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乡村农事 [县乡村连成网,,,农事服务不出村]

    时间:2020-03-07 08:55: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聚焦广西百色农事村办社会管理新模式   编者按:2007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推行了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农事村办农村社会管理新模式,推动基层组织进一步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深受农村广大群众的欢迎,得到了吴邦国、习近平、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百色市农事村办在全国第一届基层党建创新论坛暨最佳和优秀基层党建创新案例评比活动中被评为最佳案例。
      
      从2007年开始,百色市针对乡镇撤并后乡镇政府管辖范围扩大,群众到乡镇办事往返难,一些民间纠纷得不到及时协调,积极探索推行了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农事村办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机制,深受农村广大群众的欢迎。
      主要做法
      严格按照“五有一化”的要求,科学构建农事村办服务体系。
      一是科学设置服务站点,建立五级服务网络。在市(县)成立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为后盾,村农事村办服务站为窗口,屯农事村办服务点和服务户为基础的五级为民服务网络。同时,按地域相邻、习俗相同、便于管理服务原则,采取一站管多村、一站辐射多村等模式,科学合理设置服务站点,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目前,全市共设有农事村办服务中心和站(点)519个,其中村级服务站372个,基本覆盖全市1804个建制村。
      二是有必备的办公设施,优化服务环境。整合利用村、屯原有的基础资源,更新和添置办公设备。2010年以来,从各级财政及涉农部门项目经费中投入农事村办的办公设施经费共1010多万元。
      三是立足农事需要,有明确的服务内容。坚持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农事村办的出发点,围绕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化解矛盾等方面的需要,开展生产、文化、卫生、法律等各类服务,并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丰富服务内容。如田林县把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的矛盾问题,作为深化农事村办法律服务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县、乡、村、屯、户五级工作平台和治安防控网、信访信息网、纠纷调解网、为民服务网四张网络,把解决矛盾纠纷的工作覆盖到所有的村、屯,建立农情乡解服务网络,实现农事村办法律服务的创新。
      四是突出村办特色,有稳定的服务队伍。按照服务站(点)人口规模、辐射范围和服务工作量等具体情况合理配备工作人员,确保农事村办有稳定的服务队伍。工作人员主要从县乡两级业务部门派出,有计划地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好的优秀后备干部和业务骨干定期到农事村办服务中心(站、点)开展流动服务。目前,全市共配备有固定服务工作人员1500多人,流动服务工作人员4800多人。同时,根据各地实际和农事类别,从村定工干部(指财政定额补贴的部分村干部,一个村有3个左右的名额,一般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村委副主任。――编者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毕业生、县乡科级后备干部等人员中选聘专人兼任村农事村办服务站工作人员,并挑选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退伍军人、致富能人、中心农户等作为农事村办的志愿者。
      五是有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根据各乡镇农事村办服务站(点)布局情况和农民生活习惯,合理确定各站(点)受理、代办农事服务的固定日期。建立农事村办岗位责任制、代办制、乡村联办制、值班制、公示制等工作制度,明确具体职责,规范服务流程。不断完善考评激励制度,将农事村办服务纳入县乡领导班子和村两委班子的年度绩效考核内容,根据考评结果明确奖惩办法。
      六是推进县、乡、村三级联动政务处理信息化。积极加快电子政务系统向村级覆盖延伸,建立百色农事村办网,联通市、县、乡、村四级农事村办服务中心、服务站的网络办公系统,并认真制定各项办事工作流程,组织有关部门在网络系统平台面向群众开展一站式服务,初步实现了村里申报、网上审批、村里办结、两头在村的目标。
      紧紧围绕农民的需要,扎实开展六大服务。
      一是开展生产服务,做到农业生产经营和科技服务不出村。以村级服务站为阵地,整合涉农部门的资金、技术、人才,统筹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销售和农资供应服务工作。
      二是开展文化服务,做到经常性文体活动不出村。充分发挥村宣传文化活动室作用,以“五个一”为载体,即每村都设有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支业余文艺队、1支流动放映队、1支广播电视服务队和1个文体活动场所,开展文化服务。全市每个建制村每年举行文化服务活动2次以上,解决农村群众读书看报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和健身难的“五难”问题。
      三是开展卫生服务,做到看小病不出村。以建立村级便民服务医疗室为载体,将村卫生室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点,执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看病报销。目前,全市197个村级农事村办服务站配套建有村医疗服务室。同时,坚持每季度组织县级医疗专家队伍到村卫生室开展义诊活动,为农民提供医疗咨询,帮助群众就地诊治,使农民小病不出村。
      四是开展法律服务,做到一般矛盾调解不出村。以建立流动警务室、流动调解庭为载体,从县、乡(镇)选派法律工作者担任农事村办服务站所在建制村的法律顾问。设立重大矛盾纠纷信息员,对矛盾纠纷重点村、屯进行重点监控,在现场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普法宣传、调解纠纷等服务。
