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研究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试析受话人对语词主观意义的建构】

    时间:2020-02-21 11:59: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提 要:本文从心理学和语篇语言学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提出受话人对于语词主观意义的建构作用是通过显性诠释和隐性诠释两个层次实现的。交际中的语篇及语境因素同时激活了长时记忆中多种图式,它们被迅速组合成几种心理模型,其中明示出来的部分构成了显性诠释意义,而其他部分则成为隐性诠释意义,它们的并存体现了参与者认知过程的复杂性和多重性。�
      关键词:受话人;图式; 心理模型;显性诠释;隐性诠释 �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11)06-0070-4�
      �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e Word Meaning by Addressees�
      Wang Ying�yu�
      (Harbin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From psychological and textual linguistic perspectiv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addressees’contrib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e word meaning is realized on two levels: explicit interpretation and implicit interpretation. Their coexistence reflects the complexity and multiplicity of the interpretive process. �
      Key words:addressee; schema; mental model; explicit interpretation; implicit interpretation �
      �
      1 引言�
      语词的主观意义是语词的“一些模糊的、难以证实、甚至的有些奇怪”的意义 (Edward 1995:1),是语言主观性的直接体现。语言学界以往对于主观意义的研究更关注发话人的话语生产过程, 即发话人如何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来实现交际意图,或者从话语出发来解释发话人的意图,而忽略了受话人对语言主观意义建构的贡献。Lyons认为,主观性是“在话语中总是或多或少的含有发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 ”(Lyons 1977:739)。事实上发话人的话语生产活动不能只以自我为中心, 他必须同时顾及受话人的身份、立场和情感因素,如果忽略了受话人,就会出现“话不投机”、 和“对牛弹琴”等失败的结果。本文从心理学和语篇语言学相结合的视角来探讨受话人建构语词主观意义的方式。首先阐释语词主观意义的产生机制,进而讨论受话人如何在显性诠释和隐性诠释的过程中实现主观意义的建构,及两种诠释意义的特点。 �
      �
      2 语词主观意义的建构机制�
      关于语词主观意义的建构机制,我们认为需要从心理学和语篇语言学相结合的视角进行分析。这两个学科彼此借鉴,互为支撑,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深度挖掘语词主观意义产生的根源。 �
      2.1 图式与心理模型�
      图式和心理模型是对语言的生产和理解至关重要的两个心理学概念。 图式是心理学家Bartlett提出的,Piajet, Kelly,Rumelhart等人的研究将其发展成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李林英等2005:70-73)。图式是人们把现有的知识(如学术知识、社会关系、世界观、思想情感等)组织成为理解未来事件的信息模块,它们不但可以提高人们的理解速度,使人们能够预测未来事件,而且能够指导人的行为,使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偏向图式。诠释活动中图式的激活取决于其在心智中的组织方式,某一图式的显性必要信息在情境中被认知主体感知后,则该图式随即被激活,反之,如果当前情境中仅存在一些相关的非显性信息,则该图式较难被激活。�
      心理学家Craik指出,心理模型是关于某个情境的形象的或描述性的表征,尤其用以推理抽象事物的关系,人类演绎的推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模型的构建(Westen 1999:338-339)。Johnson�Laird进一步提出,读者或受话人对语篇的理解取决于他在头脑中依据语篇世界里的语言特征和描述等建立的相关事件和主体的心理模型。 心理模型把语言与世界联系起来, 它使一个人能够不必亲历亲为而在心智中根据描述形成相关情境的空间、时间、因果关系等等的模型。(Brown & Yule2005:�250-255�)�
