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信息技术公司经营范围 论印度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崛起的因素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时间:2018-12-23 19:53: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从印度迅速成为信息技术大国的三大优势出发,从其先天的语言和数学优势,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其先进教育理念的支持三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印度软件业飞速发展的主导因素,再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我国信息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供探究。
      关键词:印度 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理念 启示
      
      印度是世界上软件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近年来其软件业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而同期世界软件业的增长率是20%。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正在以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计算机软件大国的地位跻身世界信息技术大国行列。世界银行对各国软件出口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印度软件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数居世界首位。当然,印度信息技术产业,特别是软件业的飞速发展并不是偶然的,除了其本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政府的长期重视和支持外,还在于其教育理念的支撑。
      
      一、印度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
      
      1.印度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拥有语言上的优势
      英语作为印度的官方语言,这使得印度人的英语水平较其他非英语国家来说往往高出一筹。在中文软件开发之前,英语是全球软件、因特网的语言,这使英语成为印度发展信息产业的一种特有资源优势,使印度人在开发研制软件上能紧跟时代潮流,大大加快了其科研开发的速度。与此同时,由于软件工程需要通过互联网随时与世界各地的顾客沟通,这样,能够用英语思考的印度信息专业人员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客户更容易沟通,也更容易理解欧美公司需要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也是他们更受欢迎的原因。印度在国际科技、学术、信息等方面的快捷交流,有利于印度的教育模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融入英语世界体系和现代国际环境,从而大大便利和加速了印度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和国际化,也大大推动和加速了印度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并由此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印度好一点的学校都是用英语教学的,英国统治200多年留下的这一‘遗产’,不仅关乎交流、沟通,更是印度与西方社会间的桥梁,西方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乃至文化习俗等,都因为英语而和这个东方国家那么‘接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言上的优势是印度得以迅速在软件等产业上突飞猛进的撒手锏之一”。
      2.重视数学教育以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
      自古以来印度就是一个数学发达的国家,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0”的概念就是由印度人发明并向全世界推广的。在印度,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记住20以内的整数乘法;中学的数学课课时每年多达200小时;高中生学习日本投考理科大学的学生才学习的数学内容;在高中毕业或大学和专业学校入学时,无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要进行严格的数学能力测试。在当今的计算机软件开发、IC卡、计算机、电子商务等受到高度重视的密码技术上,数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工程师认为,他们在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强大实力主要得益于数学。
      3.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职业技术教育是印度迅速成为世界软件出口大国的快捷之道
      印度大约每年有50万新生信息技术人才,其中通过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只有7万人,其余的是通过职业教育或其它培训模式培养的。究其原因,对计算机软件市场开发来说,要求人才主要的能力是“做”,而不是掌握系统的计算机理论、进行计算机科学研究。印度的学校教师通常是将最新的国际软件的使用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在接受了职业教育,成为合格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人才后,就可以负责一个大型软件的某个具体环节的工作。在印度千人规模的软件工厂中的每一个人基本具备完成独立单元设计的能力,多人配合就可进行大型软件的设计开发,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
      
      二、政府的长期重视和支持
      
      1.印度政府对信息产业及其教育培训极为重视,起步较早,因而抓住了发展的机遇。早在1985年,时任印度总理的拉吉尔・甘地就在各种场合喊出了“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从而引起了印度各界对IT技术的重视。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政府制定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并在气候宜人的班加罗尔投资建立了全印度第一个软件技术园区;随后,在班加罗尔又组建了以印度科学学院为首的高科技大学群,有力地支撑了当地IT产业和IT技术教育的同步发展。
      2.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使IT技术教育和IT产业有了法规保护。尤其是1999年7月印度政府提出计划在十年内将印度建成“信息技术超级大国”的108条政策,使政府对IT技术教育和IT产业的扶植活动达到了极致。2000年,印度议会通过的《印度信息技术法案》,既为IT人才的教育培训与流动提供了许多便利,又使其落实“新世纪跨越型发展战略”有了法律保证。瓦杰帕伊总理上台后,在1999年组建了“国家信息技术特别工作组”,并制定了“印度信息技术行动计划”等等,在税收、贷款、投资等方面采取更加优惠措施,全方位推动IT产业的发展。
      3.印度政府在IT教育的投资模式上也独具特色。印度IT教育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及国内外大企业。同时,各级政府还在各方面资助企业的办学行为,而且明确规定高技术企业可以按每年营业额的6%提取本企业的教育培训费,用于自己的信息技术学院或培训基地建设。扶植企业自己养教育的做法,不仅减轻了政府的负担,而且适应了企业的需求,大大拓宽了人才培养的途径。例如,设在班加罗尔的IT-B技术学院就是由卡塔那卡邦政府支持建立的,办学资金主要来自当地的软件企业。印度政府重视发展IT技术教育的措施,使庞大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为雄厚的人才优势,使信息技术的人才后续能力充分满足了国际国内的发展需求,在高起点上拉动了国家科技和经济的整体发展。这是印度IT产业高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此外,印度丰富廉价的人才资源也是特有的优势之一。软件业是人口密集型的产业,要求有高技能的年轻人。印度已经拥有140多万的软件编程人员。同时,印度的软件业劳动力也很便宜,仅为发达国家软件人员薪酬的1/20。成本低廉是印度在软件业国际竞争中的一大优势。大批回国的留学生也为印度的软件企业带来了美国式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这有助于提高软件企业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软件人员的个人才智。
      
