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卫视开办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初探

    时间:2021-04-07 20:02: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思想道德建设”栏目的说法。从字面上看,“思想道德建设”很明显指的是这类电视栏目的一个功能。国家广电总局从电视栏目功能的角度来给这类节目命名,就指出了这类电视栏目应当具有“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
       结合国家广电总局在《意见》中的一些表述,笔者认为:所谓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是指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节目宗旨,以先进的道德事迹和道德模范或落后的道德事件和道德人物为节目内容,以谈话或专题片为常见节目形式的一种社会教育类电视栏目。
       对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的类别划分,根据之前学者的大量研究来看,将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划入“教育类”中的“社会教育类”,应该是科学合理的,这在笔者提出的“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的定义中也有所体现。
      
      开办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的
      意义
       关于开办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的意义,有一个简单的逻辑:只有当人们对某样事物或现状不满意时,才会有愿望去改进、去提升。因此,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各卫视必须开办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其意义就在于能够促进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首先,能够引领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当前我国的道德现状虽然有进步的一面,但从总体上看仍不容乐观,从2011年10月的“小悦悦”事件就可见一斑。基于这样的现状,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各卫视开办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等人提出了著名的“培养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世界观。几十年来,经过众多的传播学实证研究证明,传播媒介确实具有“培养教化”功能。因此,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能够促进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通过电视荧屏让极具感染力和教育意义的先进道德模范和事迹将道德力量最大化地传向全社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股向上的力量。二、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其本身带有栏目制作者有倾向性的意见和态度,或赞美或批判。这就能够通过栏目制作者带有倾向性的评论语言和画面展示,引导上升为人们的理性认识,并最终能够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的这两个作用,能使人们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正确地“培养”,从而促进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其次,能够加强媒体自身的思想道德自律。电视媒体若想起到社会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就必须保证自身的健康发展。假若电视媒体自身风气不正,要想制作出一档优秀的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简直是天方夜谭,遑论发挥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的作用。因此,媒体的思想道德自律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媒体行业或多或少存在思想道德失范现象,例如,对经济利益的过度倚重,对社会关注问题的漠视,媒介市场无序、不正当竞争现象严重等。这些不但影响了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严重地制约着媒体自身的发展,而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的开设,对加强媒体的思想道德自律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一线的栏目制作人员来说,在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的采编播制过程中,他们本身就成为了道德事迹或道德模范的第一批感染对象。要想做好一档节目,就必须深入了解先进的道德事迹,近距离接触道德模范。因此,一线的媒体从业人员所受到的感动和教化是最直接、最强烈的,这在无形中会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一直以来卫视之间激烈竞争所带来的生存压力,使得大部分卫视的管理者在做管理决策时都将经济因素放在第一位。但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意见》中的“各大卫视必须开办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的规定,能够使卫视的管理者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牢记媒体的道德自律,牢记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办好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的
      策略
       虽然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对提升当前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的媒体市场化运作中,要成功研发一档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对各大上星综合频道来说依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笔者在此提出几条策略,希望能有些启示作用。
       第一,真实是生存之本。一档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要想赢得观众,真实是其核心要素。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之所以能够推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前进,其原因就在于真实而平凡的道德事迹和道德模范本身所具备的道德力量。若是用一些“精心策划”来代替真实的事迹和人物,这种做法本身已经违反了媒体的道德操守。这样做出来的栏目,还具有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吗?
       此外,现在的观众再也不是“魔彈论”时期所谓的“靶子”,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观众对电视栏目的鉴别能力和互动能力已大大增强。一档节目播出后,立刻会有观众通过各种渠道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只要有一例虚假的节目案例被发现,整个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的作用都将大打折扣,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被观众抛弃。当下电视情感类节目弄虚作假所引致的恶果,足以为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的前车之鉴。
       第二,贴近是崛起之需。新闻价值规律告诉我们,越是遥远的事物,观众的关注度会越低。这条规律同样适用于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越是远离观众生活的道德事迹和道德模范,其道德教化能力就越低。因此,按照贴近性原则来开办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有以下两个效果:一方面,发生在身边的先进事迹和模范更容易引起当地观众的认同和共鸣,这有利于栏目形成稳定的收视群体;另一方面,贴近性原则本身是对栏目真实性的一种保障。栏目中的人或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是真是假一问便知,这有利于栏目树立可信赖的形象。
       重庆卫视有一档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重庆好人》,其栏目宗旨就是“聚焦普通重庆人,讲述真善美的故事”,主要以历届感动重庆人物、重庆道德模范和受到社会广泛赞誉的好人好事为题材。栏目播出至今仍受到重庆观众的广泛好评。
       第三,服务是应有之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观众的需要就是电视节目存在的理由。因此,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应当避免就事论事和空谈思想道德。在展现先进的道德事迹和道德模范之外,提供一些能给观众指导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息,提升栏目的服务功能,是极为必要的。
       央视的《道德观察》栏目,作为中国惟一一档全国平台播出的思想道德建设类全日播栏目,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道德展现与法律解读相结合的栏目模式。除了对种种高尚行为进行讴歌、对种种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揭露和鞭挞之外,还会针对每期的栏目内容为观众提供法律角度的意见引导。与法制节目不同的是,法制节目或许可以通过某一具体事件,向观众普及法律知识,作用可以立竿见影但未必能深入人心。而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若能加强自身的服务性,除了能产生道德教化作用之外,还能产生行为指导作用。
      
      结 语
       从已有的电视栏目实践来看,全面开办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对于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作用是必然的,但作用到底有多大,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笔者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卫视开办的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帮助它在电视实践中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让思想道德建设类栏目在电视荧屏上大放异彩。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栏目责编:邵满春
       参考文献:1.梅 莹:《法制题材的道德化表达——浅析<道德观察>的栏目特色》,《中国电视》,2007(9)。
       2.徐舫州,张伟敏:《以宗旨为标准划分电视栏目刍议》,《现代传播》,2007(1)。
      

    推荐访问:初探 开办 卫视 思想道德建设 栏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