      通过对二者的界定和比较,我们认为图式和心理模型是有区别的。图式更接近个体在社会文化和个人经验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原型或典型的认识,一旦形成相对稳定。比如西方人典型的生日聚会图式中会包括生日蛋糕、蜡烛、生日歌、亲人、朋友等要素;中国人庆祝春节的方式也基本和他们心目中的春节图式相吻合。而心理模型却是动态的、即时的,它随着个体经验和环境的改变而调整。比如在阅读一段描写景色的文字时, 读者头脑中所建构起来的模型会随着语篇的展开而不断延伸和充实。二者又是有联系的,它们同为世界知识的表征,可以互相转化。每个心理模型的建构都要激活原有的图式,一系列图式的总和构成一个工作记忆中的心理模型,心理模型经过强化转变成为图式储存于长时记忆中以备将来建构新的心理模型。此外,二者都具有个体差异性, 这使得发话人和受话人在经历同一事件时激活的图式及建构的心理模型会有所差异, 从而造成了交际中的误解、分歧、甚至冲突。
      2.2 语篇语言学的研究范式�
      语篇语言学家以图式和心理模型的理论为依据,并在社会性、功能类型等方面应用和发展了这些理论,提出了新的模型假说。Fairclough在批评话语分析领域中提出了成员策略的概念,认为成员策略在社会关系和社会斗争中,以显性和隐性的方式传播,并且由于权力关系的作用被不平等的分配或强加给其他社会群体。James Paul Gee的话语模型把图式的产生归结于人脑的模式识别功能。(Gee 2005:53) van Dijk的语境模型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对语境本质的分析,语境并非只是社会情境的某一部分, 而是人们关于这个情境的主观心理模型。 �
      2.3 关于语词主观意义的产生机制的进一步思考�
      主观意义的建构取决于语境和文本中的某些显性特征激活了与意义密切相关的认知图式,这些内在的机制使语言能够反映不同主体个人的、自我的思想和看法。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人类的认知能力远远超过了其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的表达对于思想而言只是冰山一角。也就是说,在诠释过程中,认知主体所激活的图式和建构的心理模型不可能只有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主观意义也绝不会是唯一的。 �
      我们认为,受话人的诠释过程应该是多重的,在交际中,与同一语言特征相匹配的多个图式同时被激活并迅速组建成几个心理模型。它们表现了不同的显映程度,有些在交际中得到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明示,成为显性诠释意义,它们反映了语义诠释的基本共性;反之没有得到明示甚至被刻意隐藏的部分成为隐性诠释意义,“言不由衷”,“醉翁之意不在酒”是隐性诠释意义的典型表现。�
      �
      3 受话人实现语词主观意义建构的方式�
      3.1 显性诠释意义�
      显性诠释意义对于参与者双方是明示的, 它们是我们儿童时期在语言习得的同时逐渐建立起来的关于语词情境意义的图式。显性诠释中受话人激活和建构的是与当前话语最直接相关,最常态化的图式和心理模型。这样就确保了发话人的话语意义能够被受话人进行一般性的解读。 比如Sacks曾举过的一个著名的例子:�
      ① The baby cried. �
      The mommy picked it up.(Brown & Yule 2005:59)�
      听到这样的陈述,受话人会无意识地建立一个最相关而有限的心理模型来进行意义的诠释。The mommy指的是The baby 的母亲,it指的是那个刚刚提到的哭着的小孩。cried 和 picked it up 一定是一种因果关系,即婴儿的妈妈听到哭声抱起她。此外的其他诠释,如The Mommy可能指另外一个孩子的母亲,则违反了显性诠释最相关和最直接的诠释原则,使交际双方无法相互理解,令话语交际变得了匪夷所思。�
      如果显性诠释意义在参与者之间发生分歧,参与者经常通过协商来重新确定某些语词的意义。例②说明了典型的话语交际中受话人与发话人之间如何进行意义的协商。�
      ② (在某西点连锁店里,走进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他步履蹒跚的走向生日蛋糕柜台, 该柜台的服务员马上起身相迎。)�
      (1) 服务员:大爷,您要选一个生日蛋糕吗?�
      (2) 老翁:……嗯……�
      (3) 服务员:给谁选啊,是给老人啊,还是孩子啊?我给您推荐几款吧。�
      (4) 老翁:……给孩子……�
      (5) 服务员:……给孩子啊,……您看这一款巧克力特别多,小孩子喜欢,这一款水果比较多,小孩也爱吃,……您的孩子几岁了?�
      (6) 老翁:……60岁了……�
      (7) 服务员:……噢,那您在这几款里选吧,您看,这款有老寿星贺岁的图案,代表长命百岁……�
      在这段对话中,“孩子”一词所激活的图式意义对于参与者各不相同。 服务员是 (3)的发话人, 对她而言,年龄是“孩子”更为显性的信息要素。这与她的社会身份有关,她的职业要求她了解不同年龄消费者的喜好,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蛋糕。这又与她的经历有关,她自己才20岁出头,在她眼里孩子当然是几岁到十几岁的少年儿童。而 (3)的受话人老翁已经年逾古稀,他的孩子一定是老老少少的几代人,儿子、女儿、孙子、孙女,无论他们的年纪大小, 都是自己的孩子, 他的个人经验使晚辈与长辈的社会关系成为激活图式更为显性的信息要素。但当老翁在(6)告知服务员他的孩子已经60岁的时候,服务员意识到了原来老翁的“孩子”实际上也是一位老人家。 她及时调整自己的诠释,使这个购买活动顺利进行。 �
