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按照企业异质性理论

    时间:2020-03-29 07:23: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21世纪初诞生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是新新贸易理论的一个分支,以异质性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作为微观甚础,解释了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文章从四个方面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进行了文献综述:理论模型诞生之前的经验研究、理论模型的诞生、理论模型的拓展与经验研究的检验、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文章涵盖了该领域2008年以来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现有文献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1)11-0004-08 收稿日期:2011-04-19
      旧的贸易理论包括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H-O理论),它们分别以技术差异和要素禀赋作为贸易基础,解释了产业间贸易。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Krugman(1979,1980)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以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和偏好多样化为前提,以内部规模经济作为贸易基础,解释了二战之后兴起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Helpman andKrugman(1985)将旧的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进行了综合,同时,解释了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
      无论是旧的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都以代表性厂商作为前提假设,该假设保证了所有厂商具有对称性,便于求解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然而,大量的经验研究对这一假设提出了挑战,于是新新贸易理论(new new trade theory)应运而生。Baldwin and Robert-Nieoud(2004)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heterogeneous-firm Iradetheory)归结为新新贸易理论的一个分支。该理论以Melitz(2003)为代表,在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和固定进人成本,试图解释在同一行业内,不同生产率的企业在利润最大化时的不同选择,并分析了开放经济(产业内贸易)和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新新贸易理论的另一个分支以Antras(2003)为代表,研究在契约不完全的前提下,企业如何选择自身的产业组织形式,即跨同公司的内生边界问题。
      目前,针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文献综述主要有Baldwin(2005)、Bernard eIal(2007)以及Melitz(2008)。笔者在这些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
      一、理论模型诞生之前的经验研究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诞生之前的经验研究主要有Bernard and Jensen(1995,1999a,1999b,2001,2002)、Bernard and Wagner(1998)、Clerides et al(2000)、Aw et al(2000)、Pavcnik(2002)、Eaton et al(2004)、Robertsand Tybout(1997)、Tybout(2001)、Van Biesebroeck(2005)等。它们提出了旧的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一些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参考Bernard et al(2007)、Melitz(2008)、Wanger(2005)的综述,笔者将这些现象概括如下:
      第一、从事出口的企业很少,少数出口企业创造了一国绝大部分的出口金额,而且出口企业的出口额占其生产总额的比重很低,其生产的大部分产品用于同内销售。如美国,2000年在550万家制造业企业中仅有4%的企业选择出口.而且排名前10位出口企业的出口金额之和占美国出口总额的96%。
      第二、相对于非出口企业而言,出口企业生产率更高、规模更大(不论是产H{还是雇佣工人的数量)、支付的T资也高。许多文献检验了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存在一种事前的自选择效应(ex-ante self-selection effect),即只有那些生产率足够高的企业才会选择出口(并且兼顾内销),生产率低的企业只从事内销。另一方面,少数针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经验研究表明出口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干巾学”效应(1earninghy doing or learning hy exporting)。此外,企业从事生产和出口都须付出进入成本,这对企业的出口选择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三、贸易会造成再分配效应(reallocationeffect)。随着贸易壁垒的降低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高生产率的出口企业能更好地在行业中生存和发展,而非出口企业特别是那些生产率很低的企业则容易停产倒闭或退出行业,全行业的平均生产率会随之而提高。这种现象与达尔文主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优胜劣汰机制十分相似。
      总之,上述经验研究表明在同一个行业内,企业在生产率和规模上存在异质性,而且不同企业的生产、销售和出口决策不同。这是此前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于是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二、理论模型的诞生
      上述经验事实催生了一系列理论模型,Melitz(2003)、Melilz and Otlaviano(2008)、Bernardef al(2003)、Jean(2002)、Asplund and Nocke(2006)都是这一领域的开篇之作。其中前三者的影响最为广泛。
      (一)M e Iitz(2003)与MeIitzandOttaviano(2008)
