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引导学生成为自身心理健康的建设者:大学生如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

    时间:2019-05-20 03:24: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引导学生掌握自省、自评、自调的方法,建设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就是通过家庭环境、生理状况、社会环境的分析,分析自身的心理状况。通过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从而正确地评价自身的心理状况。通过养成学习、劳动、体育锻炼的习惯,学会意识调节法、语言调节法、注意力和行动转移法、情绪释放法,有效地调节自身的心理状况,塑造健康心理,打好人生基础。
      关键词:引导;学生自身;心理健康;建设者;方法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人的心理素质却每况愈下。据报道:现在,不少人(包括:男女老少,各个年龄阶段)均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处在亚健康状态。许多自杀、暴力、违法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根源在于肇事者心理存在异常。“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健康是判断一个人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一个长期建设的工程。本文试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做好自身心理健康的建设者。
      近日读到一则新闻:天津塘沽年仅13岁半的少年张潇艺留下了四封遗书,连玩一天一夜的游戏后,留下最后的遗言“如果有来生,我还能变成人的话,我一定是最好的孩子”,然后在上学前从住宅24层的高楼上飞身一纵,令人不敢想象当时的惨象,令每一个初中政治教育工作者心中悲痛莫名。现在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高,心理素质是否越来越高呢?我们有没有把心理健康提到和身体健康一样的高度呢?心理健康已呈现出紧迫性和复杂性了。我们除了向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阶段的初中生传授心理知识外,是否更应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呢?初中生除了是心理知识的学习者外,是否更应是自身心理健康的建设者呢?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掌握自省、自评、自调的方法,不断修正并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历经风雨,仍能见到绚丽的彩虹,让张潇艺的惨痛成为绝响。
      一、自省
      自省作为提高心理素质的第一步,是自我评价的基础。自省就是对自己的分析,包括对自身认知、情感、意志与人格特征、社会适应的认识。要对自身分析离不开对自身家庭环境、生理状况、社会环境的分析。
      1.家庭环境
      首先,当代的初中生有他们独特的家庭环境。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当今的经济环境和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观念,使他们的心理形成一些独特的共性。中国经过多年的经济建设,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吃穿当然不用愁,住房条件优越,拥有汽车的家庭不断增加,学生往往拥有自己的单独房间、游戏机、电脑、手机、MP3等,拥有充分学习、娱乐、休息等优越条件,而且往往是一家三代的焦点,独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甚至到了溺爱的地步。但独生子女少了兄弟姐妹间的约束,少了兄弟姐妹间的竞争,少了兄弟姐妹间的温情沟通。同时由于中国人传统的“望子成龙”的观念,家长们往往不问孩子的好恶,一相情愿按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子女的将来,尤其在学习方面约束最严,学生除了在学校长时间学习,在家还要请家教补习各科文化,周末还要接受各类特长教育,学习几乎成为生活的全部。家务劳动、体育锻炼、社会实践活动统统被忽略。这些因素使得学生极易形成独特的心理特征:①兴趣广泛,但不持久;②身体素质好,意志脆弱;③聪明好学,但不勤奋;④表现欲强,但受不起批评;⑤独立不足,依赖有余;⑥热衷交友,交往不深;⑦率直任性,情绪不稳;⑧尽享关怀,少有回报;⑨勇于尝试,却不能吃苦;⑩虚荣心强,不切实际; 文明有礼,却自私自利; 思维活跃,是非模糊。
      2.生理状况
      初中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发展不平衡。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急剧变化,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内脏机能不断健全,身体素质不断增强,第二性征的出现,标志着性的发育逐步成熟,性别意识增强。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身体外形逐渐成人化,自我意识也向成人化靠拢,处处认为自己是成年人,开始独立思考问题。判断是非的能力有所增强,产生独立的倾向,不像儿童那样依赖、顺从。初中生同时也正处于“青春困惑”期,开始意识到两性差异和两性关系,对性的书籍、图片颇感兴趣。可以说初中生正处于“危机年龄”,处于生理发育的兴奋期,处于心理发育的适应期、阵痛期。
      3.社会环境
      社会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初中生的心理发育。电视、互联网的传播,学生家长对社会的评价,乃至老师的言谈举止,都不断地把社会信息带给学生。尤其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带动着所有人的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积极的方面表现为,商业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不是一个不劳而获的社会,是一个需要诚信,鼓励个人遵循社会规则,通过个人努力,争取成功的社会。消极的影响也不少,以权谋私,不择手段,唯利是图,制假贩假的事时有发生。初中生在这些矛盾的观念中难以选择,难以分清哪些是主流,哪些是沉渣,容易失去理想,不能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进而害怕社会、仇视社会,那就不但毁坏自己的人生,而且贻害社会。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融入社会,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不慎重处理的问题。
      二、自评
      让学生知道影响心理素质的因素,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而对自己的心理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那么健康的心理标准是什么呢?人的心理研究对象主要是思维、情感、意志。心理健康的标准也离不开这三方面。心理健康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正常的心理反应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即有怎样的环境就应该有怎样的心理反应。如果心理或行为失去这同一性,就难以为人所理解。②心理和行为反应的统一,即认识、体验、情感、意志行为在个体是完整协调一致的。简单说就是有怎样的心理就应该有怎样的行为反应。③人格的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才能在多变人生际遇作出稳定的反应。具体而言判定人的心理状况健康的标准主要有六点:①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②开朗大方,情绪稳定;③重视生命的过程,有理想有希望;④渴求人与人真实可靠的良好关系;⑤自我接纳和自我认识;⑥对现实环境适应良好。
      三、自调
      自调就是自我调节。通过不断对照心理健康标准,不断评价自己的心理状况,不断修正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初中生同样面临着种种挫折:学业挫折、情感挫折、交往挫折、发育方面的挫折,等等。如何克服挫折呢?简单说,养成三个习惯,学会四种方法。
      1.养成三个习惯
      三个习惯就是学习的习惯、劳动的习惯、体育锻炼的习惯。
      (1)培养学习的习惯。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会把学习看成是知识技能的学习,正如忽视政治课一样,只是把政治课作为中考得分的课程,而不是把它作为学生的成长课程。实质上学习应该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习、修身养性的学习,这两种学习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看历史书、哲学书、传记书都是学习,从中找到激励、找到经验。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人的心理健康了,才能从容面对学习生活,做事也就能事半功倍了。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更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好习惯。
      (2)培养劳动的习惯。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了人,同样劳动也能塑造人的心理素质。人的一生劳动是不可或缺的。自古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反过来说早当家的孩子是早劳动的孩子,是易于心理成熟的孩子。通过劳动过程更能体现人的价值,领悟平凡而深奥的道理;通过劳动能提高初中生的动手能力,减少依赖,培养独立意识,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因此平时要鼓励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推荐访问:建设者 引导学生 心理健康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