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反艺术中的痛苦泛滥_痛苦是艺术的源泉

    时间:2019-02-06 03:14: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今天的艺术领域痛苦被到处倾泻。表现痛苦的艺术虽然并非没有意义,但它并不比快乐的艺术高明。通常的观念认为快乐的艺术是肤浅的,痛苦的艺术才是深刻的。这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痛苦以意义。然而,痛苦是没有意义的。本文主要通过人们对死亡的看法,对痛苦有意义论的反拨来论证以上的观点。
      关键词:痛苦美学;死亡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190-02
      
      人一出生,便被死亡追杀。
      人生的痛苦让人类在几千年前就追问活着的意义。一般的看法也认为表现痛苦的艺术更有价值,更有分量。反之,表现欢乐的艺术则被认为是肤浅的。在我们的消费社会这一概念被进一步扩大,痛苦变成一种可供消费的主题。于是,这个能卖钱的主题,就像一个标签一样,贴在了一切文化形式上。
      痛苦在艺术中是除了性之外第二大表现主题。表现痛苦的艺术主要分为两类。这种分类是基于一个度,适度或者过分。
      第一种是表达不能不说的痛苦。比如,伤痕绘画。在文革时期有很多表现知青快乐生活的绘画,直到80年代的伤痕绘画和90年代连续剧《孽债》,终于让沉默已久的人们从长期的“我痛苦,但我不能说中”走来,喊出了对一个时代反思和质疑,也表达了对逝去的青春的无奈和痛惜。
      第二种是我们可以称其为痛苦美学的东西,它们将痛苦当作消费品。它们赋予痛苦各种各样的意义,一旦痛苦变得可以消费,许多人就开始大肆制造虚拟的痛苦供人们“享用”。将这一形式发展到极致的就是好莱坞的灾难片。例如,《2012》。导演艾默・里奇自己都说:“这已经是我能想象到的人类灾难的极限。”它是好莱坞灾难片的最典型的例证。许多人喜欢看灾难片,但实际上没有人愿意置身于这种灾难中。正如本杰明所说:“人类……能够把自己的毁灭当作一级美学愉悦来体味。”
      我主要批判的是第二种。
      说到痛苦,我们一定要看杨志超的作品。将烙铁加热,烫在后背上,烙印上本人的身份证号码;从黄河取土,通过手术埋入身体……最著名的莫过于《种草》:在不使用麻药的情况下,一名医生用手术刀在他的左肩胛骨处,切开了两个刀口,然后,把从苏州河边采集到的两株新鲜青草种入。对于《种草》这件作品不管它的意义是什么,它主要对人们所造成的冲击是对痛苦的呈现。但是他本人对《种草》这个行为的感受却是“事后感觉很祥和”。与杨志超作品有相同效果的是赵跃的《格子》。
      赵跃的《格子》就是在艺术家本人的脸上用刀片划出格子型的刀口。这是一个女权主义作品。它将矛头对准了父系社会的男性霸权。一方面,格子指的是父系社会强加给女性的规范和标准,这些规范和标准就像割在作者脸上的格子一般,使承受者背负巨大的痛苦;另一方面,她向“女性的相貌=价值”这一恒古不变的等式发起反抗,通过毁容……
      以上这一段阐释是“回头再说”的东西。辛辣的残忍和血腥,才是这个行为成为一个事件的关键。“每当有人自尽或以某种方式自残时,从某个方面说,他或她其实是在试图引起人们的注意。还有什么能比人的身体更引人注目呢?而在身体方面,又有什么能比自残更令人触目惊心呢?” 如果说当代艺术是以一种事件的方式呈现,那么身体的伤害正好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意义。
      这让我们产生了一个新的逻辑的错觉,似乎只要你敢于承受和展示巨大的痛苦,就可以获得社会的关注,作品就获得了意义,在某中程度上来说就成功了。这种成功来自于人们赋予了痛苦意义。然而痛苦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并不因为经历了痛苦,人生更有价值。艺术作品也不因为有痛苦才更有意义。
      让我们从死亡着手来看这个问题。死亡是痛苦中最重要的主题。
      从经验来看,人都是要死的。当幼小的心灵运用归类法认识到自己和地球上生活的其他60亿个生物都同样是人时,便可以通过普遍的经验得知“自己是会死的”这一结论。既然终将死去,为什么还要生活?弗洛伊德在一篇表达对一战看法的文章中提到人们对死亡的看法:“我们表现出一种明确的倾向,试图‘暂缓考虑’死亡,或者从生活中将它排除掉。我们总是想把死包起来,秘而不宣,……我们确实很难设想自己之死,而每当我们试图去设想死亡时,我们都能看到,我们实际上是作为一个旁观死亡的人而活着。因此,心理分析学派敢于这样认为:说到底,没有人相信自己会死,换句话说,在无意识中,人人都确信自己长生不
