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亨利詹姆斯《假的》中“谜的解答”] 亨利詹姆斯假的原文

    时间:2020-03-23 07:44: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罗兰•巴特在著作《S/Z》中,用五种文学符码分析、解读了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萨拉辛》。这五种符码分别为“情节符码”、“意素符码”、“阐释符码”、“象征符码”、“文化符码”。罗兰o巴特认为文的一切所指不出这五种符码,五种符码之间没有等级之分,而运用这五种符码来分析文本,最终的目的是要彰显文本“多元复合性”的特质,跳脱传统“系统”的思想形态。故本文选择亨利•詹姆斯的短篇小说《假的》从符码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取其中较典型的“阅读单位”进行逐一解读。
      �关键词:罗兰•巴特;阐释符码;《假的》;谜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12-0000-02
      �
      � 罗兰•巴特在其著作《S/Z》中,以“情节符码”、“意素符码”、“阐释符码”、“象征符码”、“文化符码”等五种文学符码对巴尔扎克的小说《萨拉辛》进行分析、解读。通过阅读《S/Z》,引发了笔者对五种文学符码的兴趣,尤其是其中的阐释符码,故本文本文便采取罗兰•巴特的文学符码中的阐释符码来对亨利•詹姆斯的短篇小说《假的》进行解码,希望能通过这种分析方法的应用挖掘出更多的意义,引起更多元的思考方向,从而呈现符号的众议性与文本“多元复合性”的特质。
      �罗兰•巴特认为五种符码相互构成一种网络、局域,而整篇文章贯穿于其中;只有在贯穿过程中,文才可以成为文。��[1]�他认为:每个符码都是一种力量,可控制文(其中文是网络),都是一种声音,织入文之内。在每个发音内容旁边,我们其实都能说听到了画外音:这就是种种符码:在编织之中,种种符码(声音)的起源在一大片已写过的透视远景中“失落”,它们亦迷失了发音行为的起源:众声音(众符码)的汇聚成为写作,成为一个立体空间,其中,五种符码、五种声音相互交织:经验的声音(布局符码),个人的声音(意素符码),科学的声音(文化符码),真相的声音(阐释符码),象征的声音(象征符码)。��[2]�
      �文本由这五种声音编织而成。当读者进入文本的世界时,则须仔细聆听这五种声音,才能进行深入的解读。罗兰•巴特认为文的一切所指不�这五种符码,而这五种符码之间并没有等级之分,没有孰优孰劣的差别。故其选择运用运用阐释符码来分析文本的最终目的,便是要彰显文本“多元复合性”的特质,跳脱传统“系统”的思想型态。
      �罗兰•巴特强调打破系统的规范,认为一个阅读单位:“究其极,皆应有三或四个意义可枚举”��[3]�。本文从罗兰•巴特的五种文学符码中的阐释符码的理解来对亨利•詹姆斯《假的》中谜的解答进行分析,从而展示读者从产生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罗兰o巴特对阐释符码有明确的说明:“以不同方法表述问题、回答问题,以及形成或能酝酿问题、或能延迟解答的种种机遇事件,诸如此类功能的一切单位,我们称之为‘阐释符码’。”��[4]�他亦明确指出阐释符码的功能就是构成一个谜(即故事中的悬念),然后又使之解开。罗兰•巴特认为从问题的产生到问题的解决,共有十个阶段:1.主题化2.提出3.谜的正式表述4.解答的承诺(或要求解答)5.圈套6.含混7.�住8.中止的解答9.部分解答10.揭露,破解。��[5]�
      本文选择了两个谜进行分析解答:谜1:假的,谜2:普莱姆太太。
      �(1)标题“假的”
      �阐释符码:谜1:主题化。
      �标题所指的“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将标题定为《假的》?这个“假的”的故事是什么?这些问题将激起读者的好奇心。
      �(2)“我又找到很多东西”,她堂兄在第二次葬礼的次日对她说;“都在她房间里――不过这都是我希望你去过目一下的东西”。 ��[6]�
      �阐释符码:谜1:问题的提出。
      �这些东西是否就是标题中所指的“假的”?为什么堂兄会希望她看看?