      五是开展政务服务,做到一般审批事项办理不出村。整合各县(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力量,实行村干轮流值班代办制和县、乡、村联办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到村农事村办服务站办公,为群众现场办理计生、建房、车辆证照和补贴补助、救济、救灾款等手续,实现办证不出村,提高了办理效率。如田阳县在百育镇新民村建立农事村办服务站,每周组织公安、国土、建设、民政等几个部门到服务站集中办理居民身份证、农民建房申请、代购农资、发放民政补贴等2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政府的上门服务。
      六是开展党员服务,做到一般农事代办不出村。在农家课堂、党员中心户的良好基础上,选择办事、协调能力较强的培训户、中心户为代办员,进行农事村办业务培训,由他们受理村民提出的申请事项,在规定期限内到乡镇、村农事村办服务站点为群众代办事务。目前,全市3000多户党员中心户和600多户农家课堂培训户成为农事村办服务户。
      创新乡镇管理机制,推行“一办三中心”体制改革。坚持把农事村办作为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不断创新拓展服务内容和方式,当乡镇干部大量下村办事、乡镇机构人手不够时,探索推行“一办三中心”改革,整合七站八所人员集中力量办事,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乡镇管理体制。
      一是重组内设机构,推进为民服务创新化。按照“保留现行机构、业务一岗多责、人员统一调配”的运行机制,从紧设置乡镇内设机构,整合乡镇各办、站、所的干部力量,组建乡镇“一办三中心”,即党政综合办公室、产业服务中心、社会服务中心、政策法律服务中心。“一办三中心”设立机关服务岗和驻村服务岗,驻村服务岗人员不少于全部办事人员的60%。各县(区)还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如右江区实行机关服务岗“AB岗”工作制,A岗主要是固定值班办理相关业务,B岗作为A岗不在位时的替补,平时履行驻村服务岗位职责,实现了机关服务岗和驻村服务岗各自服务工作正常开展,相互之间互促互补。
      二是精简审批项目,推进为民服务多样化。清理乡镇各种行政审批项目,把民政、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林业、新农合、国土建设、财政等服务项目集中进入社会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办证服务。同时,各试点乡镇积极建立农事村办网络办公系统,提高办事效率,切实为群众提供便利。
      三是提高干部素质,推进为民服务优质化。按照服务人员“一岗多责、一员多能”要求,建立市、县、乡分级培训制度,定期开设市、县、乡三级“一办三中心”专题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市委组织部还有针对性地组织全市农事村办网络办公人员开展网络办公业务知识培训班。
      四是完善管理机制,推进为民服务制度化。积极探索“一办三中心”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农事村办岗位责任制、代办制、镇村联办制、值班制、公示制等工作制度,并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监督激励制度,确保为民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如田阳县在“一办三中心”工作人员管理上实行分类考核,对行政人员以实行“双文明”目标管理考核为主,对事业编制人员则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分配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既较好地理顺了工作人员的责、权、利关系,又能充分地发挥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深化和完善农事村办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推进职能部门简政放权。积极清理各种涉农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率先以河谷4县(区)和田林县作为试点,着重分3类推行简政放权,按照审批权限能放则放、审批环节能减则减的原则,组织林业、民政、计生等部门各拿出一些重大审批事项,开展简政放权试点工作。对于由县政府及其部门审批的事项,能够下放到乡镇甚至村直接办理的,采取授权委托的方式下放到乡镇审批;对于没有明文规定要县级政府部门审批,但群众迫切需要的,尽量下放到乡镇审批;对于确实不能下放的审批事项,尽量简化审批手续和审批环节,并采用网上受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探索和试行农村“以钱养事”新机制。探索建立“政府承担、财政保障、竞争择优、购买服务、合同管理、考核兑现”的“以钱养事”新机制,市场化运作种植养殖技术服务等项目。如右江区汪甸瑶族乡塘兴社区按“定防区、定任务、定报酬”原则,探索开展动物防疫“以钱养事”。平果县坡造镇借鉴党员培训“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模式,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委托给村级成立的人口和计生服务小组承担,并赋予相应权责,付给相应经费,有效推动计生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行。
      三是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地域相邻、习俗相同、规模适度、便于服务、有发展潜力的原则,选择在服务周边3~5个建制村、辐射5000~7000人的农事村办服务站所在地开展社区化服务,通过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完善服务功能,逐步把城区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