      老。”
      许多人批评轻松愉快的艺术,说它们竟然将人类的苦难――如此广阔的领域给忽视掉了。然而这种视而不见并非罪恶深重,它不过延续了人们一贯对待痛苦的方法――遗忘或不去想。并且正是这种遗忘功能让大多数人保持精神的相对健康。我相信这种遗忘功能是人类进化出了思考能力后,又进化出的保护自己的一种机制――当痛苦无法抑制的时候,就把它遗忘掉吧。清水玲子曾在漫画《异星奇龙》中讨论过遗忘机制。机器人艾利的朋友和科学家的对话:
      科学家:“杰克再不回来,他(艾利)也一样会把他的记忆处理掉的!”……
      朋友:“艾利绝不可能把杰克忘了的!他没有杰克几乎就活不下去了!”
      科学家:“所以会忘掉,杰克是艾利的生命,他不能忍受没有杰克的生活,所以才必须消去对杰克的记忆。”
      朋友:“这太残忍了……换了是我……我宁愿死掉也不要失去记忆!”
      科学家:“他们(机器人)不一样,他们不会死。……人类遇到伤心的事,也许会发疯,会死去,但是他们不会,也不能自杀。他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失去记忆!”
      朋友:“为什么要制造这种死不了的机器人?”
      科学家:“因为,这是我们人类的梦。”
      对于心爱之人的死我们用遗忘去治疗心灵的伤痛,对自己的死我们用暂缓思考去获得对“现在”这个短暂的时间的快乐感受。
       有许多人宁愿选择死,也不愿选择活受罪。除死亡以外的痛苦还有身体痛苦、失去某物或人的痛苦、无聊的痛苦、某事违反自己的逻辑所造成的痛苦等等。总之,就是肉体和精神的痛苦。而肉体和精神的伤害又是相互的。肉体上的伤害和疾病最终总是导致精神上的反复折磨;反过来,精神上的痛苦久而久之也会导致身体上的疾病。即使痛苦的伤害如此之大,人们还是能给痛苦找到意义。
      在基督教和佛教中,谈到痛苦的原因时,都有因果说这样的解释方法。这是最能被接受的观点。然而,当人们评估痛苦的意义时,其实是遵循人类自己的公平原则,认为有付出,必有收获。付出痛苦,应该获得回报。而享受快乐,就要付出代价。这等于说,“痛苦被载入流通财富和符号的普通经济学中去了。”
      因果说中还包含:痛苦还可以作为对罪的惩罚。贝尔特朗・维尔热里针对这种惩罚写到:“这类惩罚出现时,总是以痛苦为武器,宣称对罪犯就应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之所以说有必要怀疑痛苦的意义,原因就在于此。” 他还引用了尼采在《道德的世系》中的一段话“它(痛苦)取代了直接补偿所受损失的那种好处……在还债和补偿上给予了债权人一种满足――满足于可以……施加其强权,满足‘为从中取乐而伤害他人’所带来的快感,或满足于残暴地对待他人而产生的享受。……补偿就在于指定和享有施暴的权利。”
      人为的赋予痛苦以意义,只是给受苦的心寻找安慰。在这些痛苦中,痛苦有益说仅仅是停留在小的痛苦上。认为痛苦有价值的人,似乎忘了有许多痛苦都是毁灭性的和不可逆的。比如汶川大地震。有良知的人都不会认为地震中死难和受伤的人们所遭受的痛苦是有意义的。
      今天,在大众媒体上,在小众的艺术圈里,总之在文化和�论的各种媒介上,“痛苦”被到处倾泻。是人们需要表达的痛苦有这么多还是生活幸福到无聊需要有痛苦的刺激,需要到影视、漫画、绘画、表演中去找灾难、死亡、杀戮……如此生活才够丰富?虚拟的灾难是那么的安全又刺激,使其成为了一种毒品。充满着痛苦表达的艺术是暴力而不是崇高。
      
      参考文献:
      [1]何娅.武汉晚报.2009年11月11日第18版
      [2]Walter Benjamin,Illuminations,P242
      [3]中华儿女.青联刊.2009年第1期,中华儿女报刊社
      [4]【法】贝尔特朗・维尔热里.论痛苦――追寻失去的意义,浙江人民出版社
      [5]【奥】弗洛伊德.目前对战争与死亡的看法,对处女的禁忌,中国言实出版社
      [6]【日】清水玲子.异星奇龙,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7]【法】贝尔特朗・维尔热里.论痛苦――追寻失去的意义,浙江人民出版社
      [8]【法】贝尔特朗・维尔热里.论痛苦――追寻失去的意义,浙江人民出版社

    推荐访问:泛滥 痛苦 艺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