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双师型”教师培养由“高职”向“高教”转化的可行性

    时间:2021-03-25 09:08: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从现实出发,“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但在“高等院校”的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比如教育技术学专业等)也存在一定的可行性。本文旨在阐明其可行性,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高等院校”的发展做一块基石。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高职;高等院校;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10—02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再次提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全国学者都在广泛地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
      纵观全国,“双师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都集中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可是,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这一命题,笔者认为“高等院校”也是有潜力可挖掘的。
      首先,高等院校同样以职业性人才的培养为目标。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具备必要的心理素质。如果以“双证型”人才培养理念来衡量高等院校的话,高等院校毕业生也同时具备了“双证”的特点。
      其次,高等院校中也存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这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技术支持。如教育技术学专业、法学专业等,这些专业的设置正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基础。
      二、“双师型”教师的含义
      “双师型”教师可以理解为:一是“双证书论”,认为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并取得教师资格、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力论”,认为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就可看作是“双师型”教师;三是“双融合论”,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的“双能力”。目前,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还缺乏统一、准确的认识。
      三、“高等院校”实践性专业(以吉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优势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实践学科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例子,下面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性质和培养目标两个方面简要介绍该专业的发展:
      (一)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分支学科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分支学科,是一门连接教育理论与技术实践的中间性学科。这个学科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了从培养理论人才转向实践人才的重任,其存在代表了理论与实践学科最前沿的发展成果。它不仅是一门单纯的二级学科,而且是教育學科中实践性最强的学科之一。
      2.教育技术学兼有教育与技术两个层次的学科性质
      教育的技术学层次在于探索如何分析、解决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获取改善教学的方法,并且强调能够在相同的教学情境中重复使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体现了技术的本质——可重复性。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1.教育技术学方向:培养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
      2.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培养具有坚实的艺术基础和传播学基础知识,掌握数字传媒技术应用及制作的全面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在教育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媒体策划、制作、应用与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3.信息技术教育方向:主要培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研究人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与技术支持人员、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培养与应用人员。
      4.教育软件工程方向:主要培养教学软件的开发与管理人才、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人才等。
      5.现代远程教育方向:培养远程教育或培训系统的技术方案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相关技术支持人员、远程教学资源与课程材料的设计、开发与制作人员、各类远程教育或培训机构的基层管理人员、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人员、有关远程教育的新闻传媒工作人员。
      四、“双师型”教师培养由“高职”向“高教”转化的可行性
      1.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验基地,以实现“双师型”培养目标
      教育技术学专业始终把培养教师当作一项产业来办,这也是为了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教育技术学专业领导和教师认为,在高校中建立生产基地并且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是一种明智之举。如,我们在学院内建立了摄影、摄像、电视、电声、演播室、非线性编辑、网络教育实验室等,专门培养学生市场急需的知识与技能,有关专业课教师可在实验室内设计、研发一些具体的实验项目,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同时还可以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在“双师型”教师成长之路上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丰富本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教师基因,使其迅速地成长。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教师的专业成长。
      2.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补充专业能力,争做合格的“双师型”教师,为培养下一代“双师型”教师做好充分准备
      对于有些专业课程的实践技能培训,教师如果无法在学校内得到合适的培训帮助,学院应鼓励教师自学,掌握急需的专业技能。对于这个问题,学院采用的方法是举办青年教师集体备课竞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师实践能力竞赛。由于技能竞赛形式多样、内容难度大,无论是教师个人参加竞赛还是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若想获奖,教师自身在学习上必须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从而达到促进教师自学、促进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的。
      与此同时,学院采用奖金额度和竞赛获奖情况与晋升职称挂钩来有效地激励教师,使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的积极性有所增加。教师努力提高自己,配合学院完成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任。
      3.专业课教师实行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
      对于同一专业课程,学院安排有经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利用平时上课及实习、实训等操作机会进行帮带。作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这样既可以大大缩短新教师对岗位、教育教学常规、过程的熟悉与适应期,又可以促进新、老教师双方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思考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交流,有一定理论教学基本功的教师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其加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的效果十分显著。
      4.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交换培养和校外进修
      2002年,学院派出两名四年级的优秀学生前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进行交流培养,其中一名学生专门学习教育电视方面的知识,另一名学生专门学习非线性编辑方面的知识。通过一年的交流,两名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院决定在2003年两名学生毕业时将其留校,从事相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詹先明.“双师型”教师发展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黄荣怀,沙景荣,彭绍东.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李利,李菲,石伟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系统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9).
      [5]吴振利.教师教育院校之双师型教师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3).
      [6]唐林伟,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04).
      作者简介

    推荐访问:高职 可行性 高教 转化 培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