      �(3)阿瑟•普莱姆脸上仍然露出心里有这样那样感触的姿态,她觉得应当说这是姿态而不是表情。他的继母逝世还不到一周,他父亲逝世还不满三周,有一点这类表示本来是很自然的,不过她本身是一位敏感而又精明的姑娘,在她看来,最触目的是,他好像思虑重重而没有悲哀,难受又没有她从自身的感触中称之为痛苦的那种心情。��[6]�
      �阐释符码:谜1:部分解答。
      �父亲继母相继去世,可儿子却不是很伤心,这反映出男主人公阿瑟的性格特征,冷漠自私。结合之前阿瑟迫不及待地想把继母的遗物给女主人公,可以发现阿瑟与继母之间感情并不好。
      �(4)她(普莱姆太太)在甬道的一端又大又冷的客房里孤零零地躺了三天�。�[6]�
      �阐释符码: 谜2:问题的提出。
      生前继母对阿瑟尽心尽力,可为什么阿瑟对她却这么冷漠呢?就算是去世后也冷落她,这中间又有什么故事呢?
      �(5)那位鳏居的老实牧师,当初既要抚养幼小的儿子,又对莎士比亚十分景仰,不料一时间,出于习惯和爱好,他突然变得放任自由起来-因为这等于骨子里在说,他已经千真万确,深深地陷进那个“坑”里面了-他相中了一位无名女演员,比他大好几岁,这位以劝善为业的神职人员立刻像她求婚,要她成为他那受到尊敬的门第里的人,充分表达了他的仰慕之情。��[6]�
      �阐释符码:谜2:部分解答。
      �小孩讨厌继母,因为觉得继母不配当他的母亲,玷污了他家的名声。
      �文化符码:演员的职业在当时是受人轻视的,牧师的职业却是崇高的。而且女方比男方大很多也是当时世俗所不容的。
      �(6)她(夏洛特)仍然跟先前一样抱着一点不大的希望,想继承到一点纪念先人的东西,一些遗物。……可是在她的手碰到它们之前,她立即认出这都是演戏用的,过分精巧,一点也不像教区长家里会有的东西。华丽得太刺眼了,不会是真的。��[6]�
      阐释符码:谜1:圈套
      �读者会受夏洛特和阿瑟的影响,认为普莱姆太太的遗物都是标题中所指的“假的”。
      �(7)“哦,有些小角色倒是有很大的钻石呢。不过妈妈不是那种人。”��[6]�
      �阐释符码:谜2:含混。
      �阿瑟暗示有些演员靠出卖自己获得珠宝,可是他继母绝对不是那种人,所以那些珠宝一定是假的。可是夏洛特不懂这些。
      �(8)夏洛特手里拿着一个褪了色的花绸小口袋子……一串大珍珠项链。……
      �“你居然会以为它是真的吗?”
      �“这么大的珠子,跟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起塞在那儿。会是真的吗?”��[6]�
      �阐释符码:谜1:谜的正式表述。它是假的吗?
      �(9)“这种东西怎么可能落在她手里去呢?”
      �“难道不会是一件礼物吗?”��[6]�
      �阐释符码:谜2:谜的正式表述。
      �普莱姆太太如何得到真正的珍珠,这是文本中最大的谜团。甚至整片文本结束亨利•詹姆斯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只能由读者自己猜测,每个人都可能解读出不同的故事。
      �(10)“不会,绝对不会!”……��[6]�
      �阐释符码:谜2:�住。
      �在勾起所有人对普莱姆太太过去兴趣的时候,阿瑟猛然终止了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讨论。他不愿意有任何人通过对他继母的猜测使他的家族蒙羞。
      �(11)“那么说,是真的了?”……“那么它们的价值――?”
      �“哦,价值是最上乘的。”��[6]�
      �阐释符码:谜1:揭露,破解。
      �通过交际花盖太太,夏洛特得知了项链是真正的珍珠,价值很高,是她伯母不可能买得起的。至此,谜1已经解答完毕。
      �谜1的解答引出谜2:普莱姆太太的过去,她是如何得到这串真的珍珠的。
      �(12)“不过她(普莱姆太太)原先是个女演员。”……
      �“不过她根本不是一个出色的演员,没有大笔的收入。”……
      �“她长得很丑吗?”
