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极端气候事件的灾后适应能力研究

    时间:2021-01-31 20:10: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本研究以水稻种植业为例,基于1985-2008年中国水稻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灾后适应能力的机制及绩效。结论表明:西南、华中、华东地区在极端气候事件灾后,并没有将农业产业结构向养殖业调整,相反,种植业在政府扶持与创新激励下反而恢复生产甚至进一步扩张。特别对于西南等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而言,较强的灾后适应能力,往往是农业生产机会成本较低的作用结果,同样由于此原因,华东地区在水灾之后却出现了劳动力转移现象。现阶段,灾后适应能力较多的表现为微观层面的农户响应行为,此种民间调控机制必然有其局限性,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水利工程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体系构建、标准化农田建设、良种补贴等方式引领粮食主产区应对气象灾害。
      关键词 气候变化;水稻;自然灾害;适应能力;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4-0167-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4.028
      
      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中国极端气候事件显著增多,与此同时,中国粮食主产区正基于多种因素而逐步转向气候资源匮乏地区,一些原来生产条件较差的北方低产地区,正逐步崛起为新的商品粮生产基地[1]。若缺乏足够的水旱灾后适应能力,粮食产地转移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粮食生产的总供给水平,扩大粮食产量的年度间波动,并进一步加剧国内外粮食市场的不稳定。基于此,研究粮食主产区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灾后适应能力,对中国乃至国际粮食供给安全而言意义重大。本研究将以水稻种植业为例,基于1985-2008年中国水稻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灾后适应能力的机制及绩效,以期为中国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佐证。
      1 问题的提出
      极端气候事件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多数学者都认为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构成负面影响[2]。马九杰等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年份受灾面积占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都接近或超过三分之一,很多年份的成灾面积比重超过20%,从时间趋势上看还表现出一定的恶化趋势,这必然会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危及粮食生产和供给的安全性[3]。彭克强基于1978-2006年中国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粮食生产与极端气候事件关系呈现显著负相关[4]。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一些经济学家发现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经济可能产生积极影响[5]。Aghion和Howitts认为,一个灾害相当于一个随机事件,它促使人们采用创新性成果[6]。Stein Holden等采用生物经济模型分析了干旱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干旱通过影响作物和牲畜价格作用于农户福利的间接影响大于因干旱而造成农作物减产的直接生产影响[7]。王业键、黄莹珏考察了清代气候的冷暖变迁、自然灾害、粮价变动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期气候变迁与粮价并无明显关系,这个现象显示货币、人口、水利设施等对于粮价长期变动的影响比气候冷暖周期变迁的影响还来得大[8]。谢美娥考察了1738-1850年台湾粮价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自然灾害仅在部分的短期年段对米价起作用,长时段的作用并不显著[9]
      
      表1 不同产地水稻产量增长率的比较
      Tab.1 Compared rice production growth rates of different origins
      
       注:增长率为正数时定义为增长期;为负数时,定义为衰退期。
      
      为了观测极端气候事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1985-2008年中国数据先作简单的相关性分析(见表1)。笔者选取东北三省作为观测区域,原因在于这三省的旱灾程度在全国范围内最为严重,而水稻生产对水资源有高度依赖性。观测发现,在衰退期中,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年均产量下降5.83%,而全国其他27个省或直辖市在衰退期中年均产量下滑程度略低,仅为3.57%;但是,在增长期中,东北3省年均增长率为12.04%,而其他地区仅为3.41%。可以初步推测,自然灾害因素在短期内对东北地区水稻生产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是,从长期看来,由于灾后适应能力的存在,东北地区表现出更高的水稻增产率(单产或种植规模增长)。基于此,本文认为极端气候事件的灾后适应能力可能促使水稻生产在灾后一段时期内反弹增长,该假设有待下文进一步实证检验。
      2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中国是世界种稻最早、产稻谷最多的国家。2009年,中国水稻播种面积2 963万hm2,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7.19%。中国的稻谷产区主要集中于气温高、降水多的华中和华东地区,近年来,稻谷生产区域布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华东地区产量骤减,由1985年的30.00%下降至2008年的23.58%,而东北地区产量剧增,由1985年的
      3.62%上升至2008年13.56%。总体看来,华东、华中、西南、东北、华南地区是我国稻谷主要生产区域,而华北、西北产量较少。
      中国在历史上就是农业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自然灾害仍然严重,在各类灾害中尤其是以洪涝、干旱的分布面广、危害大,据统计,我国旱灾占57%,水灾占30%,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农业自然灾害具有群发性和伴发性特点,这是由于中国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所致,中国东部属季风区域,季风进退强度、时限和反常使我国大面积旱涝灾害发生、水资源长期短缺;北部受季风影响,雨量分布极不均匀,夏季暴雨集中,洪水泥沙俱下,泛溢成灾;南部高山丘陵多,降水不均,时常引起旱灾。极端气候条件的空间分布呈集聚性和不平衡性,从水稻主产区范围内看,东北地区旱灾较严重,华中地区水灾较严重。
      3 模型与变量
      3.1 灾害适应能力的作用机制
      已有研究表明,极端气候事件的灾后适应能力主要表现为:
      (1)品种改良或调整。王加华研究发现,清朝以来针对华北地区频发的水旱灾害,人们主要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农业措施,水灾环境下,选择抗涝性强的作物,如水稻、高粱等;而干旱环境下,则选择抗旱性强的作物,如豌豆、甘薯等[10]。
      (2)农机增加。巩前文、张俊飚研究发现农户逐渐增强的抗灾能力主要表现在农户拥有的排灌机械数量增加,1998年全国抽样调查数据为13.37台/百户,安徽省为30.20台/百户,而到了2003年数量全国增加到21.12台/百户,安徽省增加到47.56台/百户[11]。
      (3)水肥管理。周曙东、朱红根认为通过合理灌溉以水调温,可以减轻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的威胁,增施肥料,改良土壤结构,可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并满足水稻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另外,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应加强病虫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和高效低毒的农药,并结合抗性品种及适宜栽培技术、生物防治等进行有效治理[12]。

    推荐访问:适应能力 气候 灾后 事件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