      Melitz(2003)在Krugman(1979,1980)垄断竞争贸易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在企业生产技术异质性方面,Melitz参考了Hopenhayn(1992)的建模方式,在消费者偏好方面则参考了Dixit and Stiglitz(1977)的CES效用函数。
      Melitz的模型有两个核心假设:第一、异质性假设:企业的生产率具有异质性,企业的边际成本由一个外生的概率分布随机决定,为了求出理论模型的解析解通常假设该分布为帕累托分布。第二、沉没成本假设:企业进人一个行业首先必须付出进入成本或者说沉没成本(stink entry cost),进入行业之后才得知自己的生产率水平,如果企业选择出口,还需进一步支付出口的固定成本,以及“冰山”运输成本(iceberg transportation cost)。另外,企业在每一期都有可能受到随机的、负面的技术冲击,使其出现亏损而退出行业。
      主要结论:由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企业对未来利润的预期改变,使更多企业进入某一行业,由于要素市场价格上升(Melitz,2003)或产品市场的加成率下降(Melitz and Ottaviano,2008),市场竞争加剧,优胜劣汰的过程体现为自选择效应与再分配效应:生产率最低的企业人不敷出、退出行业;生产率居中的企业只从事内销;生产率最高的企业 既从事内销又从事出口,而且资源会从生产率低的企业流向生产率高的企业,实现优化配置,但一国企业总数减少。因此,只有生产率足够高的企业才会从事出口,因为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支付高额的进入成本,并实现盈利,而且利润的高低与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成正比。
      此外,贸易使一国总体福利提高,有两个来源:首先,外国厂商的进入使消费者满足了偏好多样化。其次,上述优胜劣汰的过程使行业的进入门槛提高,一国总体生产率提高。
      (二)Berna rd et aI(2003)
      Bernard et al(2003)则在Eaton and Kortum(2002)的基础上,引入了Bertrand寡头垄断和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并假设异质性企业的生产率由Fr 6 ehet分布随机决定,而且厂商的加成率会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价格弹性改变而调整。校准和模拟(calibration andsimulation)的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亦能较好地解释前文所述的经验现象。
      (三)Jean(2002)与AspI und and Nocke(2006)
      这两篇文献的建模思想与Melitz(2003)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结论也大致相同,只是在企业异质性的建模方面有所不同。Jean(2002)假设不同企业的边际成本采用离散的方式,由低到高进行单调递增的序数排列。Asplund and Nocke(2006)则假设异质性企业的生产率服从马尔科夫过程(Markov process)。
      三、理论模型的拓展与经验研究的检验
      理论模型诞生之后,学界从两个方面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进行了完善。首先是理论模型的拓展:Melitz的建模思想被广泛应用到以异质性企业作为微观基础的各种理论模型。其次是经验研究:学者们利用各国制造业企业的数据进行了校准模拟和计量检验。以下将介绍该理论在11个方面上的拓展以及相关的经验研究。
      (一)非对称国家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Falveyet al(2004,2006)将Melitz的模型拓展为非对称国家的情形(asymmetric countries),结果表明在各国市场规模不同且存在国别技术差异的前提下,对于技术水平更高的国家而言,贸易开放所带来的优胜劣汰过程将更加显著,低生产率的企业淘汰率更高,幸存下来的企业平均生产率和平均利润也会更高。
      (二)异质性企业与对外直接投资这一研究方向涉及异质性企业的组织形式或者说内生边界问题,是新新贸易理论两个分支的交叉点,笔者将其具体分为三个领域:
      1.Helpman et al(2004)在Melitz(2003)的基础上引入了异质性企业的水平FDI(horizontal FDI),结论表明一国由封闭经济转向开放经济,生产率最高的企业会选择水平FDI和内销,生产率次之的企业会选择出口和内销,生产率再次之的企业只从事内销,生产率最低的企业被淘汰。此外,一系列针对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对该理论模型提供了佐证,如Head and Ries(2003)、Girma et al(2005)以及Yeaple(2009)。
      2.Antras and Helpman(2004,2008)研究了异质性企业在契约不完全的条件下所面临的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假设企业需要两种生产要素:来自母公司的技术支持以及中间投入品,结论表明:对于第一类要素密集型的行业,根据生产率由高到低,异质性企业会分别选择垂直FDI(intra-firm trade)、国际外包(arm"s length trade)、国内一体化和国内外包;对于第二类要素密集型的部门而言,所有企业都会选择外包,生产率高的企业选择国际外包,生产率低的企业则选择国内外包。此后,Kohler and Smolka(2009)和Yeaple(2006)不仅对该理论模型提供了经验支持,还指出国际外包多出现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垂直FDI则多出现于企业异质性显著的行业。
      3.Nocke and Yeaple(2007,2008)分析了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两种方式:绿地投资(Greenfield FDI)与跨国并购(cross-borderacquisitions),结论表明只要各同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生产率高的企业会选择绿地投资,牛产率低的企业则选择跨国并购。
      (三)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与H-O理论、新贸易理论的综合Bernard et al(2007)结合了H-O理论、新贸易理论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构造了一个既包含要素禀赋差异又包含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的大综合模型,既可以解释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又可以解释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该模型表明:H-O理论的核心结论依然成立,而且贸易开放后,一国根据其资源禀赋所确定的比较优势行业会吸引更多的厂商进入,导致该行业竞争加剧。随着企业优胜劣汰,该同总体生产率提高、进入行业的门槛提高,而且比较优势行业相对于比较劣势行业而言,其门槛提高得更多:
