访问:共同体 增长点 世界经济 凝聚 命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