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聂绀弩【谐趣的聂绀弩】

    时间:2019-05-08 03:17: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世纪60年代,我主动加入沪杭组织的支边大军,来到黑龙江省嫩北农场。没想到,我这个知青队伍中的“小江苏”,在《北大荒》内刊打工,居然结识了聂绀弩。  谁要是当面谈及聂老任过中国作协理事、香港《文汇报》主编,并多次见过周恩来、鲁迅、闻一多等,他马上急得脸红脖子粗,一边直摇手,一边吐出惯用的口头禅:“旧皇历抵啥用?老朽不可雕也?”
      聂老原在打堑作业队负责踏荒标堑。他是百分之百的认真,可是因眼睛高度近视,常常将草把儿插错,影响了机车手的套耕。于是,场部便将老头子“这块粪坑里的砖头”送到这里来看看长稿。那年月,中长篇小说几乎没人写,他便自然成了可有可无的“闲事员”。
      聂老经常跟我开玩笑。因为我俩虽然相差三十岁,却是同一天过生日,所以他谐称我们是“胞老与胞小”,又因为过去有个小编辑叫“小广东”,于是给我取了个亲昵的诨名“小江苏”。
      聂老见我未脱娃娃气,又整天忙着誊抄稿件,便经常逗趣道:“你是‘文抄公’,我是‘二劳改’,井水可不能拌河水,否则同流合污,要被人说成臭味相投。”
      有一次,聂老的夫人周颖从关内来探望丈夫,住了好些天。
      老夫老妻确实情深意笃,相濡以沫。尽管这两口子背负着屈辱和伤痛,但从不怨天尤人。他们一个戏称自己为“合欢花”,另一个戏称自己为“忘忧草”。
      周颖一来,聂老便不吃食堂,独自在家开伙。有一天,可能是星期日,聂老烧开水时一不小心,竟将茅屋顶烧着了。幸亏大家不上班,很快便合力将火扑灭了。
      这种事故发生在当时,弄不好就会招来意想不到的横祸。岂知,这位倔老头子却书生气十足,幽默地“检讨”说:“只怪我烧锅时忘了戴眼镜。戴上是四只眼,少了一双,怎不出纰漏?”
      聂老说着说着,又怪自己不该姓“聂”,说“聂”字三只耳,缺少一只耳朵不成双,自然听觉失灵。他还说,这几天的“火头君”差事,本是周颖包揽的,她去山里采猴头菇回来晚了。大家为本人想想,夫妻夫妻,今天脱了双,不惹麻烦才怪呢。
      聂老横一个“双”,竖一个“双”,连执案调查的组长都听得哈哈大笑,揶揄他是电影《李双双》的老兄“聂双双”。
      经大家轮番说情,这场飞来之祸,总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谁知中午时分,聂老突然失踪。编辑室的大小人等都提心吊胆,生怕要出意外,于是,全体出动,分头去找。最后,才在十多里外的景颇山林场见到他老人家。
      聂老正与几个伐木工一起亲切聊天。他对我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当文人真受够了气,还不如到这深山老林里站站“林岗”。聂老可动了真格,居然准备在这里伴岭过夜,还备了用绳子系着的一串窝窝头。
      我们劝告他,夜里有狼出没,相当危险。聂老眼一瞪,脚一跺,不服气地说:“我这一把老骨头,既没肥膘又没油水,要啃就让它啃。”接着,又换了一副神情叹息道:“不过,自然界中的禽兽是有灵性的,不会轻易伤害善良的好人。”
      我们好说歹说,才将执拗的聂老劝回。晚上吃了夜饭,他从挎包里掏出一张纸头,兴高采烈地笑道:“今天,承蒙诸位厚爱,放了老夫一马,老夫才免写检查。不过,我聂某却因此在林场悟出一诗,名曰《伐木赠景颇》。”
      聂老清咳两声,清了清嗓子,随后绘声绘色地吟道:
      终日执柯以伐柯,
      红松黑桧黄波罗。
      高材见汝胆齐落,
      矮树逢人肩互摩。
      草木深山谁赏美,
      栋梁中土岂嫌多。
      投柯四顾漫天雪,
      今夜家中烤火么?
      我们问聂老此诗寓意何在?聂老抽着猴头叶卷成的“土造烟”,吞云吐雾了一阵,笑得两眼闪亮,肩头耸抖,活像京剧中那个神秘的“鼓上蚤”。
      最后,聂老不紧不慢地说:“你们只提问了这一句,可是,我在诗中反诘了大家两句哩?总之,老朽之言不必仔细推敲,免得在这多事岁月再节外生枝,自找麻烦。”
      (选自《书屋》2010年第1期,有删节)
      【背景链接】
      孙犁(1913~2002),中国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早年曾当过机关职员、小学教员。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内从事宣传工作,曾任《晋察冀日报》编辑。20世纪40年代发表的文集《白洋淀纪事》是其代表作,其中的小说《荷花淀》运用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开创了荷花淀派。后又发表了《铁木前传》《风云初记》等作品。
      聂绀弩(1903~1987),湖北京山人,现代作家。1924年进黄埔军校,1925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曾任中央通讯社副主任。1932年加入“左联”,1934年编辑《中华日报》副刊“动向”。1936年与胡风等编辑《海燕》月刊,1938年到延安,不久到新四军编《抗敌》杂志,1940年8月与夏衍等人在桂林创办《野草》杂文月刊,形成“野草”杂文流派。新中国成立后,聂绀弩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
      聂绀弩是文学上的多面手,创作有杂文、诗歌、小说、剧本、寓言以及古典文学研究专著。他的散文集有《婵娟》《沉吟》《巨像》;杂文集有《历史的奥秘》《蛇与塔》《早醒记》《血书》《二鸦杂文》《聂绀弩杂文集》等。聂绀弩是“野草”杂文流派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大的杂文家,夏衍称“绀弩的‘鲁迅笔法’几乎可以乱真”,胡乔木推崇他是“当代不可多得的杂文家”。
      【比较异同】
      相同点:两篇传记都可以说是小传,都是用较短的篇幅来记叙人物,品评人物。因而,他们也都能找出传主的最主要的特点来组织材料。《布衣孙犁》抓住的是“布衣”二字,正是这两个字,使这个从延安走出来的正统的革命作家,在成为一个“高干”后,自觉地与权力保持距离,在那个以革命的名义命名一切并消灭一切异见的时代,坚持自己的“人道主义”立场。《谐趣的聂绀弩》抓住的是“谐趣”二字,也正是这两个字,写出了有着丰富人生历练的大家的风范,写出了他面临苦难时的心酸、豁达与坚持。“谐趣”,又可以用文中的“粪坑里的砖头”表示,在那些无趣的人的眼里,他是又臭又硬的。
      不同点:两篇小传的传主,可以说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他们的命运不同,也正是他们之前的人生经历不同。前因不同,后果自然不同;性格不同,命运也自然不同。但两位传主的人生选择都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还有一点不同,就是两篇小传作者的视角不同。《布衣孙犁》是全知的视角,说得更直接些,就是在了解了传主的全部资料后,提炼了“布衣”这个中心。而《谐趣的聂绀弩》则是有限的视角,是以作者与传主的交往为材料的。

    推荐访问:谐趣 聂绀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