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将改革进行到底 [将“分红”进行到底]

    时间:2020-03-29 07:36: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今年11月9日,郭树清点燃了履新证监会主席的第一把火:强调完善上市公司的分红制度,并将分红政策与IPO的审核结合起来。新的分红要求从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开始执行。要求一经公布便引起各界关注,拟上市公司紧急修改招股说明书,延迟预披露。而之前在过会三个月却一直未能发行的东吴证券却由此“插队”成功,成为分红新政下的IPO第一单。其中其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的分红陈述功不可没。
      对于此次分红要求的评论不一而足。不少人更是将证监会介入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称为“野蛮”分红。到底是加快国内资本市场的成熟,促进股东本位文化的建立?还是政策强制入市的过犹不及?可能在当下极度不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我们更期许前者。
      “野蛮”分红?
      证监会并非第一次对分红问题开刀。早在2008年尚福林任内,证监会出台了强制上市公司分红的政策,规定上市公司分红与再融资挂钩,再融资公司须在最近三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在证监会各种措施的引导下,实施现金分红的公司逐年增多。从2008年至2010年,实施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数分别为856家、1006家和1321家,占同期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2%、55%和61%,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3423亿元、3890亿元和5006亿元。
      如果说2008年的分红政策是针对部分公司的“强制分红”,这次的分红新政则是更具广泛性的“强化分红”。在证监会提出的四项举措中,并没有对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作出硬性要求,更侧重于要求公司细化汇报规划、分红政策和计划,并将之公布于招股说明书中,更突出提升公司分红事项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认为,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是迫于公布公开以及IPO审批与分红机制描述挂钩的压力,许多原本没有分红计划的公司会为此特别增加一定比例的分红计划。
      应该说分不分红是一种经济行为,决定权在股东大会与上市公司的手中。因此有评论认为这种强制或强化分红的做法更像是一种“野蛮”分红,对市场经济来说并不可取。大部分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强制分红”是刺激股市、赢得民心的权宜之计,其实更应该建立的是在“尊重市场规律”契约精神之下进行“鼓励分红”。
      对此,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光耀有不同的观点。他介绍,现在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率只有30%左右,远远低于其他资本市场。从2001年到现在的10年间,上市公司真正分红的金额与可分配利润的比例大大降低,从2001年时的87%左右下降到如今只有百分之十几,下降势头非常明显。“这样的大幅度的缩减会形成证券市场的恶性循环:上市公司不再考虑分红,投资者不再期待分红,投资者利益受到伤害,股票成为概念,沦为炒作的工具。”
      分红是市场成熟的标志
      当然较多的分红也并非是判断优秀公司的必要条件。即使是在美国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很少分红,甚至不分红。从未分红并一直保持高增长经历的谷歌就通常被作为反对现金分红的论据。
      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在标准普尔的一项股市指数中关注的500家上市公司里,去年一分钱红利未分配的公司共112家,占总数的22%,知名企业如ebay、亚马逊、安进制药自从上市以来都十几年、几十年从未分红,而EMC公司上市20年只在2001年分过一次红。
      而实际上现金分红是整个美国股票市场的常态,不分红、少分红的公司在美国股市中不占多数。美国上市公司通常以季度为周期分红。分红政策作为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参照,不仅代表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代表上市公司发展前景。通常不分红或少分红的公司大多属于飞速发展的高科技行业,一方面利润需要快速投入资本扩大生产,另一方面其股票市值具有很大的增长预期,往往使投资者能够得到更大的收益。
      相比较之下,中国“铁公鸡”们背后凸显的更为根本的是公司在分红机制上也存在各种问题,有的公司缺乏对分红的具体规划,有的公司分红比例时高时低,完全根据大股东意愿和需求决定分红比例,决策程序不严密,投资者无从预期。
      施光耀介绍说,正是因为美国证券市场的分红机制较为成熟明确,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获利方式,因而美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也更加多元化,许多追求稳健的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围绕在高分红蓝筹公司周围进行较长期、稳定的投资。由于海外公司分红频率和连贯性良好,追踪上市公司分红的细分基金领域也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
      建立股东本位文化
      皮海洲并不支持新政的实施。他认为,造成公众投资者无法得到回报的根本原因在于股票的高价发行、高市盈率、畸形的股本结构,加强分红固然能够使投资者获得一定回报,但真正的受益者是大股东,公众投资者只能分食比例极少的残羹冷炙,所以在回报投资者的实际效力上,分红新政治标不治本。
      此外也有专家认为在没有配套优惠税率政策的情况下的分红会增加上市公司的成本,得不偿失。
      但在施光耀看来,目前在国内的资本市场上分红并未得到重视。他认为真正造成市场不重视分红的根本原因是股东本位文化的缺失。“中国上市公司不分红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为了充分利用资金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并不重视股东。而投资者在投机市场的大环境下,也无法预期公司分红,只能依靠股票差价获利。”他强调这次新政的最大意义在于有助于树立分红意识,建设股东本位的文化,进而推动股市投资文化的转变。“但还需要监管部门对微观经济主体做出要求和规范,对分红问题的解决起到积极、直接的推动作用。”
      
      “分红问题归根结底反映的是股市文化”。施光耀认为,应当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树立股东本位的氛围。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他建议股东文化的建设应从六个方面进行,“第一应当让整个社会、整个市场强化分红的意识,加大舆论宣传;第二继续加大政策引导,政策导向是股东本位文化建立的重要推动力;第三对上市公司而言,建立透明的分红机制远比单纯公布绝对数额更有意义;第四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第五,投资者需要履行自己的权利,用手投票,用积极的方式支持优质公司;第六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培育。”
      更科学一些
      从今年11月中旬开始,递交材料的IPO公司纷纷在招股说明书中以“重大事项提示”的方式对分红政策做出明确说明,置于招股书最前的位置,并承诺分红比例。11月21日披露的拟分红计划中,四家计划上市的公司都敲定了较明确的分红标准,分红率均不低于20%。
      随后,证监会推出创业板公司分红细则,创业板成为首个开始细化这一要求的板块。率先成为分红细则实施者的创业板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对资金的需求较主板公司更为强烈。但从分红率来看,创业板公司在三大板块中处于领先的位置。以2010年数据为例,从分红公司数量占全部公司的数量占比看,主板公司为51.73%,中小板公司为77.08%,创业板公司达到了75.6%。
      创业板不仅分红公司占总比较多,其现金股利分配也超过市场平均水平。有数据显示,2009年和2010年创业板公司分红金额占利润比分别为35%和39%。许多市场人士并不赞成创业板提高分红,认为对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大量分红可能降低其成长性。
      企业应该选择怎样的分红方式取决于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对正处于高成长阶段的公司而言,大笔分红可能会带来财务成本的提高,而加大投入再生产则可以提升企业业绩,拉高公司股价,使股东获得更大利益,这时则可以选择不分红或少分红;而对于进入稳定期的成熟企业,现金流充沛,净资产收益率开始下降,此时就应当选择高比例分红,回报股东。
      目前来看,此次分红新政并未对分红比例做出刚性要求,这使得上市公司可以结合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特点和公司具体情况进行统筹考虑,更为科学的制定分红政策。

    推荐访问:分红 进行到底 将“分红”进行到底 原创将分红进行到底 将持续分红进行到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