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在曲折中崛起的新中国经济

    时间:2021-07-10 20:01: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高考展望】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光辉历程,它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第二阶段,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伟大的转折,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正在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从历年高考来看,本专题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区域,2008年包括广东、宁夏、上海、江苏等地区和全国卷Ⅱ等都对本部分内容进行过考查。
      2008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除了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外,与这个年代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还有许多,最重要的和最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发生在1978年的最具历史意义的有两件大事与改革开放相关,一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二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另外,2008年还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50周年,这也是值得反思的重大历史事件,在2009年高考中极有可能被涉及到。我们应当着重关注的视角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教训;“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决策和历史意义;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开放进程等。在复习中要注意与必修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和必修三《20世纪重大理论成果》相关内容结合,与苏联的经济建设以及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相联系,在具体题型上注意新情境、新材料类型的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
      【重难点突破】
      一、 抓住阶段特征,把握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
      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紧紧围绕现代化这一主题展开。但在不同时期,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特征。
      (1) 1953~1956年,工业建设:开展以工业化为中心的“一五”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所有制结构:通过三大改造,建立起单一的公有制。
      农业生产:实现合作化,走上了集体经济道路。
      经济体制: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工作重心:八大提出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 1957~1976年,工业建设:集中在重工业上,仍然坚持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建设路线: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60年代虽然进行了调整并有所好转,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指导思想,致使文革时期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了国民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开展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和高指标;“文革”期间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农业生产: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提高公有化程度,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措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对外开放: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开放格局,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前进。
      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 建国后我国生产关系的调整
      关注点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土地政策)的变化
      (1) 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人民未获得土地;为恢复经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目的:恢复经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内容: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特点:实行保护富农的政策。
      意义: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彻底消灭了我国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国家政权,为即将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开辟了道路。
      (2) 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
      原因: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政策: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方式: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实质:变农民个体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
      结果:农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3) 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1958年“总路线”提出以后,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内容:扩大合作社规模,提高公有制程度。
      实质:提高公有制程度。
      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造成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缓慢。
      (4) 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原因:① 农村长期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②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③ 安徽和四川首先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很好的效果。
      主要内容: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意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认识:
      ①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体现了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理和工作方法。在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调整政策,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农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③ 搞好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作,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它体现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的原则。
      ④ 中央召开有关会议,研究部署农业和农村问题,体现了政府行使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国家职能;国家决定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延长30年,是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具体表现。
      关注点2建国后我国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 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原因:① 照搬苏联模式。② 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③ 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

    推荐访问:新中国 曲折 崛起 经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