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从三次党报改版看新闻文风转变

    时间:2021-07-10 20:08: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时下媒体激烈竞争的格局中,党报有些被读者边缘化了。有人戏称之:“谁写谁看,写谁谁看。”党报处境艰难的原因在于其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远离生活。
      在报业史上,不乏通过改版谋求转机摆脱艰难处境的成功范例。回顾中国共产党党报发展的历史,先后有三次具有转折意义的改版,而这三次改版,发生背景殊异,改版目的和改版效果却十分相似。三次改版都是为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更大程度上贴近受众的需求;改版一定程度上配合了党风建设,扭转了当时的新闻文风,提升了党报的影响力。
      
      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
      发扬密切联系群众、
      联系实际的作风和文风
      《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是继《新中华报》之后新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的《发刊词》宣称:“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也就是本报的使命。”该报为对开4版大型日报,1942年4月改版前,版序为一版国际、二版国内(国统区)、三版边区、四版本部(延安地区)。第一任社长博古用苏联《真理报》的模式在延安办党中央机关报,以面向全社会的综合性大报的理念来处理新闻。“新闻本位”的办报思想与延安军民关心的内容相去甚远,表现出“水土不服”的症状:创刊号的头条是综述性消息《苏援华坚定不变》;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做《整顿党的作风》的新闻,放在三版右下作为一般新闻处理;该报坚持每天发表社论,没有什么可说的也要写,多数是国际问题,纪念建党20周年的社论由于不是国际内容,被安排是二版左下。不到一年的时间,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主动、多样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方面丧失了主动权,成为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泛滥的阵地。
      1942年4月1日,该报改版,发表改版社论《致读者》。社论检查了该报创刊10个月以来在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这些党报所需品质方面存在的缺点,表示要努力改进,使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改版后该报把抗日根据地的新闻报道放到重要地位,把延安军民关心的时事作为报道的重心:一版为各解放区要闻,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三版是国际新闻版,四版是陕甘宁边区新闻和副刊,生动活泼地宣传报道党领导的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加强抗日军事报道,反击国民党顽固派挑起的反共高潮。改版当日,该报还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通知》指出:“报纸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要这样做,才是名副其实的党报。如果报纸只是或者以极大的篇幅为国外通讯社登载消息,那么这样的报纸是党性不强,只不过是为别人的通讯社充当义务宣传员而已,这样的报纸是不能完成党的任务的。”《通知》要求在报纸宣传中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发扬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实际的作风和文风。
      《解放日报》改版的历史背景是复杂的,上世纪40年代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党内存在着教条主义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严重地影响着党的战斗力。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肃清教条主义的影响,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场整顿党的作风的运动。1941年至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的整风运动,实质上是一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改革的最前列,努力摆脱教条主义的樊笼,走进大众的生活。
      改版后,《解放日报》的文风发生了明显转变:版面安排上,把抗日根据地的新闻报道提到了首位;报道重点上,把整风运动作为一个宣传中心来抓,进行了集中突出的宣传,宣传形式多样,有广度也有深度;社论写作方面,注重社论的质量;指导思想方面,提出了“全党办报”的方针,坚持无产阶级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
      1942年8月4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报纸和新的文风》,指出“建立新的文风,是整风中的一件大事,是报纸和有关一切工作者应当倡导的事情。新的文风要有新鲜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语言,打破固定的写作公式”。9月22日,博古再次撰写社论《党与党报》,明确提出“报纸是党的喉舌”的观点。陆定一和胡乔木分别撰写《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及《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予以配合,厘清了无产阶级新闻观和资产阶级新闻学的界限,并对新闻文风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解放日报》树立了典范,《新华日报》华北版、《大众日报》、《抗战日报》等也纷纷进行了类似的改版,加强了报纸与根据地的斗争实际、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
      人民群众是报纸的主人
      《人民日报》1946年5月15日创刊,为中共晋冀鲁豫分局机关报,1949年8月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致读者》,宣布改版,社论重申了该报的宗旨,“报纸是社会的言论机关”,“我们的报纸名字叫做《人民日报》,意思就是说它是人民的公共的武器,公共的财产。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由此不难看出,《人民日报》既是全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群众的报纸。根据这一性质,这一报纸所面向的受众不只是全体党员,而应当是全社会公众。
      这次改版的目标是:一是力求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要,扩大报道面,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二是开展自由讨论,可以发表持不同观点的文章,通过群众性的讨论把社会见解引向正确道路;三是杜绝党八股,努力改进文风。社论中明确说明:“报纸上发表的文章,虽然是经过编辑部选择的,但是并不一定都代表编辑部的意见。”这一主张表现了党报工作者回归新闻本位的态度,符合新闻规律,也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神。
      《人民日报》改版之际,正是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时,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刘少奇对新闻工作做了重要讲话,强调新闻报道要从教条主义、党八股中解脱出来,更好地适合读者需要。这次改革只进行了一年时间,随着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大跃进运动的开始,这场改革便中途夭折。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新闻改革,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改版,实质上拉开了一场全国意义上的新闻改革。虽然改革中断了,但是它开辟了为全民办报的文风,报纸要想面向全社会公众,就要“尽量把文章写得有条理,有兴味,议论风生,文情并茂”,“除了很少的例外,报纸上的文章总是越短越好”。这些办报主张,把受众的需求放在了第一位。作为党的机关报,它充分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合一。
      
      2008年《人民日报》改版:
      在“三贴近”上下工夫
      2008年元旦《人民日报》在头版右下位置发表《新年致读者》:“我们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继续解放思想,推动报纸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改进创新。稳定要闻版,改进新闻版,整合周刊专版,以方便读者阅读为出发点,进一步调整版序和版面结构,进一步创新规范版面风格,将一份更加庄重大方、清新现代的《人民日报》呈现给读者。”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的改版旨在通过调整版面,全面深入地宣传贯彻十七大报告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挖掘党务政务新闻信息资源,在独家、深度、解读、调查上下工夫;在“三贴近”上下工夫,按新闻规律报道新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努力破解正面报道、突发事件报道、舆论监督三大难题,在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群众呼声上实现有机统一;积极介入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当好“减压阀”,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推荐访问:党报 文风 改版 新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