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及实现方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怎样转变角色

    时间:2020-03-22 07:40: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8次重大改革。每次改革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的改革。新课程改革是适应改革开放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的,所以教师面对这样的改变也必须要适时的改变自己的角色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角色;新要求;实现途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8次重大改革。每次改革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等的改革。新课程改革即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过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角色也提出了新要求,教师由原来的主体地位变为了主导地位,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辅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是学会课文和公式以外的知识,更是学会如何学习和如何思考。新课程改革是适应改革开放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的,教师面对这样的改变也必须要适时的改变自己的角色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方面的改革来论述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及实现的途径。
      �(一) 从课程功能方面看: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尤为重要的是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因为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原来的课程功能非常注重知识的传授,随之教师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负责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不管学生是否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感兴趣,教师照本宣读完知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学生的任务就是将教师讲的知识进行记忆,不去理解到底学的是什么知识。原来的教师夸张点的说就是复读机,将看到的知识原模原样读给学生。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角色也要进行改变,教师不能仅仅做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古语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的最低要求,教师的角色要由单一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人生的重要的影响者。教师在注重知识的教授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习完整人格的形成。首先,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完整的人格,教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其次,教师的教学目标也该有所变化,教师由原来的只是教授知识的目标变得多元化,新课程改革就提出了“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值观”的三维目标,教师在每节课堂的教学中都要注重这个三维目标是否实现,实现到什么程度。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从课程结构方面看:
      �新课程改革课程结构强调的是课程的综合性,课程设置既要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也要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同时,在课程结构的改革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必修课,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这就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原来处于课程的主体地位,现在教师的角色就要进行转变,教师该由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但不是教师自己来解答,而是学生自己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答,也可以通过收集资料、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学会放手,学会聆听,让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感到快乐,而不是昏昏欲睡的去被动的听教师灌输知识。
      �(三)从课程改革的内容方面看:
      �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教育是为每位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选拔教育,其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和有限的,不能任意扩大、拔高。基础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课程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以促进学生自主、多样地发展。 (2)加强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实用化、人本化与本土化 。(3)注意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课程内容的协调整合 。正规教育指学校教育或者制度化的教育;非正规教育则指“任何在教育体制以外进行的,为人口中特定类型的成人及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的、有系统的活动。
      �(四)从课程的实施的方面看:
      �课程的实施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你教我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有位教育家对这种教育状况描述的很逼真,他说:“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立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者的先生占据着至尊的地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都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也受到严重的束缚。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应由权威者变成合作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统治者变成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互相启发,开拓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激发学生进行探索未知领域。因此,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相互交流协作,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交流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共同成长。(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
      �参考文献:
      �[1] 郑东辉.《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J],《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13期
      �[2] 程晓芸.《知识观与教学评价的理论演变―语文课程新标准与旧大纲的比较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12月 第23卷第12期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推荐访问:新课程改革 角色 教师 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及实现方法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观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