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孟州土硪号子探究】 打硪号子

    时间:2019-04-20 03:27: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土硪号子发源于孟州市黄河两岸。据《宋史·河渠志》记载:“凡用丁夫数百或千人,杂唱齐挽,积置于卑薄之处,谓之埽岸”,这种“杂唱”就是号子。土硪号子属于劳动号子的一种,属民歌的一个主要载体。土硪号子是为建造房屋打地基或加固河堤劳动中喊唱的号子。经过劳动人民长期而广泛的群众性即兴创作,口传心授,在世代相传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完善起来。这类号子遍布全国,但以黄河下游筑堤劳作中流传的“硪号”最为壮观。千里大堤上响彻着成千上万的民工们唱的各种各样的“硪号”,构成了一幅有“声”有“势”、巨大无比、气势恢弘的音乐画面,这就是孟州的“土硪号子”。考察孟州土硪号子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及其生存现状,对保护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土硪号子产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渊源
      孟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南临滔滔黄河,北依巍巍太行,总面积542平方公里,辖6个乡镇、4个办事处,总人口37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故里。孟州所辖河段位于黄河中游下端左岸,距小浪底水利枢纽32千米,是黄河左岸千里之堤的起始之处,河道总长28.6千米,南北宽3—4千米。黄河南岸为邙山,高出滩面100—150米,多为冲沟所分割;北岸为清风岭,高出滩面10—40米。北岸高滩上有排涝渠一条,在化工工程上延1坝汇入黄河;另有蟒河、猪龙河在此汇入黄河,滩区面积170平方公里。
      土硪号子历史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位于黄河北岸的孟州人民在与大自然进行搏斗和各种集体劳动中发出的呼喊声,为劳动收获而愉快地敲击石块、木棒,以及手舞足蹈发出的欢呼声和歌唱声,逐渐形成了最早的民歌——劳动号子的雏形。经过劳动人民长期而广泛的群众性即兴创作,口传心授,在世代相传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劳动号子的作者和传唱者就是劳动人民自己。土硪号子属于劳动号子的一种,是孟州人民千百年来在建造房屋打地基或加固河堤劳动中,为了统一劳动节奏,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笑料及历史故事或经典经验等编排而成的,唱到高兴时,也可随编随喊。打硪者情绪表情错落有致,将紧张的劳动气氛融于娱乐之中,神清气爽,斗志昂扬,唱到高兴时,常以二人交替对唱,使气氛达到高潮,在激励自身的同时,给旁观者以美的享受。
      二、土硪号子基本内容
      (一)土硪分类
      1、按材料分:有石硪和铁硪两种,每具硪重在25~180公斤不等。
      2、按形状分:①烧饼硪(又称片硪),多以石制成,形似烧饼,直径一般40cm,厚7-10cm,重约30公斤。一般6-8人拉打,多用于打边坡。②灯台硪,多以石制成,上下两头粗中间细,形状如旧式灯台。顶面、底面直径一般40cm或顶面直径略小,腰部直径32cm左右。③碌碡硪,石制,圆柱形,高60cm,大头直径30厘米,小头直径20厘米,身装木把、硪辩,一般由六人拉打。④墩子硪,也叫墩硪,石制,上装木把,一般由4~6人拉打或抬打。⑤石磙硪,打麦子用的小石磙,重约170公斤,四边对应凿槽,拴四根木杠成井字形,一般8人或12人抬打。⑥跑腰硪与死腰硪,硪的腰部拴好铁链后,铁链能上下滑动的称跑腰硪,不能滑动的称死腰硪。
      (二)硪工术语
      1、行硪:填筑土方时,虚土土坯铺妥后用硪具按规定夯实,称为行硪。
      2、拉高:行硪时,把硪提拉离地面的高度。行硪中,一人掌硪喊号,众人拉硪辩应声,协同操作,将硪拉到规定的高度,借硪自重和人的拉力平稳落地将虚土打实。
      3、把式:行硪过程中,人们按照同一节奏,手拉硪辩摆动双臂或晃动双肩的动作称为把式。
      4、硪头:行硪时喊号(领号)之人称硪头。
      (三)行硪方法及要求
      1、切边:虚土坯行硪时,每行每列硪花(即硪印)的纵横排列要求硪花有一部分搭连,即“切边”。
      2、包边硪,也叫包坦硪:虚土坯行硪的方向,要先从坦坡下端向上包坦打起,以免平坯行硪时将坡肩部位的松土外挤。
      3、套二硪:即同一部位按两遍行硪,行硪时多采用此法。
      4、三遍套打:即同一部位按三遍行硪。
      5、硪工“三不打”:填筑土方一般虚铺厚度30厘米。当推铺土面不平或过厚、过薄时均不能打,即:土面不平不打,厚不打,薄不打。
      6、“上平下平”:“上平”指行硪时硪至最高点时,硪底面处于水平位置;“下平”指硪落地时硪底面平行于底面或坡面。
      7、行硪一般每平米9个硪花。
      8、印硪花。行硪结束后,为保持地面平整美观,用单片硪按照纵横切边的方法找平地面。
      (四)硪号种类
      1、老号:也叫慢号,其特点为“一掂一打”。即:众人随着节奏用少许力气将硪提(掂)离地面一尺余,然后落下,第二硪时将硪拉离地面2.5米以上后落下,交替进行。
      如:高高山上一座楼,姊妹三人巧梳头:老大梳的盘龙须,老二梳的五棚楼,/剩下小三没啥梳,梳个狮子滚绣球,绣球滚到东洋海,挡住海水水倒流[1]。
      2、新号预备号:也叫新号过门或三声冲,无号词,一般四句,用于号头,亦称四句号头。新号开始时的动作与老号基本相同也是“一掂一打”,但节奏有所区别。
      新号(四句号头)
      (1)喂夯夯……夯夯喂……咳咳咳……圆……嘿嘿嘿夯嘿嘿……夯夯……
      (2)号依拉喂嘿嘿……嘿嘿……圆……嘿嘿嘿夯嘿嘿……夯夯……
      (3)圆夯夯喂……喂嘿嘿……嘿嘿……嘿嘿嘿夯嘿夯……夯夯……
      (4)一流马们来要……号号……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3、缺把号:也叫裁尾巴或挡山号,分慢缺把和快缺把两种。即将号词前后各去掉一至两个字,加快节奏。
      如:一女贤良数孟姜,二郎担山赶太阳,三人哭活紫金树,四马投唐小秦王,/五里月下抱太子,镇守三关杨六郎,七郎射死在芭蕉,八洞神仙数张良,/九里山前活埋母,十面埋伏数霸王[2]。