      (四)异质性企业的动态模型Ghironi and Mclitz(2005,2007)、Bilbiie etaI(2006,2007a)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stochastic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引入企业乍产率的异质性、沉没成本和生产时滞(time-to-build lag),将异质性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作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微观基石{f{,阐述了在外生随机技术冲击或者政策冲击下,异质性企业微观决策的变化将如何引发经济波动。此外,Bilbiie et al(2007b)则将异质性企业理论与新凯恩斯经济学。相结合,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引入名义价格黏性和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解释了经济波动,并分析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CK)内生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此前的模型都假设企业的异质性是外生的,即企业的生产率由某一概率分布随机决定。Yeaple(2005)、Namini antiL^pez(2006)、Ederington and McCalman(2008)以及Hanson and Nielsen(2007)则试图将异质性内生化,使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由利润最大化时的技术选择或要素选择来决定。这类理论模型表明只有那些采用高技术、高水平人力资本的企业才会选择出口,而且贸易自由化会鼓励企业采用更高水平的技术、促进技术的传播和扩散,使一同的平均生产率提高。
      (六)生产多种产品的异质性企业与企业的内生产品选择Bernard et al(2010a)针对美国制造业的经验研究表明企业的产品种类变化(productswilehing)十分普遍,每五年都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新增产品类型或放弃原有的产品类型,而且生产多 种产品的企业(multi-product firms)要比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laeovone andJavorcik(2008)针对墨西哥的经验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对此,学者们在理论上给出了一些解释,具体分为两个领域:
      1.企业对产品类型的内生选择。Bernard el al(2005,2009)解释了异质性企业的产品选择机制,结论表明只有生产率足够高的企业才会选择同定成本高的产品类型,一旦市场环境发生改变,企业对产品类型的决策也会发生改变。Mayer et al(2010)则表明市场规模和竞争的激烈程度都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加成定价及其对产品类型的选择。
      2.贸易自由化对企业产品范同的影响。Baldwinand Gu(2006)研究了双边关税下调对企业出口产品种类的影响。Feenstra and Ma(2007)则表明贸易开放后,少数生产率高的企业得以幸存,而且会增加其所生产的产品种类。Eekel and Neary(20lO)表明全球化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需求,使企业在单一产品上的产量增加,但是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会促使企业缩小产品范围,集中资源生产那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品。Bernard et al(2010b)则指出贸易自由化会使企业放弃最不成功的产品类型,而且出口多种产品的企业也会同时拥有多个出口目的地,出口到每个目的地的产品也不止一种。
      (七)异质性企业与新经济地理Baldwin and Okuh0(2006a.2006b)将异质性企业理论与新经济地理(economic geography)相结合,解释了异质性企业的区位选择和国际产业集聚现象,模型表明贸易开放后,生产率最高的企业会率先将工厂搬迁到消费者更多、市场更大的国家和地区,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并产生“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而且贸易成本下降会加速这一进程,最终使东道国的平均生产率得以提高,母国的平均生产率下降。
      (八)异质性企业与内生增长Baldwin and Robert-Nicoud(2004,2006)将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和新增长理论相结合,研究了贸易开放对一国内生经济增长的影响。该模型表明贸易开放对内生增长有双重影响:一方面,贸易开放使异质性企业优胜劣汰,进入行业的门槛提高,不利于企业的研发(R&D),对经济增长有负面作用;另一方面,贸易促进了技术溢出和知识扩散,有利于经济增长。因此,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取决于上述两种影响的净效应。
      (九)异质性企业与引力模型传统的引力模型分析双边贸易量的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贸易伙伴之间的地理距离、各国的收入水平(GDP)等。Chancy(2008)将企业的异质性引入了引力模型,并将双边贸易量分解为“集约的边际”与“扩展的边际”,分析了贸易壁垒下降对双边贸易量的影响,结论表明随着需求的替代弹性不断上升,贸易壁垒下降所带来的贸易自由化对双边贸易量的促进作用不断减弱。
      (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自主创新及行业生产率的影响一些经验研究表明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企业不仅决策是否出口,还会考虑技术创新,如:Aw et al(2007)、Bustos(2007)。还有一些经验研究表明出口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体现出“干中学”效应,如:De Loecker(2006)、L 6pez(2005)。此后,Costantini and Melitz(2007)构建了动态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通过递归求解、校准和模拟,为上述两大经验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Long eI al(2009)与Atkeson and Burstein(2010)则在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中引入了企业内生的研发决策,并以此作为微观基础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自主创新和行业总体生产率的影响。
      (十一)贸易自由化与贸易政策的福利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Baldwin and Forslid(2010)对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进行了详细的福利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可变贸易成本下降还是固定贸易成本的下降。,都可以带来贸易自由化,并使一国的总体福利提高,而且会出现类似Stolper-Samuelson定理那样的收人分配效应。J・rgensen and Schr・der(2008)则证明了对于两个对称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而言,存在一个最优的双边从价关税(optimal bilateral ad valorem tariff),使各国与世界的福利实现最大化,倘若两国进行互惠关税减让,福利反而会下降。
