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小学品德课活动有效性策略探析

    时间:2021-07-17 16:01: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品德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活动性”成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词。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只有创设有效的活动情境,才能使学生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培养。因此,教师在品德课教学中所承担的主要角色任务,首先是对学生原有德性的唤醒,在唤醒的同时,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真正发挥活动育人的魅力。
      一、唤醒情感意识,回归道德本源
      教育需要唤醒。每个人心灵深处都存在着一种“本源性”的道德意识,这种道德意识处于沉睡状态,需要教育者去唤醒、激发。从某种程度上说,品德课教学的目的只是唤醒,唤醒学生心底纯真的童真,唤醒学生的原始德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入手,唤醒学生沉睡状态的道德意识,使他们能回到本源上去。
      案例一:三年级“分享的快乐”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假如遇到下列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课件一:下雨天,同学们陆续回家了。小明同学拿着伞刚要回家,看见丁丁站在校门口,焦急地望着天空。这时,小明该怎么办?
      师:你们想小明会帮助他吗?怎么帮助?老师补充一下,小明家离学校很近。请大家选择一个合理的帮助方式。
      课件1:小明把伞借给丁丁,自己冒雨回家;小明让丁丁在学校等他,他回家取伞给他;小明把丁丁送回家后再回家。
      生1:选第二种。因为小明离家很近,所以他可以回家取伞借给丁丁。
      师:为什么选第二种而不是选第一种或第三种呢?
      生2:选第一种情况,小明自己衣服会淋湿,会着凉感冒。第三种情况不合理。如果丁丁家很远,他就会走很长的路,花很长时间,第二种情况合理。
      师:对,在生活中大家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老师希望你们在帮助别人时,能正确选择最好的办法。
      课件2:这是一节美术课,人家都在画画。这时,丁丁上颜色时,发现书包里的水彩笔没带,他坐立不安。这时,同桌冬冬发现了——
      师:请大家想想,冬冬小朋友会怎么做?
      生1:她应该借给他。因为她有水彩笔,可以与丁丁一起分享。他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生2:冬冬借给了丁丁水彩笔,得到丁丁感谢时,心里会很高兴的。
      生3:冬冬帮助丁丁,以后丁丁有困难时,他也会帮助她。
      师:在生活中,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尽力帮助别人。这样,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一个快乐就变成两个快乐,生活也就变得更加美好。
      一个成功的品德课课堂,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能够唤起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因此,我们强调在品德课教学设计时,应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种唤醒无疑是心灵的解放,使学生的心智从禁锢的牢笼中获得自由。
      二、创设活动情境,引导主动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了解他的学生情况,不了解他讲课面对的是些什么样的人,那么他是无法上好这节课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研究学生,用真情感染学生参与课堂。思想品德教育在“导行”的过程中,要面向的是全体的学生,要照顾的是不同层面的学生。
      案例二:“在集体生活中”教学片段
      教师通过小品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妈妈在星期天要带小美去看望生病的外婆,可是在星期四那天,小美所在的假日小队讨论决定在星期天搞小队活动,去慰问退休教师。小美该去看望外婆,还是跟同学们一起去慰问退休老师?笔者没有急于让学生作答,而是让学生用自主选择座位的形式来回答“去看望外婆”还是“去慰问退休教师”的问题。同意看望外婆的同学坐左边,同意去慰问退老师的同学坐右边,然后两组学生对抗辩论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这样在自由组合的两组对抗辩论中,学生最后达成了共识:小美可以和妈妈商量,换一个时间去看外婆,周日还是跟同学们一起参加小队活动。
      在这样具体的全班参与的讨论中,学生知道了当集体与个人发生矛盾时,应该想办法解决矛盾,如果不能做到两全其美,就要坚持个人服从集体这一原则。因此,作为教育的引导者,要真诚地为学生创设机会,采取各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使学生的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
      三、注重情感体验,促进行为形成
      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也是教师实施教学的目的。离开了体验,道德就不能被学生顺应内化。在品德课堂上,应该创设生活的、反映学生内在需要的情境,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情生情、以情促感的体验。
      案例三:“从一滴水说起”教学片段
      为了直观展示水资源的匮乏,教师安排了一个“四次切苹果”的环节:
      [第一次切苹果]
      师:(出示图片)据专家考证,地球上有四分之三的水以固态形式存在于南北极和高山冰川中,以现在的科技很难利用,既然不能用,就请切去淡水总量的四分之三,请大家安静地把苹果先对半切开,把另一半再对半切。(生切苹果,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你们这第一刀下去,地球上四分之三的淡水就被你们无情地切走了,只剩下四分之一左右,你们觉得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占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吗?
      生:我觉得比这还要少一半。
      [第二次切苹果]
      师:是的,还有八分之一的淡水分布在地下深处,我们挖掘不到,也不能利用,可利用的淡水远远没有四分之一,怎么办呢?——还得“切”。请把四分之一苹果片再对半切开。
      师:同学们,你们这第二刀下去,我们能用的淡水又少了一半,只有这少量的八分之一了,看着原有的淡水大块大块的减少了,你心疼吗?
      师:可如果我说请再往下切,你忍心再切吗?为什么?
      [第三次切苹果]

    推荐访问:探析 品德 有效性 策略 小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