      4、紧急风:比缺把号更快的一种号,也叫快二八。硪头喊号口述硪词,每句最后以“呀”结束,应号者则以“嗨呀”相对。   5、板号,也叫沾地起。石硪沾地后随即拉起,是速度最快的号。硪头喊号仅叫硪词,应号者快速接号。
      6、大定刚号:节奏缓慢,常在硪工疲乏时使用,用于调节紧张的情绪。
      如:孟县有个禹寺村,禹寺东边是申庄。说申庄到申庄,申庄就是个好地方。
      58年大漫滩,河务局领导跑在前。领导群众鼓劲干,下定决心排万难。/要把黄河事情办,治理洪水是关键。勇往直前跟他干,造福于民是关键[3]。
      7、打丁号:也叫扒坑号,打地基时,在墙柱等部位或需加强强度的部位,连打多硪,用于增强压实度。
      8、二人对号:为调节现场气氛,喊号时常以两硪头互相提问、交替应答的形式,以减轻硪头喊号强度。
      如:俺说一谁对一,什么开花在水里;您说一俺对一,莲花开花在水里。/俺说二来谁对二, 什么开花白莹莹;您说二来俺对二,门豆开花白莹莹。/俺说三来谁对三,什么开花赛红山;您说三来俺对三,桃树开花赛红山。/俺说四来谁对四,什么开花一身刺;您说四来俺对四,黄瓜开花一身刺……[4]
      9、综合号:实际使用时,常将前述多种号子串在一起,使其有紧有弛,快慢相间。
      如:一女贤良数孟姜,二郎担山赶太阳,三人哭活紫金树,四马投唐小秦王, /五里月下抱太子,镇守三关杨六郎,七郎射死在芭蕉,八洞神仙数张良,/九里山前活埋母,十面埋伏数霸王,十一云南花关镇,十二征西杨满堂, /十三太保李存孝,十四水手王彦章,十五白马高四季,十六磨房李三娘, /十七敬德来打虎,十八罗成投唐王,十九刘秀南阳坐,二十八宿刮王莽[5]。
      三、土硪号子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
      土硪号子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记忆,使年轻一代更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建造房屋打地基或加固河堤的种种艰辛,继承劳动人民与自然搏斗的顽强精神。但随着科技进步和治黄事业的不断发展,黄河堤防工程的修建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传统抢险复堤场面和民间施工时的号子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被人淡忘,“土硪号子”曾响彻千里长堤上,而现在掌握土硪号子者寥寥无几,参加过复堤,会民间号子的年龄大多在70岁以上,且多生活在农村,继承者更是屈指可数。为了让土硪号子艺术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孟州市委市政府在对土硪号子的挖掘、整理、传承上给予了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对土硪号子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006年,在孟州市政府的支持下,有关文化部门将濒临失传的“土硪号子”制成专题片,对土硪号子进行广泛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土硪号子在孟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虽然做了大量的发掘和扶持工作,但仍摆脱不了濒危的局面,如不及时抢救,将面临失传的境地,亟需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扶持。
      面对这种现状,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对土硪号子的保护与传承应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第一,土硪号子最重要的活态载体是传承人,传承人不仅承担着土硪号子的保护、传授、创新等角色,也负担着土硪号子市场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必须保护传承者的主体地位,对于传承者应从经济上和精神上给予实在的鼓励和支持,使土硪号子传承的活的载体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第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必须坚持本土化原则。土硪号子的发展变化是在传承中求发展,于发展中求变化。因此,在土硪号子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本土原则,才能保持其艺术的原始意义和特色意义。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和活态性的特点,只有在特定的、系统完整的地域空间和文化环境内才能有效传承和保护。但社会生产和生活内容发生了变化,随着科技进步和治黄事业的不断发展,黄河堤防工程的修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足以让源自乡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重大的打击。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是简单的沿袭,要在其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性的发展,做到既尊重规律又与时俱进。
      四、结语
      土硪号子是孟州当地的民间音乐艺术之一,在民间传统文化领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及社会价值。希望通过政府、社会团体、民间艺人、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有效改善土硪号子的生存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注释:
      [1][2][3][4][5]均为土硪号词,土硪号词多由生活中的一些笑料及历史的事或经典经验编排而成,唱到高兴时,也可随编随喊。
      汤洁: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李雷

    推荐访问:孟州 号子 探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