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江南茶馆里“吃讲茶”

    时间:2021-06-15 20:01: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旧时到茶馆里去“吃讲茶”,是民间自行调解社会纠纷的一种处理方式,在江南一带十分流行。
      过去,凡邻里、亲属、夫妻或朋友之间因某些利益相关的事情产生纠纷或矛盾,如人格受辱、遗产分割、婚姻反目、债务纠纷、婆媳纠葛、邻里不和、打架斗殴等麻烦事,大都经过“吃讲茶”来调解,“吃讲茶”既是旧时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也是旧时江南水乡令人难以忘怀的一道风景。
      家庭里的矛盾,邻里间的纠纷,一时解决不了的,就请族长、保长来解决。族长、保长也解决不了的,就到社会上去评说。这类日常纠纷,说大不算大,说小又牵涉到利益得失,而且囿于传统的习惯,既不愿私了,又不愿意对簿公堂或经官方调解,于是,就由“说和人”出面,将双方当事人約到茶馆,通过各自申述理由,再由“说和人”从中调解、劝导,分析纠纷症结,指出各方的不足,使对方能清醒地认识自我。由此,“吃讲茶”的形式就这样逐渐形成了。“吃讲茶” 之地,便成了民间议是非、判曲直、调解纠纷、息事宁人的好去处,也成为表达一方“土章土法”之地。
      主持“吃讲茶” 说和的人,一般都是坊间“场面”上的人,有一定名望,比如曾做过一官半职的、教过书的、当过校长、保长、族长之类的,总之在地方上敢于秉公办事,说话算数,受人尊敬。此等人士既不是民选的,也不是官府委派的,而是民众公认的,完全出于自愿,不收取任何报酬。
      “吃讲茶”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茶馆,旧时江南各地茶馆数量虽然不少,但不是所有茶馆都好去的,至少也得有几张像样的茶桌和靠背椅,能容纳一定数量的听客,茶馆老板还得认同这一形式。
      茶馆靠近店门口账桌头的地方长年累月并排放着两张八仙桌,俗称“马头桌”, 迎堂口位置摆放一张靠背椅,专供“吃讲茶”所用。不无“马首是瞻”的含义。所以,一般茶客是绝不敢坐马头桌的,平常没有人来“吃讲茶”,此桌子便没有人坐上去,长年累月空闲着,只有“吃讲茶”的主持人来此才可坐。
      按规矩,“吃讲茶”时,双方当事人面对面坐在主持人两侧,街坊邻居及听客们则围站在他们身后。待双方当事人邀集的“茶客”到齐后,堂倌就给每一“茶客”沏上一碗用上边有盖的焖碗盛泡的焖碗茶,给坐在“马头桌”上的“调解主持人”泡上一壶上好“ 龙井” 或“碧螺春”。
      接着,由双方当事人自诉事由,陈述纠纷的前后经过及各自所持的理由,并提出要求处理的意见,就像现在的调解委员会处理民事纠纷一样,吵过架的,要去现场;打过架的,要去体检。总之,先要把事情的原委曲直问过清楚,才可评判。
      调解劝说中,主持人通常会运用社会伦理道德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教育和劝导,比如“尊老爱幼” 的社会公德、“金乡邻、银亲眷”的处世道理,也讲街坊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理应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等等。
      调解时,既有族长、地方绅士们的数落,指出利害关系,又有众街坊邻里的劝导,还有左右两方长辈的拉拉说说,循循善诱。甚至允许其他茶客旁听,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此,在舆论压力下,强词夺理者往往无言以对,显得十分难堪。矛盾双方经认真反思,最终便会接受大家的调解,输理一方立即向另一方赔礼道歉,另一方则不计前嫌,双方握手言和,矛盾得以缓和,纠纷完满了结。
      凡涉及财产、债务、就医、抚养等经济问题的,也得立个字据,由双方当事人及主持人签字,日后照章办理。
      这时,调解人会随即叫来堂倌,为愿意接受调解和好的双方当事人,泡上一壶由红、绿茶叶混合的“鸳鸯茶”,也称“和解茶”,表示双方已“和而求同”,冰释前嫌。并由调解人亲自向双方当事人的茶碗中斟茶,而争执双方也要当着众人的面,各自将混合茶一饮而尽,以示心服口服,双方已接受调解,重归于好。这时,堂倌则会及时地拿当事人吃过茶的两把茶壶的壶嘴相交,以向其他茶客表示,当日在本店“吃讲茶”已经成功。随后,双方当事人向主持“吃讲茶” 说和的人敬茶,表示感谢。
      当然,也有少数蛮不讲理调解不好的,此时可能会桌翻杯碎,甚至动手打人,那就会有人及时报警,不想“惊官”(惊动官府)也得“惊官”了,双方积怨便会进一步加深。
      江南一带“吃讲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即理亏一方付茶资,如实泡30壶茶,可能要付50至100壶茶钱。因为“吃讲茶”时围观者众多,基本上座无虚席,每人一杯茶,其他茶客也不能再上茶馆饮茶,等于茶馆包用。
      茶馆是一个公共休闲餐饮场所,是人人都可以去的地方,选择在茶馆“吃讲茶”,民间纠纷就在纠纷发生地调解,让群众参加议论、评判,增加了调解过程的透明度,一般民事纠纷都能得到及时化解,有利于纠纷的处理和执行。同时,对在座的听讲者也是一场社会伦理、道德教育宣读课。 (潘春华)

    推荐访问:茶馆 江南 吃讲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