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浅谈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浅谈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时间:2018-12-23 19:46: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语际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而语言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特色。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要做好翻译工作,必须熟悉两种语言的文化。对两种文化的不了解可能直接导致译文文化信息的误导�丢失,甚至让国外读者不知所云。本文集中讨论文化差异如文化信息的误导、文化信息的丢失和“语义过载”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 差异 翻译 影响
      
      翻译是人类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学习和互相借鉴的不可或缺的手段。翻译的最基本任务不是转换语言,而是传达“意思”、“信息”和“内容”。翻译是按照原文的句型精神、意义、情绪再现原稿整体效果的艺术性再创作。对原作语言的理解越透彻,译作越能深刻、准确地反映原作的精神实质。要透彻理解原文,了解两种文化差异,应当根据上下文、语境实际情况来译,而不能生搬硬套字典里的释义。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在自己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一定的风格和传统。汉英两大文化系统在地理环境、历史发展、文化传统、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趣味等等方面具有各种各样的差别。体现在语言上,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分属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这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在语音、音位、形态、词汇、句法、语义、语域和修辞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自在语言规律和表达形式上都有不同的特点。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语言的相互转换需遵循语言的规律,文化的移植则需适应读者的需求。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在他的著作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一书中指出:“For truly successful translating,biculturalism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bilingualism,since words only have meanings in terms of the cultures in which they function”(Nida,1993:110)。尤金・奈达认为互译中需要克服文化障碍甚于语言障碍。我国外语界已故著名学者王佐良教授在《翻译:思考与试笔》一书中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加以解释。对本族语者不必解释的事,对外国读者却得加以解释。”
      由于社会观念和生活习惯不同造成理解上的差异,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思维活动,而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例如,蓝色在英语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 Monday),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所以,把“蓝天”牌台灯翻译成Blue Sky Lamp,意思便是“没有用的台灯”,这样的台灯怎能销得出去呢?尽管如此,世界知名品牌“蓝鸟”汽车并不是“伤心的鸟”的汽车,否则怎么会用Blue Bird作为汽车商标呢? blue bird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其文化含义是“幸福”,所以,英语国家人驾驶Blue Bird牌的汽车,心中的文化取向是“幸福”。但是,驾驶Blue Bird牌汽车的中国人恐怕不知道身在“福”中,而只感到驾驶世界名牌汽车是一种身价的体现和财富的象征。因此,人类的思维方式既有共同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当把一种文化信息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有可能找到对等表达方式,也有可能找不到对等的表达方式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就必须作些调整,这就是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处理。通常情况下,这种文化不对等也称为文化差异。例如,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而翻译的努力目标是超越社会文化差异的障碍,认真观察不同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差异,切实提高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寻求在目标读者中产生尽量等值的效果。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译文按源语直译可能引起读者误解,亦即文化信息的误导
      
      所谓直译(literary translation),就是在转达原文意思的时候,使译文的表达形式和句法结构尽量同原文一致起来,能完全对等的就完全对等,不能完全对等的也要大致对等。如:
      to keep the room clean and tidy保持房间整洁
      to enrich cultural life 丰富文化生活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在这种情况下
      to break the record 打破记录
      to throw cold water on sb. 向某人泼冷水
      上述这些短语,两种语言的表达都基本对应。然而,两种语言能够完全对应的情况比较少,而且多限于一些包含简单意思的短语、短句。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有些译文若按源语直译,国外读者可能产生误解,扭曲原意。
      〔例1〕“抓紧积肥”、“抓紧养猪”、“做好采购工作”、“胡子工程”分别译成“Resolutely grasp manure”、“Firmly grasp pig breeding”、“Do a good job of procurement”和“a project with a beard”,其英文意思就译成了“坚决抓住粪肥”、“坚决地抓住猪来配种”、“做好拉皮条的工作”和“留着胡须的工程”,这样就彻底歪曲了原意。
      〔例2〕Greenhouse≠绿色的房屋,Busywork≠忙碌的工作,Busy-man’s holiday≠公共汽车驾驶员(或乘务员)的假日,Busybody≠大忙人,Housewarming ≠房屋供暖,Donkeywork≠让驴干的活儿, Lowboy≠矮个子男孩,Free love≠自由恋爱,Rest room≠休息室, Disinterested≠无兴趣。他们分别是温室、耗时又无价值的工作、消磨于与日常工作类似之活动的假日、爱管闲事的人、乔迁喜宴、单调的日常工作或苦役、矮脚抽屉柜、公开同居、浴室或卫生间、公正的或不偏不倚的意思。
      〔例3〕东西方的酒文化也是可以进行比较的。中国盛产“白酒”,有人将它按字面意思翻译成white wine ,但殊不知这white wine是白葡萄酒, 而spirits或liquor 才能与中文的“白酒”对等。再看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表达“干货”这一指称对象的词语,正确的英文术语是dried food and nuts ,而不能译成dry goods(纺织品) 。
      〔例4〕我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英语White Elephant,语义信息对等虽然不错,但从文化信息对等来看却是糟糕的翻译,因为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中意思是“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这个含义源自一个传说。相传有个国王讨厌手下的一个大臣,为了惩罚他,国王送给该大臣一头白色的大象。该大臣发觉这头象非常棘手,因为是国王送给他的,他既不敢转送给他人,更不敢宰杀,只好小心地侍侯着它。可是白象的胃口极大,把大臣给吃穷了。由此可知,英语国家的人恐怕不会买牌子为White Elephant的电池,因为消费者不愿买“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那么“白象”牌电池应该怎样翻译呢?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来代替,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如果买来的电池威力无比,顾客何乐而不为呢?。又有人把“街道妇女”译成street women(妓女),曾在外国读者中造成了极大的误会。
      〔例5〕“龙头产品”若译为“dragon-head product”则会被西方人当作负面形象。“龙”在华夏文化中意为“吉祥”、“高贵”、“神圣”,而dragon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含有horrible(恐怖)、evil(邪恶)、devilish(魔鬼似的),因此,如果把“望子成龙”译为 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是不妥的,应译为 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 /talent;把“龙马精神”译为the vigorous of a dragon or horse是不妥的,应译为vigorous spirit of the aged 或full of vigor;又如把东亚 “四小龙”译为Four Asian Dragons也不妥,最好译为Four Asian Tigers为妥。
      
