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参政党在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中的蜕变

    时间:2021-06-01 20:01: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是政党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民族文化对政党文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 政党文化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它一旦形成不同于民族文化的特质,则会对民族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参政党的政党文化就体现出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的痕迹。面对新的建设难题,参政党需要以“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的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起推进政党政治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责任,永葆其“求真务实”的政党特色。
      关键词:中国文化;政党文化;互动;参政党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3)05-0026-06
      在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的过程中,我国的各民主党派是互动的主体和受益者,其政治纲领、组织心理、行为作风等留有互动的痕迹。由于各民主党派未曾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真正主导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其政治理论和主张未能得到革命与建设实践的有效检验,因此,其政党文化易于为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所影响和引领。
      一、蜕变历程与特点的简要回顾
      近代以来,内忧外患的中国社会现实,使中国文化呈现出令人不堪和难以回首的羸弱之态。为了根本改变这一态势,100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一刻没有停止向西方学习的步伐。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90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其所倡导的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对中国影响之深远,在思想启蒙和文化创新中的作用不可磨灭,其中最伟大的贡献是引进、宣传并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先进文化。
      (一)“求真务实”的蜕变之路
      正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和文化创新中,面对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的暴力革命,中国的一大批知识分子选择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宪政思想及其模式,试图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之外探寻一条实现“资产阶级共和”的中国式道路,并通过组党参与中国政治和办报、宣传等方式来进行“西方民主中国化”梦想的实践探索。然而残酷的现实将他们的梦想一一击碎,在决定国家前途命运何去何从的重大选择面前,他们中的一些党派(民主党派)逐渐为中国共产党强大而先进的政党文化所折服,开始心悦诚服地认可和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跟随了中国共产党所开创和引领的先进文化的发展潮流。
      从主观原因上分析,各民主党派之所以能够为中国共产党强大而先进的政党文化所折服,根本在于其秉持的中国知识分子一贯持有的“士以天下为已任”的社会良知和责任感。“求真务实”成为各民主党派政党意识中最突出的特色,也是其政党形象确立的重要支柱。各民主党派是民主运动的产物,“求民主、反独裁”是各民主党派不懈探寻真理、务求实效的真实写照。在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中,民主党派就提出了“人民有权”、“权能分治”的民主要求。在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的高潮中,各民主党派提出了“以民主方式改组国民政府,组织抗日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与共产党互相呼应,迫使蒋介石应允抗战结束后实行宪政。黄炎培和毛泽东“窑洞对”的共同理念是“以民主摆脱历史周期律”,而邓演达、李公朴、闻一多等早期民主党派仁人志士们也正是为了追求民主反对独裁,不畏强暴,甘洒热血。正是在“追求民主,反对独裁”共同理念的召唤下,各民主党派才与共产党携起手来,共同开创了协商民主建国的新路,也成就了自身以“求真务实”为特色的政党文化。
      建国前后,随着我国多党合作格局的正式确立,各民主党派由民主革命中坚持中间立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蜕变为拥护中共领导的具有阶级联盟性质的新民主主义政党。蜕变之后的各民主党派,此时亟需探索在新型政党格局中自身准确的政治定位,充分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身的政治责任和影响政权的具体政治方式。因此,除认同《共同纲领》所提的政治目标之外,如何恰当地处理与执政党的关系,亦成为当时各民主党派政党意识中需重点阐明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各民主党派认识到,只有在具体政治运作过程中施加自身的政治影响,充分有效地参加国家和社会治理,才能维持和提高本党的地位及影响力;另一方面,各民主党派也认识到,必须保证新政权的新民主主义性质以及中共的政治领导地位,避免自身在政治体系中形成对执政党的权力制衡,才不会成为新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阻碍[1]。 如1951年民盟中央在其《中国民主同盟全国组织宣传工作会议讨论总结》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都是盟的领导者”[2],“政治领导(以共同纲领为依据的领导)、思想领导(毛泽东思想的领导) 和组织领导是不可分割的……但是组织领导并不等于取消盟自己的组织系统,更不等于取消盟在政治生活中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分庭抗礼的思想是错误的,完全依赖共产党而不积极负责的思想也是不正确的”[2]130。
      由于中共对国家社会生活的强力主导和巨大影响,其基本政治主张在社会实践中亦被证明是切实有效的,此时各民主党派的政党意识必然受到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及其实践的有力影响,表现出对中共政治领导的主动认可,对《共同纲领》政治目标的主动认同,并在实践中自觉向中共靠拢,其发展方向不可避免地出现过“宁左毋右”的“左”的激进倾向。然而,各民主党派不仅在革命年代与共产党风雨同舟,为民主科学富强的新中国奋斗牺牲,就是在建国以后经受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苏联霸权主义的背信弃义、严重自然灾害的考验,以及各种政治运动的冲击,仍然不改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求真务实”特色。
      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各民主党派从阶级联盟再次蜕变成政治联盟,并准确定位于中国特色政党政治制度框架中的参政党。各民主党派的政党文化增添了全新的时代内涵,但是,其具有的“求真务实”特色并没有改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高扬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团结合作中形成的政治共识,依旧是新世纪新阶段各民主党派政党文化的核心内容。

    推荐访问:参政党 互动 国文 政党 在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