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谈中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道德教育

    时间:2021-06-20 08:02: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人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欣赏什么,不欣赏什么,总是与人们各自的品德、素养、操守、志趣等息息相关。一方面,人们的审美爱好受道德理想的支配;另一方面,人们的道德情感又往往会由于审美情趣的潜移默化而改变。中学语文课本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它几乎包罗一切美的表现,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体系。就语文课本中作品的内容而言,真是气象万千精彩纷呈,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其实质主要是自然美、社会美、生命美、人性美、劳动美、奋斗美等。
      學生通过学习将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将课文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课文是情感信息的载体,阅读过程是读者经历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情感体验和情感熏陶的过程。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凭借对文字形象的感知、想象获得感性的情感信息;阅读议论文,通过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方式获得理性的情感信息。因此,语文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单靠明白道理,单是接受了教育模式还远远不够,怎样在审美教育中贯穿道德教育,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这才是审美教育的宗旨所在。基于这点,必须从审美教育的特殊性入手。教师通过对审美教育特殊性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培养正确的道德观。而审美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解读对象
      美学是人类从审美关系出发把握世界的一门科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以具有审美特征的对象与具有审美能力的主体构成的,二者缺一都无法形成现实的具体的审美活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描写了自然景物。例如: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都融进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美学理想。仔细地分析这些自然美,有利于激发学生从对自然美的感受发展到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这样无疑具有深刻的美学教育意义。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在为人师表的风范中注入审美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大美育观,以爱为核心,用自己的形象美做好学生的审美客体,用自己高尚的人格美以身示范,用自己的语言美感染学生,让学生得到美的视听享受。做到寓教于乐,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做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活到老学到老,经常阅读相关学科的有关资料及前沿信息,整合知识体系,用自己独特的审美观钻研教学大纲,驾驭教材,提高对学科教材内容美的感知力概括力,准确地发掘教材美的要素。日常教学中才能以“情”激发学生的激情,以“美”启迪学生的心灵。
      二、社会功能
      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感知美正确认识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现在,有的学生对美的理解片面化,认为美就是时髦,就是酷就是萌,就是衣着华丽、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忽视了道德情操的培养,忘记了“人不是美丽才可爱,而是可爱才美丽”。青少年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理想和品德应从小就开始培养。家长教师都希望孩子懂事,有知识,有素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要实现这个愿望,当然要家庭与社会有机地配合,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而其中,美学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类社会的根本改造步骤之一,就是人的改造。而人的改造应该从孩子的感情教育、美德教育入手,使人从小就懂得善恶,分得清美丑。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文学作品是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语文教学通过对社会生活美的分析,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现社会生活的壮丽图景,提高他们的觉悟,鼓舞他们的斗志 ,激励他们乘风破浪。语文教材中记叙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优秀人物,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便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引起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共鸣,让学生从人物心灵美中得到陶冶,明辨是非,懂得珍惜和感恩,学会爱,爱自然爱社会爱人爱一切美好的东西,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情感,并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譬如:鲁智深让学生学会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正直善良;诸葛亮让学生学会肝胆相照忠义千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钱学森让学生学会报效祖国;齐白石让学生学会人不可有傲态,但不可无傲骨。尤其是在传统道德面临挑战的今天,世风日下,儿子杀父母的事例层次不穷,药家鑫用弹钢琴的手杀死张妙,那么多的路人对一个受伤的两岁女孩熟视无睹,以至于女孩两次被车撞,最终不幸离世。本来可以避免的悲剧,却在人们的冷漠中发生了。她的离世,拷问着整个社会的道德良知,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怎么了?”的确,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育是无限可能的,教育出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的孩子,社会才会有希望。语文教学的目的,正是在于促成美育与道德教育的互补、互动。
      三、表现方式
      美是通过一定的形象表现出来的,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审美教育于其他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通过形象教育,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格塑造。语文课程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也正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比如:诵读精美课文,让学生在领略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的同时,感受善恶人性的强烈冲击;欣赏课本剧,既可以欣赏到美的形象,又可以欣赏到美的艺术;利用多媒体观赏风景名胜音乐绘画,一方面感叹祖国山河的壮丽、幽深、别致、或幽雅的美,另一方面,大自然的奇丽风光会让他们油然而生对生活的热爱。泰山日出、峨眉佛光、布达拉宫、九寨风光;二泉映月、彩云之南、蓝色多瑙河、命运交响曲;梅兰竹菊等,无一不引人入胜,催人奋进,净化心灵。语文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它们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还可以使他们在学习中产生追求美、创造美的意愿。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习语文,关注生活;学习语文,享受生活。”这一理念应该是快乐教育语文的出发点。语文教育是文学的教育、人的教育,其育人功能使它注重于开启心灵、荡涤性灵、陶冶情操、塑造人格。而审美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情感体验中,以美启真,启迪心智;以美悦情,净化性情;以美储善,完善人格。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担负起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理应让语文课堂变成知识开花的课堂,个性张扬的课堂,弘扬真善美的课堂,有社会责任感的课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尽管任重道远,我们还是要坚实地走好每一步,每前进一步,都是成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个语文人的责任与使命!

    推荐访问:道德教育 审美 中学语文 教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