      三、先进的教育理念――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软件产业在人才需求方面更多的是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而不是学术人才。印度软件人才教育机构可谓是深谙此道,积极开展面向职业技能的软件教育。其中,订单式教育是印度软件人才培养的创举。“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我们特别重视以软件订单项目为基础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开发能力的培养”。印度亚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总监拉吉夫说:“学生在学习时就能够参加软件订单和软件项目的研制开发,一旦进入企业就很快成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正因为这种理论加实践的教学,而且不是形式上的实践教学环节给印度软件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们国家很多高校软件教学的实践环节还停留在以前的水平,课题的含金量不高,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导致学生对课题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比例偏低。印度软件教育的实践教学比例能达到60%,每个学生每学期都有5门理论课和两门实践课,最后一个学期集中于一个整体项目操作。“反观我们的计算机教育,有很多地方是错误的”。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常务副院长曹元大曾做过5年计算机系主任,他提供了一个“令人奇怪”的数字,都说中国IT人才缺口大,但这几年IT人才的供需比是18:1,一个IT位置有18个毕业生等着。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不得不令人深思。目前中国的IT软件企业普遍存在着“学生不符合需要,顶多算半成品”的说法。
      我国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情况令人担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85%的大学本科计算机教育和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基本上完全脱节。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基本上是以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80%的本科计算机毕业生没有项目操作经验,在毕业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这种窘境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学校的理论教育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和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纵观目前中国的教育体系,还是唯分数论占主导,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很久,但是分数还是学生的家长和学校的领导最看重的事。虽然职业教育这几年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有所增强,但是90%的学生不愿意甚至鄙视在职业学校读书的学生。学生都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却不知道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只是一味地读下去。所以为了学理论而学理论,特别是计算机这种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造成的结果就是理论和实践完全脱节,以致于实际工作中很难适应工作环境。造成了上述“学生不符合需要,顶多算半成品”的说法。
      
      四、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新思路
      
      1.形成软件人才培养梯队,构建软件人才的金字塔结构。
      我国现在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既缺乏一大批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软件蓝领”,更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合理的软件人才市场应该是软件蓝领、软件工程师、软件架构与分析师并存的金字塔形状,人才基数由大到小形成梯次,他们之间的比例应该是7∶4∶1。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共80万人。
      目前,国内的软件人才培养主要是靠高校。在专科阶段培养大量的软件蓝领,如普通的程序员,可适当地加大程序设计的教学力度,这是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主力军,因为这个层次带有很强的职业性质;本科阶段致力于培养软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要求要有软件项目管理及研发的综合素质,要掌握基本的软件知识理论,人员沟通,成本管理等;研究生阶段培养软件架构与分析师,这是金字塔的塔尖,属精英教育。从本科升至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也可以较好地实现衔接,符合软件人才的成长规律。
      2.实行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跟上企业开发应用的主流,目前技术方面如J2EE技术、Net技术;适当加入项目管理类课程,如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CMM与ISO等,软件工程师要求的综合素质较高,注定知识结构要宽口径。
      3.大力开展与企业的合作。
      软件企业是软件人才的归宿,高校应及早地与其合作,以缩短学生适应岗位的时间,减轻就业的压力。学校可借助企业的开发资源、市场开发能力、有经验的项目开发人力资源,企业也可从高校学生中选拔所需的合适人才。学校要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去”,比如与企业合作开发软件,从企业获得科研经费、项目、课题,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这样构筑的是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四赢”的局面。
      合作的方式有多种,如基于企业的订单式教育模式,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聘请企业有丰富经验的软件开发人员来校任教等等。
      
      结束语
      
      中国与印度都是文明古国,又都尝过落后挨打的滋味;都是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发展软件的时间基本同步,但是印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第二的软件出口大国,一定有它的道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在印度成功的经验中努力弥补我们的不足,从而加快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成长的步伐。当然一个民族教育理念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兰军.印度IT教育产业化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2,(2):55-56.
      [2]王琳.印度软件教育的成功经验[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5,(1):18-20.
      [3]袁晶,袁传立.印度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教育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小学电教,2005,(3):77-78.
      [4]熊昌义,余天恩.印度欲当软件老大.中经网.省略i.省略,2004-02-03.
      [5]黄德群.当代印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9):76-79.
      [6]谭敬德.中印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J].环球,2005,(7):63-65.
      [7]凡夫.印度软件产业的崛起及对我国的启示[J].电子与自动化,1999,(2):3-5.
      [8]黎海波,魏晓燕.印度信息技术崛起的教育因素[J].世界教育信息,2005,(7):10-12.
      [9]黄建如,杜娟.印度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88-90.

    推荐访问:印度 信息技术 崛起 启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