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隔代之痒] 隔代亲

    时间:2020-02-15 07:23: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隔代教育大规模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初,父母被招工进城后,很多孩子的童年是在乡下与爷你奶奶一起度过的。   隔代教育并不是今日才出现的。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三世同堂以及四世同堂的家庭结构相当普遍,许多古代中国人都是在祖母、奶奶以及母亲的三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爷爷和父亲们在外主事,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止于“过问”。
      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就是典型的一例。
      那时,一个中国男人,通常是从他长大成人后才开始变成男人的。当他走向社会,与父亲一样担当起家国天下的责任时,他的男性教育才刚刚开始,即使从小接受过男老师所授的知识,长大后方有机会实践。
      今天的教育学者孙云晓说,教育是心智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灌输。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少年时的教育,与读多少书关系不大,而他所接受的上辈人的言传身教才是关键。
      也许正因如此,农业社会形态下的中国人,特别是男性,性格里有许多被雌化的因素,阳刚不足阴柔有余,普遍有深刻的恋母情结,皆因当时的隔代教育其实是母系教育。甚至有历史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就是女性视角,中国诗词歌赋里一片阴风浩荡。
      社会发展到现在,农业文明日渐被工业文明取代。女人和男人一样享有了工作的权利。女人从相夫教子的角色中摆脱出来,孩子被当作家庭的公共问题。此时的隔代教育中,由于母亲的退场,也由于退休制解放了老年人,孩子接受的往往是爷爷奶奶们的教育。
      这种工业时代的隔代教育大规模出现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大批农业人口被招工进城,而他们的父母多半还在农村。所以,那个时代有很多孩子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陪伴他们童年岁月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这部分孩子日后进了城市,不能认同父母的排斥感与不能适应城市的自卑感一样强烈。隔代教育,使这部分人中的很多孩子与父母间出现了感情危机。据说,80年代末盛行一时的“代沟”大论争,就是从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身上发端的。
      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社会里,从来没有人明确指出“隔代教育会误人子弟。”而今天,这个问题却彰显出来。

    推荐访问:隔代 隔代之痒 隔代亲经典句子 隔代亲是什么意思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