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决胜斯大林格勒(十四)

    时间:2021-05-24 20:02: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会战的意义及影响
      斯大林格勒战役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无疑是苏德战场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苏军通过此役,使德军遭到沉重打击,元气大伤,彻底粉碎了希特勒灭亡苏联、进而称霸世界的狂妄企图,一举改变了整个苏德战场的战略形势。此后,苏军三个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实施了反攻,进而发展成为整个苏军从列宁格勒到高加索山山前地带广阔战线上的总反攻。苏军成功地实施了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素什战役和沃罗涅日一卡斯托尔诺耶战役。战争中先后占领了罗斯托夫、新切尔卡斯克、库尔斯克、哈尔科夫及其他许多重要地域。虽然在二月中旬的哈尔科夫第三次战役中,德军在曼施坦因指挥下,从后方发起反攻把突破防线的苏军包围起来,又给苏军造成了重大损失,但从总体上讲,苏军从此以后直到战争结束,一直牢牢地控制着战略主动权。正如斯大林在纪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6周年报告中所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法西斯军队覆灭的起点。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大激战以后,已经不能恢复自己的元气了。此次战役的胜利,进一步提高了苏军的士气,增强了苏联人民最后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信心。不仅对于直接参加粉粹敌人的部队是这样,而且对于日夜顽强劳动保障军队所需一切的我国全体人民也是这样。”
      相反地,此战严重地引发了法西斯集团内部的政治危机和军事危机。在德军军官和将军中,以及在德国人民中对希特勒和整个法西斯当局的不满更为明显地显露出来。德国人民越来越多地开始懂得,希特勒及其追随者使德国卷入一场危险的冒险活动中,他们所许诺的胜利只是一种神话而已。正如德国的一名中将韦斯特法尔所描述的那样:“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失败,使德国人民及其军队都感到十分可怕。在整个德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死了这么多军队的可怕情景。”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德军在苏德战场的空前失败,德军士气急剧低落,在军队内部,甚至在部分希特勒将领中,对打赢战争的信心产生严重动摇。那种把元首视为万无一失的天才而产生的那种神秘感开始消退。正是从这时起在参谋总部的一些年轻军官中开始酝酿一个推翻希特勒的共同战线,他们步步紧逼,暗中策划推翻希特勒的政变。
      由于德军的盟军——意大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军队也在此役中遭到致命打击,因而他们开始对希特勒当局失去信任,进而出现了意见分歧和摩擦,并竭力想摆脱希特勒的控制。之后,德国与盟国的关系显著恶化,这些国家的离心倾向日益严重,不愿再听命于德国。会战结束后,尽管希特勒一再坚持要求增加苏德战场的力量,但其盟友不愿再做出更多的承诺。日本在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后,也向德国表示无法参加对苏作战。有的则开始寻求退出战争的方法和道路。1943年3月26日,墨索里尼在给希特勒的信中建议同苏联单独媾和。一些中立国开始对苏联刮目相看,对德国越来越持慎重态度。1943年,同德国保持外交关系的国家,从苏德战争前夕的40个骤减至22个。此外,还有不少国家正在酝酿与德国断绝关系。
      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大大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巩固和扩大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进一步坚定了世界人民共同打败法西斯集团的信心,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新高潮。1942至1943年,苏联同澳大利亚、古巴、埃及、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还同卢森堡、墨西哥和乌拉圭先后恢复了外交关系。会战的胜利,促进了在反法西斯同盟国团结合作道路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苏美英三国首脑第一次会议——德黑兰会议的召开。
      胜因与败因
      在此次会战中,关于苏军的胜因及德军的败因,虽然学术界有的早已达成共识,但有的至今仍争论不休。真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莫衷一是。如,西方学者尤其是德国学者总是把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的根本原因归罪于恶劣的天气。笔者以为,虽然恶劣的天气是一大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因为恶劣的天气对苏军同样“使坏”。只不过面对这个“敌人”,苏军准备充分,而德军手足无措罢了,归根结底还是战争准备充分不充分的问题。为便于研究,笔者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主要从战役战术层次进行分析。
      苏军先后实施了防御和进攻作战,尤其是在防御方面做的更为出色,为而后的反攻奠下了坚实的基础。希特勒在冬季作战失败后,也不得不承认:冬季会战之所以失利,就是因为苏联人打防御战,大量消耗了我军。这反证了苏军在防御作战中是十分成功的。苏军在防御阶段的主要胜因:
      一是建立大纵深、多地带的防御体系,逐次消耗德军兵力。为增大防御纵深,增加防御的弹性和韧性,逐次消耗德军兵力,苏军从斯大林格勒远接近地上先后构筑了4道防御围廓,从北、西、南三个方向掩护斯大林格勒。外层围廓,全长约500千米,距城市约60千米;中层围廓,全长约150千米,距城市约30千米;内层围廓,全长约70千米,距城市约15千米;市区围廓,沿城市边缘构筑,全长约50千米。此外,担任第一梯队的各师还向主要防御地区前方派出了前进支队。前进支队阵地距主要防御地区40~60千米,进一步增大了防御的纵深。为构筑这一浩大工程,18万余名斯大林格勒居民日夜奋战,至会战前,这些防御工程虽然只完成了40%至50%(战争中苏联军民进一步完善了该工程),但它在战争中却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它为苏军赢得了宝贵时间。苏军建立的防御体系由于纵深大、阵地多、工事多,在苏军节节顽强阻击下,使德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并迫使德军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重新集结和进攻,这为苏军后续部队的战争准备及预备队的建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其次,防御地带内建立了各种反坦克阵地和障碍,有效遏制了敌坦克的突进。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军进攻之所以频频得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坦克突击集群的快速突击。为此,苏军在各道防御围廓中建立了各种反坦克阵地和障碍。主要有反坦克地域、反坦克支撑点等,并设置了防坦克壕、反坦克铁丝网、反坦克地雷等。苏军反坦克力量利用这些工事和障碍物,大量歼灭了敌坦克,有效遏制了其快速推进。第三,为主力歼敌提供了相对广阔的场所。如果把苏军建立的掩护地域算在内,其防御纵深上百千米,其防御的弹性大、回旋余地广是不言而喻的。这就为苏军主力部队采取阻击战、设伏及反突击等各种战法提供了相对广阔的空间,也为苏军战事失利后重新进行集结和准备提供了活动的舞台。

    推荐访问:斯大林 决胜 格勒 十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