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极端气候为何频频光顾?] 气候

    时间:2020-07-09 07:26: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地球或将进入降温转折期”是诱因。      2010年7月5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受暖气团影响,当日下午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升至37℃以上,城区气温可达39℃~40℃。据北京市气象台对地面温度测算,不管城区还是郊区,地面温度都超过了60℃,其中最高为68.3℃。有人打了一只鸡蛋在路面井盖上,3分钟后鸡蛋竟然被烤得半熟。
      最近一周,不仅中国大部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在欧洲,法、德等国都遭热浪袭击;美国东部也持续“发烧”;亚洲海湾地区气温普遍超过40℃。整个北半球都笼罩在高温热浪当中。
      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出尔反尔的冷暖之争
      
      在近些年来“全球变暖”学说路人皆知的背景下,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点也在发出强音:全球气温并不会持续变暖,而是将进入变冷期。
      俄罗斯新闻网援引英国《卫报》报道说,主要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两名俄罗斯科学家坚持认为,今后10年全球气候将变冷。
      俄罗斯科学院太阳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巴什基尔采夫和加琳娜・马什尼奇认为,对地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是太阳系活动的变化,而不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地球变暖和回冷是对太阳黑子数量和大小变化的反应。由于今后数十年太阳将进入活动消极期,地球温度将会随之下降。
      全球冷暖之争是一场长期的科学争论。20世纪70年代初就曾出现过气候“变冷说”。1971年丹斯加德等人发表的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推算,目前气候的暧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在1973年3月3日的《东洋经济周刊》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也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的“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为依据,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一理论成为主流。
      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
      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冰期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T20年。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2010年初,北半球遭受到了强寒流及创纪录的大雪侵袭,可以说是冷到了极点。从东北亚到俄罗斯、从西欧至美国大平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强降雪和大降温。种种迹象显示,2009~2010年的冬天是30多年来最冷的。如同天文冰川理论在20世纪面临兴起和低落的考验一样,温室效应也在21世纪初的2010年伊始经历了同样的考验。
      戏剧性的变化又出现在2010年的广五六月,高温天气与低温暴雪如影随形,接踵而来,重振了全球变暖的士气。
      
      “拉马德雷”周期
      
      近10年研究发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发生与更大时间尺度的“太平洋十年涛动”密切相关。1976~1977年北太平洋出现了一次显著的气候年代际突变现象,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人们才开始对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予以关注。
      2000年,北太平洋再次出现了一次显著的气候年代际突变现象,由暖位相转变为冷位相,固守暖位相时期的气候变化经验只能做事后的救火队,做出不合理的推测和解释。
      在15世纪至17世纪的200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太阳黑子蒙德极小值时期,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
      提出温室效应的美国科学家季林,在2000年又提出潮汐气候效应。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为1800年。潮汐大时,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将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后,异常寒流突袭全球。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巨震是指赤道两侧各40度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也与这一时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有关。
      强震和强潮汐控制了海表温度的周期变化,形成了50~60年的拉马德雷气候冷暖周期和1500年的潮汐周期,而我们现在处于1500年潮汐周期中的温暖期和60年拉马德雷周期中的变冷期。物极必反,全球变暖导致全球变冷,全球变冷又导致全球变暖。
      据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预测,由于全球变暧,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这看似对立的两种现象共存正是物极必反的辩证规律。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报告中没有考虑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因子的数学气候模拟,其可靠性应当受到质疑。
      按照全球变暖说,准60年周期的全球拉马德雷冷位相低温期不再出现,今后禽流感不会在人类世界暴发。可以肯定地说,这种预测有极大的危险性。在地球进入30年冷周期的预测上,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与部分中国气象学家的观点是一致的,至多到2020年,低温和禽流感就会再度光顾人类世界。
      3年前的预言已经提前10年得到证实。
      
      地球能否“冷静”下来?
      