      �“不丑。年青的时候,她的相貌还很可能称得上相当漂亮呢。”��[6]�
      �阐释符码:谜2:中止的解答。
      �年轻漂亮,演技不怎样的女演员下嫁给贫穷的牧师,家境贫寒,拥有贵重的珠宝却没有拿出去典当以补贴家用。这个问题看似没有答案,解答终止了。
      �(13)“它们是跟爱情有关系的东西!”……
      �“它们是和情欲有关系的东西。”��[6]�
      �阐释符码:谜2:揭露,破解。
      �有一种猜测就是:女演员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那人送了一副贵重的珍珠项链给她,后来女演员为了维护她心爱的人的名誉嫁给了当时正在追求她的牧师,从此以后销声匿迹,安心过相夫教子的生活,与演员的世界彻底断绝关系。可是她内心还是忘不了那个有妇之夫,那串项链是他们唯一的联系,她不忍心将项链卖掉,只能在独自一人的时候看着项链回忆过去。
      �通过对以上阅读单位的逐一分析,贯穿文本而隐藏着的深层结构逐渐浮现,对两个谜的解答在文本中遥相呼应。透过谜的主题化,谜的提出,谜的正式表述,部分解答,圈套,含混,刹住,中止,部分解答,以及谜的揭露,破解,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文本的深层结构。围绕假的和普莱姆夫人的过去的两线结构,本人认为小说的深层结构不在于表面,而在于这两个谜后面的人情冷暖,作者其实是通过《假的》这一故事讲叙单纯的人如何在浑浊的现实世界成长的经历。
      �透过文学符码来分析《假的》,小说的意义此起彼落地一一浮现出来。分析过程中一个意义带出另一个意义,诚如罗兰•巴特所言,可以形成一个不断的衍生,一个不休止的迹近。[7]因此,运用这种分析法来解读文本,可以转出更多可能的意义,展现词汇与文本的复数性质。这种方法确实能使读者更加进入文本世界,实行更细密的解读,读者在分析与归类小说中的五种符码时,早已紧扣着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进行同步的思考。因此,的确可以带来符号意义的无限延伸,使读者进行复数的思考,呈现文本的多元复合性。然而,这也成为其弊端,运用这种分析法无可避免地陷入过度解读的泥淖中,容易造成读者过度诠释,及文本的整体性任人宰割。胡亚敏明白指出这种分析法的缺失:
      �它的不完善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指这五种代码本身还缺乏严格界定,如象征代码本身就具有文化意味,而且列举五种代码这一范围反过来又束缚了阅读的进一步拓展,阻碍了人们从新的角度更抽象或更具体地阅读作品。我们还必须看到,尽管代码分析是基于文本的,它依赖于文本的词汇单位,但它又不同于新批评所追求的语言上的“美学统一”,它具有一种分解文本的力量。代码分析法强调意义的多重性,所指的无止境,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文本内结构的解体,使文本变成一个任人观望的万花筒。��[8]�
      �由于罗兰•巴特注重作品的“多重性”,反对凝固硬化的“系统”,拒绝寻找一种“全面的统一性结构”,因此,他虽然同样重视细节,但拒绝接受英美细密读解法的这种设定:“必须指出每一细节都有助于整部作品的美学统一性”,其着重的是细节的功能作用。��[9]�
      �任何方法都有其利弊,无法避免,而以一种批评方法来剖析任意文本,也不可能达到完全相契合的境界,总会有些地方不适宜。但即使如此,这种分析法仍有其益处,至少其强调文本开放性、词汇复数性的精神,带领了本文朝向更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解读,进而挖掘出《假的》更丰富、更多元的可能意义。而其也为读者提供了析解的方向,使读者不致如无头苍蝇般,盲目乱闯。所以罗兰•巴特符码论的分析方法虽有缺陷,但瑕不掩瑜。
      �
      �参考文献:
      �[1] 罗兰• 巴特(Roland Barthes),屠友祥译.S/Z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84页。
      �[2] 罗兰• 巴特(Roland Barthes),屠友祥译.S/Z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85页。
      �[3] 罗兰• 巴特(Roland Barthes),屠友祥译.S/Z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74页。
      �[4] 罗兰• 巴特(Roland Barthes),屠友祥译.S/Z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79页。
      �[5] 罗兰• 巴特(Roland Barthes),屠友祥译.S/Z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330页。
      �[6] 亨利•詹姆斯.假的(雨宁译)[J].名作欣赏,1995,(4):41-49.
