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新形势下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教育管理目标的新思考

    时间:2021-06-10 08:01: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特殊的意义。根据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特殊性,我们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目标应有正确认识并进行准确定位,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民族预科教育 教育管理 目标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以上,少数民族人口超过一亿,55个少数民族中有52个分布在西部。因此,民族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缺少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这块阵地,高等教育也就失去了中国特色。在民族高等教育中,而最具特殊性和突出特点的要算是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因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坚持了“二为”的服务方针,即为少数民族服务和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从而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加强少数民族预科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首先对少数民族预科生的特殊性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才能找到相应的对策。
      一、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1.意义特殊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班管理办法》(教民[2010]11号)中的规定,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国家为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而采取的特殊办学形式,因此具有特殊的意义。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反复强调,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根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而采取的特殊办学形式。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特殊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
      2.目的特殊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具有突出的民族性的特点,把培养目标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需要和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结合起来,根据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特殊意义和特殊性质,决定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政治可靠、献身于党的民族事业的接班人;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者,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建设者,民族团结进步的执行者。
      3.对象特殊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指对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预科生来自与全国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介于高中和大学之间的特殊群体。其办学形式特殊。预科教育不是中学的补习教育。预科教育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短期和强化教学手段,着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少数民族学生的德、智、体素质在高中教育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为他们进入本科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民族预科教育是对民族基础教育的补充和提高,是向高等教育过渡阶段的预备性教育。
      4.办学方式特殊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班管理办法》(教民[2010]11号)中第一章第五条的要求:预科班、硕士基础强化班实行相对集中化、规模化办学。因此,教育部建立一些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将各学校招收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集中到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学习,待到学习期满考核合格后反流到招生学校学习。
      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管理中的“四性”
      根据国家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特殊关注,决定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教育管理的“四性”。
      1.政治性
      1980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在部分重点高等学校试办少数民族预科班的通知》,直到2010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班管理办法》,都反复强调了举办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重要性和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旨在培养民族地区的本土人才,不仅生源取自民族地区,而且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是特别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开办至今,为民族地区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为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事业,特别是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边疆稳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民族预科教育培养的人才大多面向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行业。因此民族预科教育的推行势必会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结构,从而从根本上为西部经济的腾飞注入活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民族性
      民族预科教育是“少数民族学生所享有、所接受的教育”,其必然会深深打上“民族的”烙印,具有民族性。民族预科教育针对少数民族发展的一般历史状况而设立,亦需针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具体特征和实际情况而展开,更需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实际而实施。在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规模、办学形式、管理体制、规章制度、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评价方式,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只有充分考虑到预科教育管理的民族性,考虑到民族学生的具体民族特点,文化背景,风俗不惯,宗教信仰,才能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和可行的民族预科教育管理定位,也才能使民族预科教育越办越好。尤其重要的是,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式等方面,必须着重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奉献精神,使得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民族性上具有其无可比拟的独到之处。
      3.差异性(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学习基础)
      由于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办学以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为主。来自不同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和高寒山区或是边疆地区,受当地历史背景、经济条件、思想观念、民族风俗、宗教信仰和教育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的群体构成、心理特点、思想行为、生活习惯等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4.艰巨性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差异性,使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更加艰难。教育群体的复杂,教育任务艰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文化程度相差较大。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远远落后于内地,高校民族预科根据国家政策采取降分录取的办法招收少数民族学生,这些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比高考提档分数线低几十分甚至上百分;而内地基础教育较好地区的预科学生录取分数线往往能达到甚至超出当地本科分数线水平,在客观上造成了预科生文化程度相差很大、层次较多,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度。第二,缺乏对宗教的正确理解,导致受宗教影响的矛盾较多。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对宗教问题的认识更多的是受社会环境、民族和家庭的影响,他们对宗教的信仰往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仰。而教师没能正确认识到一点,以为他们都信仰宗教,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入了误区。第三,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都有各自的民族生活习惯,在求学过程中因生活习惯、环境气候的不适应,带来思想上的不稳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艰巨。

    推荐访问:预科 少数民族 教育管理 新形势下 思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