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建设农资质量追溯体系的现实意义探究

    时间:2021-02-01 20:01: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农业生产资料主要包括化肥、农药、农膜、种子、饲料、农机具等几大类商品,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方向和水平。农资产品的质量以及农资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与“三农”息息相关,不仅涉及保障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而且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及长远的国家发展战略,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我国农资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农资总量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农业所需要的大部分农资品种主要依靠进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化肥及农药等主要农资品种完全能满足国内农业生产的需要。到2009年,全年化肥总产量(折纯)突破6000万吨大关,达6706万吨,同比增长16.3%。农资年销售额约8DOO亿元。此外,仍有一些品种因技术及资源等原因需要进口,如钾肥自给率仅50%。年进口600多万吨。
      农资经营多元化市场格局基本形成。2D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
      (国发[2009]31号),要求完全放开化肥经营限制,放开市场、公平竞争,规范秩序、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提高效率。自此以后,除种子、农药外,大多数农资产品已基本放开经营管制,原有的由供销合作社独家经营农资的垄断局面已被打破,代之以由供销合作社农资公司、农资生产企业、农业“三站”、种子公司、私人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多种市场主体、多种流通渠道共同参与农资经营的格局。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经营的化肥、农药、农膜约占全国总量的60%。而种子、饲料等基本上由种子公司、农业“三站”、农资生产企业经营。我国农资市场的竞争局面初步形成。
      现代流通方式在农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农资配送、连锁为主要经营形式的新型业态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据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统计,2009年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连锁经营的企业2107家,连锁门店25.59万个,年销售额2063亿元。浙江农资集团立足华东,面向全国,建立了适应市场需要的区域分销网络和农资连锁网络,目前已在13个省(市)设立50余家区域公司,3500家经营网点,其中惠多利连锁网点1500余家。2009年,集团销售化肥368万吨,农药1.9万吨,农膜1.2万吨,其中,农资连锁销售额达到70亿兀。
      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基本建立。2005年1月12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公布了《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化肥淡储遵循企业储备、银行贷款、政府贴息、市场运作、自负盈亏的原则,由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确定化肥淡储区域、品种及数量,承储企业原则上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化肥淡储期限为6个月,一般为当年10月至次年3月。化肥淡储原则上按农业生产区域用肥需求配置,主要安排尿素、磷酸二铵等高浓度化肥。化肥淡储承储企业以流通企业为主,兼顾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办法》还规定,淡储化肥所需资金由银行提供。各银行在坚持信贷原则,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对承储企业贷款,承储企业按时还本付息。淡储化肥由中央财政给予利息补贴。
      从2004年开始实施化肥商业淡季储备以来,淡储规模及承储企业数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已从2004年底的615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600万吨,承储企业从最初的20余家扩大到90余家,覆盖了全国29个省、市、区。淡储制度出台时,中国化肥行业还处在供不应求的时代。经过六年的实践,尽管目前我国化肥行业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进入了产能“过剩”状况,但国家化肥商业淡储制度仍将起到下列作用:一是衔接了化肥产销,缓解了常年生产、季节使用的矛盾;二是增强了调控能力,成为政府稳定化肥市场和价格的重要手段;三是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培育了一批稳定成熟的经营企业;四是促进了工商联营,支持了化肥生产企业发展:五是促进了改革深化,为放开化肥价格和经营创造了条件。
      农资行业出现整合大潮。商务部等8部委发布的《关于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意见》(商建发[2009]98号)在关于农资流通体系发展的总体目标中提出:“培育若干家销售额在100亿元的大型农资流通企业,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以乡村两级经营网络为基础,以农资交易市场为平台,以大型农资流通企业为重点,区域性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布局合理、经营规范、运作高效、协调发展的多元化、连锁化农资流通体系”。因此,农资产业始终在为“做大做强”、创新流通方式和管理模式寻找新路。以中化、中农为代表的大型农资企业,从生产到流通,从资源到资本,从纵向到横向,正在形成其独有的农资优势品牌。此外,众多生产企业向流通领域延伸,以期建立自己稳定的销售网络,流通企业则向生产领域拓展,以求建立自己稳固的资源基地。农资产业出现了上游与下游互相渗透、抢滩占地的交织格局。
      
      农资质景追溯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分析
      
      (一)建设农资质量追溯体系的必要条件。农资质量安全,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除法律环境外,农资流通方式、管理水平及现代技术应用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国务院关于“建立进货验收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进货台帐和销售台帐制度,相关记录必须保存至化肥销售后两年”以及“化肥经营者要对所销售化肥的质量负责,在销售时应主动提供质量保证证明”的要求及规定,不仅细化和明确了农资经营质量保证及责任制度,也提出了建立化肥等农资经销的责任追溯制度的要求。进而也可以说,这种以消费者的利益和诉求为出发点的责任倒逼机制,构筑了农资质量追溯体系的制度模型。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现代物流技术,90年代将此项技术应用到农资流通行业。由于我国基础设施较落后,商品储存、商品配送和信息管理方面更是落后于市场的发展步伐,造成我国农资流通企业的物流管理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缺乏有效的物流配送管理运营机制,难以满足农资连锁经营高速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型农资流通企业积极构建农资供应链体系,推行供应链管理机制。农资产品供应链也是一个典型的“需求和供给”管理链。农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将通过对农资流通全程的数据收集和处理,为供应链执行者(农资流通企业)寻找一个平衡点,即:同时处理好低脱销水平(供小于求)和低产品损失水平(供大于求)之间的平衡。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先进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和农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是以所有链参与者的利益为目标的完美结合。
      (二)建设农资质量追溯体系的实践基础。农资流通主体多元化,农资经营市场监管难度加大,凸显了溯源技术应用的现实性。农资流通主体的多元化,有效地提高了农资流通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资市场,方便了农民。但

    推荐访问:农资 追溯 探究 现实意义 体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