      2008年,俄罗斯科学家曾提出了新“地球变冷说”,认为地球在1998年到2005年度过了全球变暖的高峰期,未来 LO年,全球变暖将逐渐停止,太阳的发光强度正在逐渐下降,大约在2041年会降到最低点,正是这一点将成为地球显著变冷的原因,但海洋会推迟地球显著变冷的过程,全球变冷的高峰期将出现在2055年-2060年。
      在最近的一篇报告中,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宗慈提出,IPCC的四次评估报告都过分强调了人的因素,而忽略了包括太阳活动、地球磁场变化、火山喷发等自然因素对气候的巨大影响。她预测自然因素将让中国在2020年-2030年之间的平均温度下降0.8℃,而人为因素仅会让中国平均温度上升0.5℃,中国的气候将越来越冷。
      中国气候专家、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承继成则认为,说地球在“变暖”或“变冷”,都为时过早。他用竺可桢在1972~1973年发表的一系列有关
      “中国过去五千年温度变化”的文章举例,说明无论是近几十年持续升高的气温,还是最近一个月出现的极端天气,都是地球气候的正常波动。竺可桢在文章中引用历史资料,证明了五千年前的仰韶到三千年前的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平均气温是15~16℃,比现在年平均温度高2℃左右,正月份的平均温度高3~5℃。
      当今年初持续严寒天气肆虐欧洲时,英国《卫报》曾援引一些气象学家的话说,2010年可能成为有记载以来最热一年。此观点一出即招致异议。人们不禁要问,当时寒流席卷全球,何以“最热”?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10日报道,多位权威气候学家表示,连日来的异常气候很可能只是全球气候变冷的开端而已,在接下来的20~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微型冰河世纪”。地球到底是变热了,还是变冷了?地球“变暖”的理论遭遇新挑战。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北极圈夏季海洋冰层增加了49.7万平方英里,升幅为26%,这意味着海洋正变得越来越冷,即便是那些最坚定的全球变暖理论支持者也对此发现无异议。
      气象领域的知名学者们也就此次异常气候进行了研究,他们在分析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洋海水温度的自然循环周期后,对全球气候变暖理论发出了挑战,例如此前学界提出的“2013年夏季北极完全无冰”论。
      科学家的研究还显示,海水循环造成的融冰现象是由于海洋处在“暖化模式”当中,而当海洋处于“冷化模式”当中时,全球气候就会变冷,海洋有自己的冷暖周期。
      IPCC主要成员之一、德国著名气候学家莫吉卜・拉蒂夫的最新研究成果则更进一步挑战了传统变暖理论。拉蒂夫带领着研究队伍对海面下914米左右、海水开始冷热周期性循环的地方进行了测量和研究,更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有关全球将进入“微型冰河世纪”的理论。除了“微型冰河世纪”论外,也有科学家认为当前的异常“严冬”现象可能是北极震荡的结果。
      美国世界新闻网2010年1月11日报道,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北半球去年冬夫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至30年。英国《每日邮报》因此宣称“小冰河期来临”。
      科学家的这项预测也推翻了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的结论――他们的研究显示,大部分气候变暖是因为过去海洋周期处于“温暖期”,而目前正处于“寒冷期”。
      
      或将进入降温转折期
      
      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频繁,强度越来越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南北冷暖倒置凸显气候异常。据中央气象台统计,6月以来江南大部、华南北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两成以上,江南、华南主要多雨区平均降雨量达587.8毫米,降雨量之多为历史同期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大部地区持续遭遇高温酷暑的困扰,在7月多地最高气温已突破历史极值。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丁一汇院士最近指出,从6月底开始一直到今天,北方持续高温,许多地点在强度和日数上已突破历史极值,这是非常异常的。
      中国的气候历史记录显示,自195i年以来,南方最严重的一次冷害发生在1954年冬天。据记载,当年南方许多地区积雪深度为20~30厘米,最深处厚达1米,除长江干流外,大多数江河湖泊全面封冻,冰层普遍厚16~25厘米,最厚处冰层达到1米。淮河流域温度在-18℃到-21℃,长江以南在-5℃到-8℃,普遍降温在15℃左右。而今年的冷害尽管灾情严重,却没有关于江河封冻的报告,降温幅度南方平均也只在4℃左右。
      1976年~1977年也是一个严寒的冬天,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中国几大湖都封冻,达7~10天,历史罕见。2008年“大雪灾”的某些指标,说是“百年一遇”也不为过,例如湖南、湖北两省雨雪冰冻天气的持续时间和影响程度超过了历史极值。
      丁一汇院士认为,在全球变暖的总趋势下,气候变化的幅度变大了,小概率、高影响天气事件发生的机会增加,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概率在增加。
      中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1950年以后,无论是年平均温度还是冬季温度,我国大部地区都有明显的变暖趋势。从1986~1987年的冬季至今,中国已经经历了19个暖冬。特别是2006年,全国平均气温达9.92℃,成为1951年以来创纪录的暖年。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图表明,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暖冬,1986~2006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19年暖冬就发生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暖冬滞后7年);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的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换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是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的原因。在拉马德雷冷暧位相转换期间,极端冷暖事件交替频发。
      全国范围内的冷热反常,降水不均,引起了专家们的重视。“极端的冷事件和热事件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变率增大、气候波动幅度增加的反映。”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说。谭季青则表示,从1998年以来,全球气候开始出现降温的转折点,在转折时期,极端天气时间都会增多。可以预见厄尔尼诺、暴雨、暴雪等极端气候现象还将频繁发生。
      笔者也持变冷转折观点,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全球气候已进入变冷周期。在2000然年~2030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年初中国南方发生了50年一遇的严重冰雪冻灾,低温冻灾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没有人能使地球变成恒温器。自然的力量可以使温度变化产生10℃以上的振幅,50年内产生7℃的变化的实例曾反复发生过。把地球增温控制在2"C,这是气候控制论者在挑战当今科学界的智商――它不符合迄今为止全球气候演变的历史。
      30年前,气候变冷学说风靡全球,顶级气象学家惊呼小冰期的到来!30年后的今天,全球变暖又独领风骚,世界末日的恐怖又甚嚣尘上。究竟谁是撒谎的孩子?
      
      “拉马德雷”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在气象学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是近年来揭示的一种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它是叠加在长期气候趋势变化上的一种扰动,直接造成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影响厄尔尼诺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其“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分别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年至30年。近一个世纪以来,Lamadre已经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1890年~1924年,而“暖位相”发生在1925年~1945年;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1946年~1976年,而“暖位相”发生在1977年~1999年。2000年进入第三周期的“冷位相”。Lamadre是西班牙语“母亲”的意思,即她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其形成原因尚待研究。

    推荐访问:光顾 频频 气候 极端气候为何频频光顾? 极端天气频频光顾 极端气候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