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时间:2021-06-19 08:01: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吴春燕,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数学教师,高级教师,现任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天津市和平区数学学科首席教师,和平区学科带头人,和平区数学教学专业学会理事,和平区心理学会会员。获得天津市优秀教师、和平区师德先进个人、先进个人标兵、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现代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进一步确定了着眼于全面的高素质人才。一个优秀人才最为重要的就是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良好道德品质的合格人才,我通过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优秀的道德品质不会自发地形成,它需要精心地培养和灌输。学校的道德教育是根据教育目标——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而提出来的,这种教育如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活动规律。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或制止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这种情感应包括: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等,这些情感往往是交叉的、综合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教师需从情感产生的三种形式入手。
      1.直觉的情绪体验。
      学生产生某种道德情感有些时候是由于某种情境的感知而产生的。因为是直觉的,所以对情境的感知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而这种体验所涉及的道德标准往往不十分清楚,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能及时地把握机会,对情境加以分析,在思想上进行引导,使学生对情境产生正确的感知,从而形成积极向上正确的情绪,作为道德行为的定向。
      2.和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学生常常会建立想象,通过形象而发生作用产生一种情感。如,从岳飞、文天祥这些历史人物身上,从周总理这些领袖或英雄身上,产生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爱人民的情感。通过这些形象体现社会道德规范和要求,使人更好地理解社会道德规范。道德形象起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作用。
      基于具体的道德形象可以引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这一作用,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在日常教学中多渗透这种形象教育。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优秀的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拒绝国外重金挽留,回来报效祖国的感人壮举;讲述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了人民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勇斗歹徒的英雄行为;也可以让学生观看《话说长江》等爱国主义教育的电视节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3.从道德情感上升到道德理论的情绪体验。
      在产生了丰富的道德情感之后,随着学生自身道德认知的加深,人生观的建立,学生将意识上升到道德理论,形成更高级的情感。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比较持久而富有强大推动力的情感使学生从理论上意识到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和对祖国应承担的义务,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应担负的责任,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召开主题班会,对身边的道德现象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对实际问题的再认识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理论水平。
      从以上三点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应注重理论认知和具体形象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既加强学生的道德认知,丰富其道德观念,又要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艺术作品、人物形象等实在的例子感染、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从爱父母、爱家乡、爱国旗等基础情感培养,慢慢上升到对祖国应担负的责任,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等和高级道德理论相联系的情感。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注意消除在道德品质形成时所出现的情绪障碍,使学生始终在积极、向上的心理情绪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道德行为的培养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离开了道德行为只能说明完成了一半,当学生懂得和学会了道德行为准则、道德理念,形成了积极的道德情感后,还有是否以之为指导和动力付诸于行动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加以训练。
      1.增强道德意志的训练。
      学生是否具备坚强的道德意志,直接关系到他是否可以为了实现道德要求,战胜利己的动机而实施道德行为,所以,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可以创设一些较为困难的情境,组织学生行为练习。如,学生面对一些不良现象,不敢揭发,不敢制止,教师就可以班会的形式假设某种情境,让学生参加分析、练习,教师给予指导鼓励等方式逐步训练。
      又因为学生各不相同,意志力的薄弱环节也各不相同,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学生,采取不同的训练措施。如,有的要从培养自觉性、目的性着手;有的要从提高积极性、培养控制力着手;有的要不断鼓励他的奋发精神……只有使学生具有了坚强的道德意志才可以逐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学生的主业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其建立自信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必要基础。
      学生在学习的初期往往都会有很好的愿望,树立了信心,但是,随着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遭受挫折,信心就会逐渐减退,影响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放弃的想法。这种情况在毕业年级的一部分成绩中后的学生中常常出现,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尽快想办法帮助学生走出低谷,建立自信。
      我所任教的班上有一个女孩子,在高中前两年的学习中十分用功,但是因为思维速度等原因,理科成绩始终不理想,处于中等水平。进入高三后,她在理科学习上非常努力,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加强提问,和教师交流。可是第一次月考她的理科成绩毫无起色,她十分伤心。我和她谈话时,肯定了她勇于发问的学法,并鼓励她一次没考好不能说明什么,要继续努力。终于,她逐渐摆脱了伤心,又投入了紧张的学习。然而,第二次月考她仍然没有太大进步,这一次,她遭受了很大的打击,不再问问题,甚至连作业也开始拖拉。我和她做了一次长谈,帮她分析了理科学习存在的问题,包括她的学习方法问题和薄弱环节。我还和她一起对学习时间的安排进行了调整,重新制定了计划,并告诉她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成绩的提高不是一两天的工夫,只要方法得当,勤奋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她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开始新的奋斗,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利用一切机会,帮她建立信心。每次月考、统考、模拟考后我都鼓励她,帮她分析总结;平时教学中找机会对她给予肯定,帮她建立信心。终于,她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教育心理学理论中,特别强调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的作用。在学习心理上,没有自信心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形成懈怠、放弃的效果。特别在毕业年级,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对这些学生加以肯定,给予鼓励,并在学法上进行指导,使其建立起自信的良好学习心理,获取学习的成功。
      3.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还需消除坏习惯。
      道德行为的形成多数时候需要根据给予学生良好的榜样所重复的某种简单行为,并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练习,在练习中应注意及时消除坏的行为习惯。消除坏习惯,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坏习惯的害处,其次还需辅助一些适当的措施,如合理的奖惩、活动替代法、矛盾反应法等,使学生于理论上认清坏习惯的本质,在行为上加以避免。
      行为习惯是属于整个道德品质的组成部分,是与道德动机的教育相结合的。只有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可以说具有了优秀的道德品质。教师不应只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而只有遵循教育心理学原理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家评介:
      吴春燕老师在工作中,始终把“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潜心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各地课改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专业化发展水平,并将所学的理论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她和周围同事团结合作,敬业爱生,以身作则,注意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具有较高尚的师德。
      她多次代表学校在各级教学现场会上进行展示汇报,参加市、区级教学比赛获得一、二等奖,参加市、区级说课做课活动获得各级各类奖项。
      作为首席教师,她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帮助全区青年教师成长。担任备课组组长、学科组组长,她认真开展学科组建设,认真听课、评课,积极组织集体备课,发动全组教师团结拼搏,使我校数学组的成绩在区同类校中始终名列前茅,被评为区级优秀学科组。吴春燕老师积极承担教研任务,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进行教学实践,承担并负责两项市级规划课题研究。(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党总支书记齐重 )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道德品质 原理 教育心理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