      Egger and Kreickemeier(2009)与Helpman et al(2010)分析了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结论表明:与封闭经济相比,贸易开放使一国总体福利提高,对于差异化产品的垄断竞争行业而言,出口企业支付的工资更高,而且随着资源从低生产率的企业流动到高生产率的企业,企业的平均利润和工人的平均工资都将上升,但是工薪差距(wagedifferential)会拉大,失业率会上升。
      四、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的研究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文献利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这类文献包括李春顶(2009a,2009b)、李春顶和王领(2009)。
      第二类是经验研究,利用中国的企业数据来验证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性,这类文献主要分为两个研究方向:
      第一个方向研究中国出口增长的因素分解。首先,钱学锋(2008)、钱学锋和熊平(2009)分析了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出口扩张主要源自集约的贸易边际,而贸易成本的变动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扩展的贸易边际。其次,盛丹等(2011)运用中国工业部门1998~2001年的企业数据,分析了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扩展的边际,而非集约的边际。再次,施炳展(2010a,2010b)采用1995~2004年的六分位贸易数据将中国的出口增长分解为广度增长、数量增长与价格增长(三元边际),结论表明数量增长是中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广度增长与价格增长的贡献极其有限,而且这一结论对于不同出口目的地、不同出口产品均成立。
      第二个研究方向是中国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首先,贸易的事前自选择效应在中国并不成立:李春顶(2010)、李春顶和尹翔硕(2009)指出中国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他们选取1998~2007年中国30个行业约300万家工业企业,以近似全要素生产率(approximat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作为企业生产率的衡量指标、以总产值作为衡量企业规模的指标,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同一行业内,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反而高于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生产率越低的企业出口越多,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现象越来越显著,行业范围不断扩大。其次,贸易的事后“干中学”效应在中国也不成立:李春顶(2009e)、李春顶和尹翔硕(2009)、李春顶和赵美英(2010)都表明出口并没有显著提高中国企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出口的技术溢出效应在我国并不显著。再次,施炳展(2010c)采用1992~2004年中同对166个国家的出口数据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存在大量的零出口现象(特别是中高技术产品),而且该现象的分布受到地理距离、关税水平、贸易费用、进口国收入水平、产品替代弹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五、现有文献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现有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有两点不足:一是理论建模的缺陷,二是对现实的解释力有待商榷。首先,现有的文献大都假设异质性企业的生产率由某一外生的概率分布随机所决定,即使一些学者试图通过企业自主选择生产技术或要素投入(如人力资本)使异质性内生化,但可供选择的技术水平或人力资本水平仍然是随机决定的,上述异质性的假设如同一把双刃剑,它简化了模型的分析,却使企业异质性的来源成了一个谜,因此异质性的内生化问题仍然是未来的研究难点。其次,主流的理论文献无法解释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现象,这也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其他的研究方向还包括:第一、市场结构问题:可以将现有的垄断竞争模型拓展为不同厂商在产品质量上相互竞争的情形(也称为垂直差异化问题):第二、贸易的二元边际问题:不仅一国之内各出口企业的二元边际存在差异,而且在不同国家之间、甚至在出口和进口两方面也存在着二元边际的差异。第三、进口企业的异质性问题及其与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具体针对中国出口企业在同一行业内的“生产率悖论”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在Melitz(2003)的基础上,从固定成本或进入成本的角度建立理论模型来解释该现象:对于巾国大部分出口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的中小企业)而言,从事出口的同定成本要比国内市场的进入成本低,这些企业大都只需承担原料采购和生产成本,无需负担出口运费、保费和国外市场的营销成本;若从事内销则还需付出国内运费、渠道建设、广告营销等费用,另外国内市场分割也使得国内市场的进入成本较高。通过求解模型在开放经济下的一般均衡,可以得知生产率低的企业只从事出口,生产率高的企业从事内销,因为只有生产率足够高的企业才有能力支付高额的国内市场进入成本,并实现盈利,这便解释了“生产率悖论”现象。
      更进一步,可以在上述模型中引入产品质世因素,似设企业的边际成本与产品质量成正比,生产率越高则单位投入的产出数量就越高,但质量却越低,数鞋与质量是企业面临的两难选择,可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假设国外市场对高质量产品的偏好更强,于是生产率低的企业仪从事出口,并出口高质量的产品,,生产率高的企业仅从事内销,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是质量较低的产品,从而解释了“生产率悖论”与产品质量之间的联系。
      最后,可以将该模型与H-O理论相结合.省略)

    推荐访问:最新进展 理论 异质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 异质性贸易理论 企业异质性名词解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