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文化中国:上海世博中站立着的国家形象

    时间:2021-04-14 00:02: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长期以来,中国文化在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根本上处于失语状态, “文化中国”的形象是一个遥远的模糊不清并充满病态的被歪曲的形象。
      
      国家形象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国际交往活动中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及其公众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国家之间在政治制度、民主制度、法律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对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的形成产生影响。另外,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公平程度、国家竞争力、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外交表现都对该国国际形象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国家名片”,它的定位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影响力,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利益关系。因此。在当代社会各国都把提升国际形象作为国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目标来追求。
      
      国家形象与文化资本
      
      在国家形象的构建中,文化无疑是日益重要的核心要件,而美国则是文化形象构建的最大的成功者。2001年美国的一项“艺术、文化与国家对策”项目研究报告认为,“美国文化是美国智慧和创造精神积聚而成的一种资本。这种特殊的资本既是人类成就和历史的宝藏,也是人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源泉。美国文化资本在当今全球知识性经济社会中,作为一种关键性社会资源,对于美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在寻求保存各自的民族特性和达成相互了解的过程中,正日益显现其重要性。”
      回望中国。一个半世纪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向西方学习,一个半世纪的中国文化史,是一部西风东渐的历史。100多年来,无数中国的有识之士,先烈、先辈、伟大的前驱者,从魏源、梁启超到鲁迅都是向西方寻求中华复兴的思想动力:从孙中山到陈独秀都是向西方寻求救国的真理与道路。长期以来,中国文化在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根本上处于失语状态。“文化中国”的形象是一个遥远的模糊不清并充满病态的被歪曲的形象。
      
      模糊不清的“中国”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原则,努力发展本国经济,在经济上迅速崛起,创造了连续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奇迹”,综合国力显著增强。通过对外开放和全面融入国际社会,中国逐渐建立起经济实力雄厚的“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中国的国际形象不断向着成熟、理性的方向提高。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中国举办世博会,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国际形象的全面认可。日益开放、日益强大的中国以更为宽广博大的胸怀拥抱世界,为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但是,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仍然是想象多于实际。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在鼓噪“中国威胁论”。在美国人看来,正在崛起的中国是一个“未得到满足的、野心勃勃的大国,其目标是主宰亚洲”。在美国和西方世界的媒体中,来自经济的威胁、粮食的威胁、军事的威胁、环境的威胁、文明的威胁等种种来自中国的威胁纷纷出现。2001年以来,与“中国威胁论”一脉相承的“中国崩溃论”又粉墨登场,国际社会有另外一种对中国国际形象的认识,即“强大但不确定的中国”。事实上,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和危言耸听的“中国崩溃论”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并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30年,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上高速发展,我们无可争议地成了“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中心,但这个世界只认为你不过是个鞋子大国、帽子中国、廉价劳动力大国——一个汗水大国而已。
      意识形态的对立与西方大国的政治经济霸权心态是产生“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的根本原因。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远远不及中国对世界的了解多。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看到了一个“经济中国”在发展经济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辉煌成就。但对承载这些辉煌成就的有着13亿热爱和平、渴望发展并艰苦奋斗的人民和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却远远不够充分。由于在文化方面缺乏对中国的深入了解。因而也就无法充分理解中国对和平发展、民族复兴的渴望。并对中国强大起来以后的发展方向感到担忧。同时,中国自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也为“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论调的嚣张提供了借口。近年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如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不公现象加剧,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紧张与和环境压力。庞大的人口压力,等等。这些矛盾表明,仅仅依靠经济发展,是无法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也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实现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增强国家的文化力量,通过文化力量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
      
      重塑中国形象的良机
      
      以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为标志的重大的世界性“事件”,全面改变着当代世界的“国家问思维”和“文化地图”。北京奥运与上海世博,让世界来到中国,让中国向世界敞开。两次伟大的标志性事件,构成了西方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雄伟交汇。它们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沟通、对话、交往的最好场域。作为巨型的展示会,它们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全球平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它已经成为展示中国国际姿态、重建文化中国的当代形象、展示和平崛起的强大中国的历史性转折点。
      如果把全球化带来的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在发展中国家的传播,看作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全球本土化的传播阶段的话,那么随着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崛起,尤其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则意味着世界进人了全球化的第二阶段——本土全球化阶段。全球本土化的阶段,是西方发达国家,以西方为中心,向发展中国家推动其全球战略的阶段,是西方跨国集团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本土化、地域化的时期。概言之,这依然是西风东渐、北风南吹的时期。本土全球化则不然,它是处于世界边缘的发展中国家,向世界特别是向西方发达国家展示自身文化的时期,它不是日本的“脱亚入欧”,而是东方文化、南南世界,以自身文化的特质走向全球,争取并获得对话权的新的历史时期。东方不要中心,也不要主宰,但希望这个世界除了西风东渐,北风南吹,也有东风西渐,南风北吹。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当西方凭借全球化统治世界。欲成为世界霸主的时候,发展中国家也借助全球化从边缘走向中心,从本土走向全球。新的世界秩序是多元对话、合作共赢的新秩序。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就是开启本土全球化,开创世界新秩序

    推荐访问:上海 站立 中国 世博 形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