      例②是典型的面对面的言语交际,参与者能听见彼此的声音,感知对方在说话同时的其他非语言的动作、行为,他们轮换着承担发话人和受话人的角色。 当一个参与者讲话时, 其他人成为他的受话人, 对其话语进行诠释,这些诠释是在下一个话轮生产话语和做出非言语行为的重要内容和依据,话语角色的流动性是参与者在交际过程中对语词的意义进行动态协商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参与者由于时空距离等因素不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受众仍然可以在该言语事件结束之后做出言语回应,如抗议、批评,以及非言语回应,如不合作,甚至报复。这种情况在跨文化交际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果代表民族、团体利益的话语生产者使用的某个语词激活了令受话人感到尴尬、耻辱、愤怒的图式意义,就会给外交造成巨大的障碍, 使自己变成众矢之的。比如在9.11事件之后,布什试图说服阿拉伯国家参加国际反恐怖联盟,他在演讲中把对恐怖主义的战争比成“十字军东征”,不料,这激起了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团体的愤怒,因为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基督教国家对穆斯林圣地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穆斯林在这次战争中损失惨重。他们认为布什是想借反恐战争横扫阿拉伯世界。为此,白宫发言人发表正式道歉,声称布什使用“十字军东征” 一词只是想说在全球范围内消灭恐怖主义是一项“广泛的事业”。 �
      3.2 隐性诠释意义�
      受话人另一个层次的诠释是隐性诠释,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受话人不愿为交际对方感知的诠释部分,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潘多拉之盒。思想的数量和速度是语言所无法匹敌的,交际中的话语、语境等因素可以激活与之相关的很多图式,这使语言表达具有了模糊性,出现了 “言不尽意”的现象。停留在语言层次的诠释――显性诠释只能在表层上使参与者达到相互理解和以言行事的交际目的,而无法发掘话语背后深刻隐藏的参与者的社会文化知识、信仰、计划、目标、观点等因素。默契的参与者彼此“心领神会”,“心照不宣”;圆滑老练的参与者常常“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这些语言使用现象非但不会阻碍交际,相反还经常在表面上促成其顺利进行。例③是王老师和学生小张的对话,说明了隐性诠释意义的普遍存在。 �
       ③ (1)小张:王老师,小李感冒了,他让我帮他带个假条(把一个假条递给王老师)。�
      (2)王老师:(接过假条,看看)……要紧吗,用不用找两个同学陪他去医院看看?�
      (3)小张:不用,不用……他说在寝室休息一天就好了,谢谢老师!�
       这段对话的内容是学生小张替同学小李向王老师请假。如果只进行最直接相关的显性诠释则受话人应该这样推理:小张说(1),表明此刻小李正处于感冒的状态,而不是昨天、前天、甚至上个星期、上个月感冒了。请同学代假表明他感冒很重,以至于无法亲自来说明情况。老师说(2)表明老师接受了小张的请假信息,并默许了他们的请求,允许小李病假,而不算他旷课。此外,教师还很关心小李,询问用不用去医院看看。在显性诠释中参与者激活的图式分别是学生生病需卧床休养的图式、学生请假的图式和老师批准或拒绝请假的图式等。 �
      但是受话人实际的推理情况是这样吗?老师经常处理学生请假,他们心知肚明,有时候学生确实是生病了,而很多时候感冒、肚子痛等等只不过是不来上课的借口而已。在这段对话中,小张的话语(1)除了激活上述的关于生病和请假图式之外,作为受话人的老师在心里其实还有这样的意义诠释:又是小李,他这学期已经好几次没来上课了――对小李的评价图式;哪有这么巧的事,我一上课,他就生病――可能性的图式;小张和小李一向亲密――朋友关系的图式,看来小张是在替小李说谎――说谎的图式;识别谎言后,老师没有直接揭穿, 因为那样会破坏师生的融洽关系――师生关系的图式,相反,老师却表现了对小李的关心,表示相信和同情他的境况。 而从小张的角度看,如果确实是违心地替同学请假, 则当他作为发话人时,他隐藏的图式一定包括话要讲的真实,别让老师看穿了‘――话语方式的图式;当老师提出(2),一定激活了小张的事情败露,谎言被识破的图式;小张赶紧说(3)是希望老师别在深究,只给假就行了。隐性诠释中的心理模型所建构的语词意义与前面的显性诠释意义不同。“感冒”变成了借口,小李不是可怜的生病请假的学生,而是说谎的逃课者,而小张说“谢谢”亦并非真心实意,只不过是想快点结束这次交际的信号。 �
      为什么大相径庭的诠释意义会同时存在,这是因为受到社会文化、个体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会把原本不相干的图式连通起来, 以致使它们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但是通常只有那些有利于维护人际关系、实现交际目的并且与当下话语最相关的诠释才被明示出来,而其他部分则被隐藏起来。众所周知,说话得体、有分寸是有修养的表现,是受欢迎的,而口不择言,只能落得让人讨厌的结果。 �
      3.3 隐性诠释意义的特点�
      受话人的隐性诠释意义是语词的主观意义更为深刻的部分,因为隐性诠释意义包含了其对话语真正的理解。这时的语言可能已成为思想的伪装,而非言语行为如表情、体式却成了洞察受话人心机更为有效的手段。发话人对受话人的隐性诠释意义会有一定的期待和预测,促使其在交际中随时调整自己的话语策略。在例③中,小张在事前应该已经预测到老师可能不相信他的话,并假设了老师如果对小李生病的真实性问题提出质疑的话,他应该怎样答复。大多数情况下,受话人的隐性诠释意义并不影响当前交际的成功进行,但是受话人会因此而调整,修改,甚致重建有关对象的图式,从而对未来的诠释活动产生影响。比如小张虽然完成了替小李请假的目的,但是教师会因此不再信任他,这将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交际和意义诠释。隐性诠释意义是因人而异的,它取决于受话人的性格、阅历、社会地位、所处的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每个受话人心中对于语词所赋予的隐性诠释意义都是他自己的“哈姆雷特”。隐性诠释意义同显性诠释意义一样,可以在交际中被加强、减弱和抛弃, 这一点颇似人们阅读文本时对作者意图的猜测。有些图式被新的文本特点排除而放弃, 有些则被证实而加强。隐性诠释意义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成为显性, 比如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猜忌的妻子或丈夫会因为一句话激活了某个难以忍受的图式意义,而和对方大吵大闹。 显性诠释意义也可能在交际双方的协商过程中转为隐性,比如交际主体一方的显性诠释意义在协商中被排除掉了, 但这个意义可能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隐藏起来以备后用。 �
      �
      4 结束语�
      受话人对于语词主观意义的建构作用是通过显性诠释和隐性诠释两个层次实现的。因为受话人的隐性诠释意义是不公开的, 真正地识解它需要借鉴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Fairclough建议,话语分析者只有切身参加到交际活动中,调动他自己的成员策略,并保持自省状态才能比较权威地解释交际的诠释过程(Fairclough 1990:167)。 此外我们认为系统功能语法和评价理论亦为分析者在语言特征方面识解语词的主观意义提供了有价值的手段。 �
      �
      参考文献�
      卡罗尔.D. W. 语言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李林英等. 图式、心智模式及其管理[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6).�
      刘 瑾. 语言主观性的哲学考察[J]. 外语学刊, 2009(3).�
      刘 瑾. 语言主观性概念探析[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9).�
      唐青叶. 视角与意义的建构[J]. 外语学刊, 2009(3).�
      王松鹤. 认知框架中的意义与含义反思[J]. 外语学刊, 2006(4).�
      王 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辛 斌. 论意义的合法化、习惯化和语境化[J]. 外语学刊, 2004 (5).�
      辛 斌. 意义的客观论与主观论[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5).�
      朱长河 朱永生. 认知语篇学[J]. 外语学刊, 2011(2). �
      Bartlett, F. C.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Brown, G. & Yule, G. Discourse Analysi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Craik, K. The Nature of Explana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43.�
      Edward, F.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an Introduction[A].In Dieter Stein (ed.).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M].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1989.�
      Gee, J. P.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M].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2005.�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
      Lyons, J. Seman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van Dijk, T. A. Society and Discourse:How Social Contexts Influence Text and Talk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Westen, D. Psychology: Mind, Brain & Culture[M]. New York:Wiley, 1999.�
      收稿日期:2010-08-27【责任编辑 孙 颖】
      2011年第6期�
      总第163期外语学刊�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2011,No.6�
      Serial No.163

    推荐访问:语词 人对 建构 试析受话人对语词主观意义的建构 汉语数量词的主观意义研究 语词的意义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