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米夫:王明上台的背后推手

    时间:2021-07-06 08:02: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中国革命史上,曾做过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的巴威尔•米夫虽然没有长期使华的经历,却一直被称为“中国问题专家”。正是由于他的举荐和支持,才使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长达4年之久,并由此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惨痛损失。
      
       首次访华,提携王明
      
      巴威尔•米夫,1901年8月出生于俄国赫尔松省大阿列克谢夫村的一个小官吏家庭。15岁时,他开始接受革命理论,并参加了秘密革命组织。1917年,当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迅速发展之时,年仅16岁的米夫正式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为职业革命家。此后不久,十月革命的狂飙席卷整个俄国,苏维埃政权在各地应运而生。这期间,他在赫尔松辛纳从事共青团的工作。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米夫两次自愿报名参加红军,先后奔赴察里津、波兰等前线作战。战争的残酷性,磨砺了米夫的意志,也形成了他干练、果断,有时甚至专横的工作作风。
      战争结束后不久,米夫进入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1年毕业后,他留校搞科研工作,同时兼任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研究员。经过几年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米夫熟悉和掌握了马列主义理论,并确定以远东革命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方向。
      1925年,在国共统一战线的领导下,中国大革命不断深入发展。不幸的是,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于3月12日与世长辞。为了纪念孙中山,并为中国大革命培养人才,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决定在莫斯科成立一所以“孙中山”命名的学校,即莫斯科中山大学。联共(布)和共产国际对莫斯科中山大学十分重视。学校组建之初,曾担任过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和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委员的拉狄克被任命为校长,而阅历丰富、工作出色,长期从事东方革命问题研究的米夫有幸被任命为副校长。从此,莫斯科中山大学成为米夫施展政治抱负的舞台,研究和指导中国革命成为他的主要工作。
      1926—1927年间,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反对派在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党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米夫坚决拥护斯大林,而校长拉狄克则站在托洛茨基反对派一边。为反对托洛茨基反对派,1926年米夫相继写成《上海事件的教训》、《中国的农民问题》等文章。在文章中,他运用广泛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数字,对托派关于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国共合作出现危机。共产国际和苏联对蒋介石采取了委曲求全、妥协退让的方针,指示中共继续保持统一战线,共产党员必须留在国民党内。托派分子乘机攻击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对中国的政策,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退出国民党。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相继前往中山大学,就中国共产党人应否退出国民党的问题举行激烈辩论。很明显,他们俩都在争取中国学生的支持。这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同学与国民党右派分子的争论陡然加剧。在这一斗争中,米夫忠实地执行共产国际的命令,坚决反对托派,从而使斯大林注意到了他。
      当时,中山大学学生的政治成分相当复杂,有一些是国民党要人及其子女,如郑介民、谷正鼎、邓文仪、康泽,以及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冯玉祥的儿子冯洪国、邵力子的儿子邵志刚、于右任的女儿于秀芝等,还有一些是共产党员,如邓小平、吴玉章、徐特立、叶剑英、杨尚昆、秦邦宪、廖承志、王稼祥、张闻天、王明等。为与拉狄克及托派分子作斗争,米夫拉拢一部分学生,培养自己的亲信。而一心想出人头地的王明,正苦于没有机会接近米夫,两人一拍即合。于是,每逢米夫讲授马列理论课,王明总是抢先发言,以讨好米夫。与王明同桌的庄晓东晚年回忆说:“每逢上列宁主义课,他总争着第一个发言,看他紧张的面颊青筋暴出,口水四溅。为了避免王明的口水溅到我的脸上,他发言时我只得把脸扭转一边,侧背而座。因为我的座位是固定同王明坐在一张桌子上的。他的每次发言成了我的灾难。好在上其他课,他就不出声了。为什么呢?因为列宁主义的主讲人是该校副校长米夫。”因流利的俄语和熟记列宁主义的名词术语,王明深得米夫的欢心,并成为米夫的重点培养对象。
      不过,米夫真正器重王明,还是从王明参加旅莫支部的大辩论开始的。莫斯科中山大学成立不久,学生中的中共党员就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莫斯科支部”,简称“旅莫支部”,负责人是任卓宣。旅莫支部虽然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支部负责人错误地认为留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回国做实际工作,因而反对党员研读马列理论和学习俄文。米夫对此很不满。1926年夏,他在学生中挑起了一场莫斯科中山大学党组织归谁领导的大争论。任卓宣等主张归旅莫支部领导,另一些同学则主张归中山大学所在的联共(布)莫斯科的一个区委领导。会议一连开了4天,争论仍无结果。王明揣摩透米夫的意图后,一马当先,与任卓宣展开辩论。最后,王明取得了辩论的胜利,旅莫支部归莫斯科一个区委领导。此后,王明扶摇直上,当上了中山大学学生公社主席,从而更有机会接近米夫。
      
      1926年11月,共产国际执委会召开第七次扩大全会。会议专门成立了中国问题委员会,米夫参加了委员会的工作,并提出了《中国问题提纲》,史称《米夫提纲》。这一提纲认为,中国未来的政权将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小资产阶级的政权,而现阶段中共的任务应该是乘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在中国农村成立农民苏维埃。斯大林对米夫的提纲很感兴趣,认为他关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提法完全正确。在这次会议上,米夫给斯大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7年1月,中国革命处于危急时刻,联共(布)决定对米夫委以重任,派遣他率领苏联共产党宣传家代表团前往中国。该代表团的任务是受中共中央的委托宣讲群众宣传和党的建设工作。这是米夫第一次访华。米夫受命之后,立即想到了得意门生王明。他任命王明为贴身翻译。显然,这是有意栽培王明,试图让王明直接接触并进入中共领导层。
      3月,米夫一行到达广州,随后又到上海、武汉等地进行了访问。当时,正值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米夫亲眼目睹了澎湃汹涌的大革命浪潮,兴奋不已。但在蓬勃发展的革命洪流中,一股反革命逆流悄然而至,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在紧急时刻,中国共产党在武汉举行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米夫作为联共(布)代表出席了会议,王明以米夫翻译的身份列席了会议。大会接受了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决议案,批评陈独秀犯了右倾错误。但对如何分配领导权,大会却没有提出任何切实可行的办法,陈独秀依然当选为总书记。会后,米夫向陈独秀力荐王明,意欲让王明主持中央宣传工作。陈独秀不愿接受,可又不便推辞,就安排王明担任中央宣传部秘书。
      5月,中国革命形势更趋恶化,米夫率宣传团出席了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举行的积极分子会议,并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提出中国目前出现的严重事态,归根结底在于共产国际的指示未能得到彻底贯彻。他强调中共必须拥护“真正的革命政府”——汪精卫武汉政府,走非资本主义道路。可是,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再次推翻了米夫的预言。而在此之前,米夫已经带着王明返回苏联。米夫这一走,也使他避免了预言失误的尴尬。
      
      重返莫斯科,大力扶植王明
      
      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及其残酷结局,刚好被以托洛茨基为首的联共反对派不幸言中。于是,托洛茨基、拉狄克等更激烈地批评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对中国革命指导的错误。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对反对派的指责进行了全面回击,公开反对斯大林的拉狄克不久被解除了中山大学校长职务。

    推荐访问:推手 上台 米夫 王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