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论《骨头人》中白人和毛利人的文化创伤]新西兰毛利人

    时间:2019-02-02 03:32: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新西兰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其居民,无论是白人还是毛利人皆遭受了一定的文化创伤,这些都可从克里・休姆的名作《骨头人》中反映出来。主人公克蕾温、西蒙和乔所受的创伤代表了新西兰两个民族――白人和毛利人――所经受的创伤。这种文化创伤导致了殖民地居民的身份危机和文化危机。
      关键词: 小说《骨头人》 身份危机 文化危机 文化创伤
      
      一、克里・休姆和《骨头人》
      克里・休姆是新西兰当代具有英国和八分之一毛利血统的小说家,诗人和短篇小说家、她的代表作有诗集《中间的沉默》(1982)和《钢绞线》(1992),长篇小说《骨头人》(The Bone People,1983)、《失去的财富》(1985)和《咬》(2006),以及短篇小说集《喝风的人》(1986)和《石头鱼》(2004)。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描写传统古老的毛利文化。她的作品有相似的主题,包括性别、种族、毛利信仰和西方文化的冲突。她塑造的人物如她自己,聪明、真实、略微古怪、喜欢钓鱼,并且有很多面。
      《骨头人》是克里・休姆第一部也是最成功的一部长篇小说,它获得了1984年的飞马奖和1985年的布克奖。《骨头人》刻画了三个主要人物:克蕾温,西蒙和乔。克蕾温是一个再也不能创作的女画家,在一个雨天,她结识了擅自闯入她家的西蒙。克蕾温与他们邂逅后,经常有往来。小说描述了这三个人在一起由于经历、文化和种族的差异产生的各种纠纷。
      二.身份危机
      艾尔曼认为,文化创伤是基于一个民族身份形成的一种记忆形式。创伤作为一个文化过程与集体身份和集体记忆的建造有关。他觉得,文化创伤就是身份和生活意义的忽然丢失,社会结构的破裂,会影响一群本来形成了一定内聚力的人们[1]。
      身份是“一种意识形态,设计来支撑和巩固帝国主义者对自我的定义”。而“被殖民者则被迫扮演殖民者给他们设定的形象,模仿跟殖民者不同的地方”[3]。新西兰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其居民也有同样的处境。
      在自传体诗《结束和开始》中,休姆提出了一个观点――一个人的身份是由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决定的,而不仅仅是消极的由血统决定的[5]。这一点在她塑造的克蕾温身上充分地体现出来。克蕾温通过日常生活很好地体现了她对毛利血统的热爱,如钓鱼、吃生海鲜、收集石头。正如她对西蒙说的:“你又不能决定你的祖先是谁。”(99)她回避血统的决定性,而认为文化身份是一种流动的可自行操作的现象。但是,这种多面的身份也导致了克蕾温的身份危机,这主要表现在她与周围人的关系上。她拒绝一切的亲密接触,无论是与西蒙还是乔。她觉得这种接触总是让她觉得“有人从我身上抽出什么东西似的”(265),并自认为是“中性人”(266)。
      西蒙作为那个社区的“陌生人”,遭遇了典型的身份危机。他的人生充满了不确定,他的父母,年龄,真实的姓名都不得而知。虽然休姆早期的短篇小说“漂移在梦中”描述了年仅两岁的西蒙在其母亲去世后跟着父亲一起出海的情景,但为何西蒙最终会和一群瘾君子一起在一艘出事的船中而其父亲却不知去向,都不得而知。西蒙的不确定性可以用新西兰的一段创伤性历史来解释――罪犯流放。新西兰的罪犯流放发生在1718―1853年。19世纪40年代初,帕克赫斯特的罪犯人满为患,英国政府决定把一部分青年罪犯运往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并希望两殖民地能欢迎这些廉价的劳动力。这些年仅七岁左右的罪犯一般被收做学徒或者自由的移民。他们大多因营养不良或不适应城市生活而体型瘦小,很少人知道自己的出身或父母。
      休姆在克蕾温第一次遇到西蒙的叙述中就很明显地反映了这段历史。克蕾温怀疑西蒙偷了她的玉石,而西蒙确实在离开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偷了她的棋子。同时根据话务员对西蒙的介绍:“他擅长溜进别人家和做一些小破坏。”(34)自己甚至他的养父也把他形容成“蓄意破坏者”,“流氓”,“任性的顽童”,“罪犯”(36―37,49)。再者,西蒙的体格很像这些少年犯。克蕾温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这样描述他:“很小,很瘦,脸很奇怪,颧骨突出,脸颊下陷,下巴很尖。”(16)甚至一些评论家认为,西蒙的哑也可能是“在帕克赫斯特坐牢的时候留下的历史痕迹,因为在那里,犯人被监管必须保持绝对的安静”[6]。根据休姆在“漂移在梦中”的描述,虽然西蒙比同龄小孩更晚开始说话,但他并不是天生的哑巴。两岁多的时候他已开口叫“妈妈”。但由于监狱中严格的监管,他只要想努力说话就会吐(86),这些都是创伤的表现。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哑是一种创伤症状。
      乔是一个不愿意又不得不在白人工厂干活的毛利人。白人为了获得毛利人的土地,总是给他们灌输他们能从中获益的思想。没有了土地的毛利人,只能进工厂打工为白人卖力。开始,毛利人都很渴望能进入市场,这样他们就可以接触一些新的商品和科技。但慢慢地他们觉得越来越远离原有的毛利文化和传统,越来越白人化,这些导致了他们的身份危机。乔就是众多毛利人中的一个。正如他自己所言,在工厂做工最难以忍受的不是工作的单调,也不是噪音或者周围的嘲笑,而是“自己像别人戏里的玩偶一样”(62)被操纵。他觉得已经与自己的毛利身份隔离了,他承认由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身上的“毛利文化和传统已经丢失了”(62)。他觉得迷茫,因为身上日渐消失的毛利身份,这也是导致他不断地用暴力对付西蒙的原因之一。由于亲生儿子的去世,他觉得西蒙的出现代表了白人替代毛利人。他有一种空虚感,因为他“处在一种过去和现在,过去的文化和现在的自己分裂”的状态中[2],一种身份危机的反应。
