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2种苯并咪唑类农药同时对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效果分析研究

    时间:2021-02-06 04:00: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市马铃薯常见病虫害,首次采用45%多菌灵悬浮剂和10%丙硫多菌灵悬浮剂不同比例兑水喷雾,通过2种农药对马铃薯晚疫病和病毒病防治效果分析研究,采用2种农药与水三种比例情况下,分别于马铃薯发育期、幼苗期和开花期施药三次,得出10%丙硫多菌灵悬浮剂兑水比例为1:20效果最佳,为我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病毒病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大面积种植马铃薯高产提供了技术措施。
      关键词:多菌灵;丙硫多菌灵;晚疫病;病毒病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与水稻、玉米、大豆并称为四大经济作物,在我国各个地区均有种植。贵州毕节日照时间长,特别适合块茎作物的生长,但近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各个生长周期常遇见不同病害的侵袭,不仅影响产量,还影响口味和营养价值。目前,对于病害的防治一是加强田间管理,二是使用化学防治方法及使用农药控制。针对当前马铃薯常见病虫害,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提出使用多菌灵和丙硫多菌灵2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和病毒病不同生长周期对比分析,得出防治马铃薯两种病害的有效手段和影响产量因素。
      一、马铃薯主要病虫害
      1.铃薯晚疫病。该病由真菌导致,在马铃薯的各个生长周期,晚疫病都会发生,但多发于开花时期,病原主要来源于:一是田间残留的农药有机体,二是种薯携带直接储存越冬,来年块茎种植时一起生长。该病初发时,叶片和叶柄先受侵染,叶片上表现症状为叶边缘出现水渍状的绿色斑点,随空气中湿度增大蔓延整个叶片,且颜色渐变为褐色,斑点变为条纹状,褐色斑块附近会有白色的霉状物生成,随之造成马铃薯叶霉层的出现。若该种病发生在马铃薯的块茎部分,则会直接导致整株死亡,收益无望。
      2.马铃薯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有3种常见类型,一是花叶型,该病毒病会造成叶片内部的叶绿素分布参差不齐,严重时会造成叶脉呈现透明状,马铃薯植株出现矮化的现象。二是卷叶型,该病毒直接导致叶面卷曲、叶面硬化,会向内裹曲成筒状,影响光合作用,三是坏死型,叶面成部分褐色死斑,最终叶面枯萎死亡。这种病毒大多是昆虫传播导致。
      3.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黑胫病属细菌性软腐病害,病发时间为种薯发芽到生长后期均可发生,以幼苗发病最为常见。症状表现为植株明显矮小,心叶黄化、卷曲、变小,茎基部及根部变黑、 腐烂,病株极易从土中拔出。该病是带菌种薯传播,主要通过伤口侵入,发病与温度和湿度有很大关系。
      4.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属半知菌类,菌源在植株残体或其他寄主植物上生存,病菌在潮湿的情况下(降雨、 灌溉、 夏季露水过多),在受感染的植物表面产生孢子,并由风力传播。受害部位最初症状为有角的黑色小斑点,病斑逐渐变成同心圆,在叶缘处有褪色的枯黄组织。该病通常在植株处于逆境时期(如缺氮及其他营养)易发生,如果病状严重则叶片会直接干枯脱落,如果是块茎染病,则会产生浅褐色的海绵状干腐物。
      二、试验设计与方法
      1.田间设计
      选取土地1亩(666.7m2),每30m2为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三个重复。选用45%多菌灵悬浮剂和10丙硫多菌灵悬浮剂作为试验用药,试验设三个处理,施药时,45%多菌灵悬浮剂与水比例①1:10;②1:20,③1:40;10%丙硫多菌灵悬浮剂与水比例①1:10;②1:20,③1:40,另单设置一个小区作为空白对照(三个重复),每种农药与水的不同比例施药均为三个重复,共计21个试验小区,如下表1所示:
      表1 2种农药与水不同比例田间小区划分图
      农药品种40%多菌灵悬浮剂6%丙硫多菌灵悬浮剂空白
      (清水)
      比例①1:10②1:20③1:40①1:10②1:20③1:40清水
      小区第Ⅰ区第Ⅱ区第Ⅲ区第Ⅰ区第Ⅱ区第Ⅲ区第Ⅰ区第Ⅱ区第Ⅲ区第Ⅰ区第Ⅱ区第Ⅲ区第Ⅰ区第Ⅱ区第Ⅲ区第Ⅰ区第Ⅱ区第Ⅲ区第Ⅰ区第Ⅱ区第Ⅲ区
      2.种薯处理
      马铃薯种薯经过种前脱毒处理,选种于麻袋种并用席布围住,放置15天左右,保持在10-15°C空房中且有一定散光照射,待种薯上冒出小白牙时即可播种。
      3.施药时间
      第一次喷药在马铃薯发育期,刚好幼苗出土整齐时,分别使用45%多菌灵悬浮剂和10%丙硫多菌灵悬浮剂与水三种比例喷雾,喷雾时要均匀,来回喷洒三遍;第二次喷药在马铃薯幼苗期,待大多数主茎叶片分化到12-16片时喷药,重复第一次喷药方法;第三次喷药在马铃薯马铃薯器官形成期及开花盛期喷药,重复第一次喷药方法,空白对照区均采用相同体积清水喷雾,注意每个阶段每个小区马铃薯长势和外观表现。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试验观察,在喷洒第一次药物后,21个小区马铃薯外观长势均无明显变化,待第二次喷雾后5天左右,空白对照小区不同程度叶面出现绿色斑点后变成条纹状,条纹状周围有白色的霉状物生成,使用45%多菌灵悬浮剂不同比例喷雾的9个小区均有部分叶面卷曲,部分植株长势参差不齐,使用10%丙硫多菌灵兑水比例为1:10,1:40的6个小区出现叶面向内裹曲,部分叶面出现褐色死斑,兑水比例为1:20三个小区,马铃薯除有极少部分心叶黄化外(可能受当年季节性雨水影响),未出现其他任何病症,长势良好,比产量最好的小区多5kg左右。
      四、结语
      综合分析结果说明:在栽培技术一律使用覆膜、平衡施肥栽培条件下,不受当地当时季节雨水和温度影响,用10%丙硫多菌灵兑水比例为1:20条件下,初步判断防治马铃薯感染晚疫病和病毒病有良好效果,喷雾时间主要在于马铃薯幼苗期主茎叶片分化到15片左右时喷药。这为我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病毒病提供了有效的试验依据,为大面积种植马铃薯高产和营养价值提供了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 赵勇.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 南方农业, 2015, 24 (9): 49-51.
      [2] 权泰焕.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 农业研究, 2015, 12: 52-54.
      [3] 王兵. 浅谈马铃薯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J]. 植物保护, 2015, 10: 52-53.
      [4] 任广兵.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J]. 北京农业, 2015, 10: 52-53.
      [5] 孔娣,张天英,连翠春,田世恩,韩文璞,杨秀光,林少波.10%丙硫多菌灵不同用量对甜樱桃流胶病防治试验[J].烟台果树, 2013,4:19-20.
      [6] 高华援,桓赫,王凤,石晓华,刘峰.中国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科学,2015, 32(5):17-19.
      作者简介:杨森(1984-),男,贵州毕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药残留分析和化学研究。
      基金项目:毕节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项目编号:2014002)

    推荐访问:苯并咪唑 马铃薯 分析研究 农药 病虫害防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