      四是扎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根据各地的产业发展实际,切实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并通过农事村办平台,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致富能人、种养大户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充分调动各种协会、合作社的力量,为广大群众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活动,发挥各种经济实体引领和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田阳县那满镇内江村在开展农事村办生产服务工作中,组织群众成立福爽香蕉合作社,并与南宁市红日集团合作,以内江村1500亩香蕉基地作为示范点,引导群众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进行合作化经营,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方式,实现了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强化四大保障,建立完善农事村办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成立农事村办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市委专职副书记担任协调领导小组组长。各县(区)党委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县(区)党委专职副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具体做好规划、指导、监督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是强化人员保障。把农事村办作为锻炼干部、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按照服务站人员规模、服务范围和服务工作量等具体情况合理配备工作人员,撤乡并镇的农事村办服务站和辐射5000人以上的农事村办服务站配2名以上干部从事驻村服务,而且人员相对固定,非特殊情况下一般从事驻村岗位工作不能少于1年,形成驻村干部有序轮换的机制。其他农事村办服务站从村干部、新农村指导员、大学生村干部、县乡科级后备干部等人员中选聘专人兼任村农事村办服务站工作人员,形成巡回和驻村服务队伍。田阳县琴华社区服务站辐射5个建制村6800多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主要由坡洪镇的2名镇干部以及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组成,采取全日制值班、圩日联办制等方式开展服务。
      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将农事村办工作经费列入县(区)财政年度预算,并采取措施多渠道筹措经费,切实解决农事村办工作人员的差旅费、福利待遇、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各类服务活动的经费。田东县共设置一至四级服务站38个,该县财政每年按照乡镇农事村办服务中心3万元、一级农事村办服务站2万元、二级农事村办服务站1.5万元、三级农事村办服务站1万元、四级农事村办服务站5000元的基数划拨办公经费,并逐年增长。
      四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考评制度,把乡镇和村干部服务群众的绩效作为效能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办理群众申请事项的数量、办结率、承诺期限兑现率和群众满意率等来核定干部工作的成效,每年至少在群众中测评一次;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要求基层干部遵守各项制度,诚实守信,为群众提供热情、高效、优质的服务,通过建立监督机构,设立投诉电话等方式,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在农事村办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群众拥护的基层干部予以表彰奖励或提拔重用。
      主要成效
      一是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实施农事村办过程中,党员干部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密切了党群关系。党员干部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光荣感,党性觉悟和宗旨意识进一步得到提高。同时,随着村干部的医疗、养老补助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福利待遇的提高,使村干部感受到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关爱,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感召力进一步增强,强化了基层组织服务的功能。
      二是促进了农村生产发展。针对偏远山区农户缺资金、少技术、市场信息不灵、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在农事村办工作中,着力从新产业、新设施、新技术、新环境、新机制和好班子的“五新一好”标准入手,用现代农业理念教育农民,把党的政策宣传到户,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到人,发展资金扶持到户,市场信息传播到户,把各种服务送到家,有效地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是推动了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转变。农事村办通过整合服务三农的资源,把服务窗口往下移,提供集中服务,改变以往各部门各自为政、行政成本浪费的不良现象,变群众往上跑跑乡镇找干部为干部往下跑下村屯为群众办事,变缓办为及时办,变随意办为按制度、按规程办,变暗箱操作为阳光操作,有效地克服了乡、村部门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相互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的现象,转变了干部作风,提高了服务效能,实现了乡镇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四是畅通了民情渠道,维护了社会稳定。在拓展农事村办法律服务中,通过开展农情乡解工作,认真登记好群众反映的有关问题,并给予认真的处理和答复,从而从感情上贴近了群众,思想上相互沟通,干部能较全面地掌握群众的真实意愿,及时地掌握一些带有苗头性的问题,确保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了社会稳定。

    推荐访问:连成 农事 不出 县乡村连成网 农事服务不出村 乡村服务社在元氏县南杜村 县乡村连成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