      三、文化危机
      很多评论家评论《骨头人》是一部夹杂着一些超自然元素的现实主义小说,我认为,小说中的超自然因素反映了当时新西兰居民的文化危机。
      克蕾温能听见石头的说话声,病危的时候有一个长相很奇怪的人让她恢复了健康。西蒙能看到人周围的灵光,听见普通事物发出的轻微的声音。乔在对生活完全绝望的时候,遇见了“最后一个吃人者”(345)。
      小说中主人公们看到或听到的超自然的东西都是与毛利文化息息相关的。由于白人的入侵,毛利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遭遇了危机。虽然休姆笔下的三个主人公不全是毛利人,但是通过这样的设置,休姆暗示与毛利文化相连的能力不只限于具有毛利血统的人。弗洛伊德在“奇异”(1919)中说:“奇异的发生要么是因为幼年时压抑的情节因某种印象而复活要么是以前已经忘却的信仰再次被确定。”(931)故如果奇异是“被潜抑事物的重复出现”,那么任何对失去的毛利文化和传统的再次确认都可能导致奇异的发生。
      石头在毛利文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西兰的国石是绿石,如国鸟几维鸟一样,绿石是国家文化的一部分。在《骨头人》中,克蕾温和西蒙都很喜欢收集石头,克蕾温有“一堆”,而西蒙有“大概几百斤”(252)。克蕾温说石头是毛利的“沉淀者”(252)。救乔的那个老毛利人说石头包含了毛利人的精髓,即毛利人的生活原则。但是由于英国人的殖民统治,毛利生活原则经历了很多起伏并慢慢消失。休姆把克蕾温,一个有八分之一毛利血统的人,以及西蒙,一个纯白种人,安排成对石头有特别兴趣的人,并能听见石头说话或者发出声音的人,更加深刻地说明了文化创伤对新西兰居民――无论是毛利人还是白人――的影响。
      西蒙能听见普通事物发出的轻微的音乐,看到脸上画着蓝条的毛利老人,这也是因文化创伤产生的。音乐在毛利人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在小说中也有所体现。克蕾温很喜欢弹吉他唱歌。对毛利人而言,音乐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如克蕾温就为西蒙作词作曲并弹唱来表达对西蒙的爱。毛利人生来就是艺术家。休姆让白人西蒙具有这种奇异的技能,是为了证明西蒙“其实是和毛利人的世界观相联系的”[7]。毛利老人和音乐都代表了毛利重要的文化和习俗。
      所有这些奇异的东西,都为了“避免绝种的保存”(Freud),都代表了毛利的文化。由于欧洲人的入侵,新西兰人见证了国家文化濒临消失的创伤,正如乔遇见的毛利老人所言:“他们已经不再是毛利人了,他们只留下一张外壳,心里已经没有东西了,他们模仿着白人的行为和习俗。他们外表看起来是毛利人,可以内心已经一点毛利的东西都没有了。那时毛利人都被要求变成欧洲人。”(359)毛利伟大的文化灭亡了。“我们不再哺育土地,自相残杀,被蜂拥而入的白人征服,从而变得分崩离析,逐渐消亡,忘记了我们本来可以保持自己,忘了新西兰是一个光辉的土地”(364)。可见欧洲人的入侵对新西兰产生的创伤之深。“被潜抑事物的重复出现”使克蕾温和乔都遇见了毛利老人,这些都是文化创伤的表现。
      四、结语
      通过运用创伤理论,本文结合新西兰的创伤历史,分析了小说中人物所遭受的身份危机和文化危机,以及产生这些危机的原因――文化创伤。从而揭示了休姆的创作目的――揭示创伤,进而找到治愈创伤的方法。
      
      参考文献:
      [1]Alexander,Jeffrey C.Cultural Trauma and Collective Identit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38,60-61.
      [2]Dever,Maryanne.“Violence as Lingua Franca:Keri Hulme’s The Bone People”.World Literature Written in English 29.2,1989:29.
      [3]Fuss,Diana.Identification Papers.New York&London:Routledge,1995:144-146.
      [4]Hulme,Keri.The Bone People. London:Picador,1986.
      [5]Keown,Michelle.Postcolonial Pacific Writing:Representations of the Body.New York:Routledge, 2005:103.
      [6]Najita,Susan Y.Decolonizing Cultures in the Pacific:Reading History and Trauma in Contemporary Fiction.New York;London:Routledge,2006:109.
      [7]Seymour,Marilyn Dallman.“The Uncanny as "Home":Doris Lessing, Toni Morrison,Keri Hulme,and Sheri Reynolds”.The University of Tulsa,2006:134.

    推荐访问:白人 创伤 骨头 文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