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仰甘清茶的功效【再到上甘仰】

    时间:2020-07-07 07:29: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到凯里参加苗族的传统节日“姊妹节”,萌发了乘机去看看台江县上甘仰的想法。1958年“大跃进”高潮期间,我在那里住了几个月,有一段虽短暂却又难忘的经历,总想找机会回去看看。45个年头过去了,那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汽车在苗岭大山中奔驰,路虽窄却都铺上了柏油,和当年相比,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层层梯田里的秧苗已经转青,大山小岭好似起伏跌宕的万顷碧波,盛开着的“艳山红”掺杂其间,五月的苗岭景色迷人。
      45年前,我们是响应中央的号召,作为第一批省级机关青年知识分子干部下乡劳动锻炼来到台江的。我们一行人被分成几个组,我们这一组4人先在大山深处的烂田乡,次年插秧时调整收缩来到了老屯乡的上甘仰村。那时“大跃进”的高潮已经冲破苗岭的重山峻岭,席卷着苗家的村村寨寨。“超英赶美,一天等于二十年”等等响亮的口号声,正震撼着苗岭。可惜我们还来不及看到公社化更高的高潮,便被调回机关参加“整风”去了,以后也没有再回过上甘仰。
      汽车穿越崇山峻岭来到了清水江边,有名的施洞镇就在眼前。这是黔东南苗族很有标志性的地方,苗族的民风、民俗和各类民族节日在这里更加原汁原味,特别是每年一度的龙舟竞赛更是吸引了八方来客。
      上甘仰过去属于老屯乡,大概是撤区并乡之后归属容山乡了。出了容山,眼前一桥横卧,这是清水江支流的巴拉河,过去无论行人或车辆都是要乘船过渡的,桥不知是什么时候修建的。我记得,从这里舍舟登陆,对着笔直的大山往上爬到山顶,再颠簸着下到深山沟里就是我们当年的劳动点烂田乡了。其实和上甘仰相比,无论人和事,烂田乡给我留下的记忆都最深。它是我以“农民”身份开锄之地啊,山那么深、坡那么陡,“大跃进”的风尚未吹进这深山老林之中。一切都显得幽静、寂寞,唯有苗家老少火热的情谊温暖着我们几个外来者的心。
      车子突然停下,上甘仰到了。下了车首先感到的是陌生,再往寨里走了一小段路,一个完整的上甘仰终于出现在眼前。说它完整,是因为出现在眼前的上甘仰一切依旧:木柱木壁青瓦,灰蒙蒙一片。只是觉得房舍比过去更多、更陈旧。年轻的支部书记走在我身边,我便问他:“你们全村还有多少贫困户?”他顺口回答了一个模糊的数字,我没有听清楚,也没有再细问。那些老人们呢?我忽然想到了当年的支部书记,便问他们:“那位老支书姓何吧,还在吗?”几个人同声回答:“对,姓何,姓何!”只有年轻支书说:“他走咯,去年(或前年,又没有听清)才走的。”我默然,却又想起了往事。当年我们4个人,唯一的女同志吃住在一户农民家,我们三个男子住在一所破旧的公房里,吃饭则在何支书家搭伙。后来很快“公共食堂化”了,可以在食堂打饭回去吃。我们便由何支书那年轻的妻子每顿按人头将饭打回来在他家吃。何支书经常摘来几个黄瓜,洗好切好加上盐和辣椒面,这就成了一道佳肴珍品,最可口的下饭菜。
      边谈边走,只见前面高石坎上一些妇女坐在屋檐下乘凉,做纺线一类的手上活。年轻的支书说:“那就是何支书家的。”他用苗语喊了一声,又说了几句,一个苗家老太应声起立微笑着向我们走来。我仔细一看那脸型依稀可认,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何支书家的”。她热情地请我们上她家去坐坐。进了她那屋舍依旧的家,我下意识的行为依然是观察和怀旧。房屋的结构略有异样,好像是多了几个房间,因而堂屋显得更小了,门道也更多了。堂屋的正壁上和过去一样,有一方玻璃框,内贴何支书在部队和转业后的若干照片,和过去相比似乎只是多了一些,其中有一张较大的也许算作正式的遗容吧?多年过后,屋里唯一的“新生事物”只有一台电视机,7寸或9寸的小黑匣子,是最初进入城市家庭的那一种。在城市里,像这样的小黑匣子恐怕早已绝迹了?我感到有些心酸也感到有些内疚。支书之家尚且如此,其他人家呢?可惜来不及去多看看,正午12点之前我们必须赶回凯里。
      临上车返回时,得知烂田乡就在我们往返的路上,如今改名良田。一个画面若隐若现地出现在我眼前:当年男女老幼自发地为我们送行的场面。此刻耳畔似乎还萦绕着他们带着浓郁感情的哭声:“去了又来呀!”去了又来,45年的时光过去了,当时送行的人而今安在?我又一次感到心酸和内疚……(文章写于2003年,内容有删节)

    推荐访问:再到 上甘仰 再到上甘仰 仰甘 仰甘清茶配方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