      二、译文在读者看来可能毫无意义,亦即文化信息的丢失
      
      这种情况很常见。汉语中绝大部分的人名、人物的身份、地名、物名、古代官阶名、旅游景点、产品名称以及其他专有名称,汉字商标、武术术语、中国本土宗教、中式菜谱等典型的汉语物名、历史事件及其朝代、纪年等,在汉译英时一般需要采用音译,也就是直接写出其汉语拼音,称为Romanization。但是,这样直接音译的译文有时候在读者看来根本毫无意义或者不知所云。因此,译者应当在无损原意的条件下,采取种种变通的办法进行处理,进行适当的词句上的加工,或者在音译的名词后增加注释。
      〔例6〕“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写成Quanguo nongye jishu tuiguang fuwu zhongxin,译了犹如没译,谁也看不懂。“十三陵”译为Shisanling,外国人还是不知道这是什么。最后是译音之后加解释。“十三陵”译为Shisanling,the Ming Tombs(tombs of 13 Ming Dynasty emperors built to the north of Beijing from the 15th to 17th centuries)。又如农历“清明”音译为Qingming 或Chingming,国外读者可能连它是什么东西也揣摩不出。如能加注则交际效果会好得多Qingming(the fifth solar term in the lunar calendar,usually in early April)。
      〔例7〕拼音:pinyin(the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普通话:putonghua-a standard spoken form based on the Beijing dialect
      小皇帝:little emperors (refer to the only child in the family who is pampered and naughty)
      〔例8〕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语文化中根本不存在、罕见或被忽视。例如,汉语里有许多用数字开头的词语,如“三心二意”译为neither offnor on.“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译为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这些词语通常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
      
      三、译文“语义过载”而不能为一般读者看懂
      
      每一种语言的部分词语其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不一致。深层意义是引申义,也是文化意蕴,翻译时如果把其深层意义译出,就会产生文化信息的理解障碍,不能为一般读者看得懂。例如Judas犹大(耶稣的第12位门徒:叛徒),a Pyrrhic victory皮洛士的胜利(得不偿失),a cat with nine lives猫有九命(有旺盛的生命力), sour grapes酸葡萄(可望而不可得的东西),the heel of Achilles 阿基里斯的脚踵(致命伤),Don Quixote堂・吉诃德(充满幻想的理想主义者或侠义而狂热的人),who’s to bell the cat?谁来给猫系铃(谁愿舍己救人?/明知有险,偏要为之),to fall on one’sword扑剑而亡(在灾难事件到来时,勇敢地承担全部责任或付出相应的代价),to cross the Rubicon渡过逻比孔河(破釜沉舟,采取断然行动),Noah’s ark诺亚方舟(避难所),Vanity Fair名利场(浮华虚荣的社会),Catch-22第二十二条军规(两难境地,无法解决的问题),Hercules大力神海格利斯(愿意追随某人走遍天涯海角),a bull in a china shop公牛闯进瓷器店(肆意捣乱),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end鱼要腐烂头先烂(上梁不正下梁歪),the apple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all are the sweetest 隔墙的苹果最甜(这山看着那山高), meet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一切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汉语中也有如:当孟尝君(做伯乐,爱惜人才),乌龟斗王八(各人有各人的办法),立秋的石榴(满脑袋的点子/办法),警察打他爹(公事公办),中秋节的月亮(正大光明),鸡毛炒韭菜(乱七八糟)等等。汉语的许多词汇所传达的信息都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有的有深层含义,有的有言外之意,有的有语用意义或比喻意义。因此,汉译英时如不弄清汉语词汇所要传达的真实信息而机械地对等翻译,往往造成“虚假对等”。
      在翻译实践中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不少初学翻译的人可能会以为,只有字对字、句对句地照着原文译,保险系数才大。殊不知,在许多情况下,“绝对对等”的译文会成为“虚假对等”而走向反面,会彻底背叛或部分背叛原文的意思。比如《红楼梦》中有这么一句话“……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一般认为,嫡亲的孙儿、孙女的血缘上要亲过外孙、外孙女。王熙凤这句话无疑是指林黛玉气质不凡,就像贾母的孙女一样,借此来讨得贾母的欢心。如果将这句话译成“She 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ie. She’s more like a Jia.”这样便有贬损贾母娘家之嫌。如“骨鲠在喉”是有话要说,必得先吐之而后快,而“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则正好相反,是把骨头卡了喉咙作为不愿说话的借口。又如中国成语“知子莫如父”与美国的成语“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child”似乎形式与意义上都很相近,其实涵义相反。汉语强调父亲最了解孩子:英语却用“It is (a wise father) that...”这种句型来反衬即使父亲也不一定了解孩子。
      由于文化差异,有时很难找到切合点,这时,译者就必须就自己的能力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接近,按照4Es标准和奈达先生的翻译原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带异国情调的东西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参考文献:
      [1]宋大锡.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2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2]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3]常玉田.经贸汉译英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徐振忠.英汉翻译概论.黎明大学,2006年3月第三次修订版.
      [5]徐振忠.黎耕集.香港拓文出版社,2004年版.

    推荐访问:文化差异 浅谈 翻译 影响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