      �[7] 古添洪.记号诗学[M].台北:东大图书,1999年,第290-291页。
      �[8]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7-228页。
      �[9] 乔纳森•卡勒尔(J.Culler),方谦译,罗兰•巴特[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第71页。
      
      
      
      �(下接第59页)
      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自私或无私,巨人从未走出过自己的花园,直到死去。是什么束缚了巨人?是他奇怪的身材与差劲的脾气。巨人的身材过于高大,他和吃人鬼一样异于常人,不被大众接受。
      �生必有生的羁绊,肉体与精神上的束缚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存在着。庄子追求纯粹的“生”,追求无用之大用,正是意在先清空由“生”以外的附属物,如名、利,给人们带来的束缚,从而迎来绝对的自由。这种使存在趋于无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大用。无为与忘我,都是庄子为了追寻大用提出的策略。精神上的束缚可以通过坐忘等方式消除,但人活一天,就无法完全摆脱自己的肉身。因而,庄子非但不厌恶死亡,反而认为只有死亡才能彻底摆脱生的束缚,从而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自私的巨人受到儿童与上帝的感化,解除了精神上的束缚,无私地将花园与人分享,这的确令他拥有了温暖与幸福,但他的身材还是那么的巨大,还是无法为世人所接受,还是无法走出花园。天堂不仅仅意味着死亡,更是一种最佳的精神归宿。上帝的第二次到来,带走了巨人的灵魂,而他的肉身则永远地留在了花园,巨人的灵魂自此获得了彻底的自由。
      �另外,《自私的巨人》与许多童话中主角永生式的结局不同,永生的谎言并未出现,而是将巨人的生、老、病、死完整地呈现到一篇童话故事中,毫无任何避讳,正是一种感应时序、尊崇生命自然规律的表现,而这也正是庄子的追求。
      �关于《自私的巨人》中生死观的两点简要分析,虽不足以证实王尔德直接受庄子影响,但从中其对于生死的态度可见一斑。王尔德对死亡的偏爱并非纯粹求怪,或是刻意制造悲剧感,追求忧郁的审美心理。死亡给予他的,并非一种纯粹的负面感受,也蕴含着无限的自由,与超越的机会。这种哲学思考式的生死观念,必然会影响其创作。
      �以上三种从创作者出发的解释,看似层层递进,有后者否定前者的嫌疑。但对于同一文本的阐释可以是多样的,特别是从创作者的角度,由于无法准确掌握创作者的心理与动机,任何的解释都是有可能的,且解释是无法穷尽的。因此,以上三种解释都是有其合理性的。
      �二、从接受的角度,巨人之死有无尽的余味。
      �不圆满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相较于那种“幸福快乐地生活”式的结局,死亡结局更耐人咀嚼。巨人之死令人五味杂陈,这感觉是崇高吗,似乎有一些。但崇高中应伴随着痛感,但巨人之死忧伤大过痛感;是同情吗?我们不也早晚有那一天,何况我们生存的束缚只会比巨人更多。这纷纷然的感受,却也是其长久的魅力所在,令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都对其爱不释手。
      �
      �注解:
      �① 王尔德.《自深深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② 赵澧,徐京安.《唯美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67
      �③ 赵澧,徐京安.《唯美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
      
      �
      �参考文献:
      �[1] 葛桂录,刘茂生.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 [J].外国文学研究,2004第4期
      �[2] 崔海峰.从王尔德看唯美主义的美学原则 [J].文艺研究,1995年第5期
      �[3] 刘淑红.从中西审美文化交融的角度看王尔德 [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4] 王尔德.《自深深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5] 赵澧,徐京安.《唯美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推荐访问:詹姆斯 亨利 解答 亨利詹姆斯《假的》中“谜的解答” 亨利詹姆斯与视角 下一篇亨利詹姆斯与视角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