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全元文》补遗十篇]补遗

    时间:2020-03-27 07:17: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从明人程敏政辑《宋遗民录》中发现《全元文》失收作品十篇,抄录标点,以补《全元文》之缺。   关键词:《全元文》;《宋遗民录》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10)06-0039-04
      
      新近偶翻明人程敏政辑《宋遗民录》 ,发现该书存《全元文》失收之作品,进而仔细逐页翻检《全元文》相关部分,最终于《全元文》之外拾得欧阳玄短记1则,杨维祯文2篇、揭�、陈基、胡翰、詹载采、赵文、李珏、郑元�文各1篇,此短记和9篇文也均为后来《全元文》补遗、补目及相关研究论文论著 所未发现之篇什。笔者据此抄录点逗于下,以补《全元文》之缺。并于每篇文后略加按语,注明出处及补充相关材料。
      1.欧阳玄1则
      吾于三史义士传不入谢先生,抱此遗憾。今得铁�赋文,传不作可也,庐陵欧阳玄。
      按:见《宋遗民录》卷2“谢皋羽一”,无题,列于杨维祯《吊谢翱文并序》后(杨文见下),为《全元文》第34册“欧阳玄集”失收。
      2.杨维祯2篇
      吊谢�文并序会稽杨维祯
      予读谢�《西台恸哭记》,为之掩卷,叹曰:“嗟乎!�以至诚恻怛之心,发慷慨悲歌之气,世知其为庐陵公恸也,吾以�恸夫十七庙之世主不食、三百年之正统斯坠也。盖是恸,即箕子过故国之悲、鲁连蹈东海之愤、留侯报韩、靖节存晋之心也,天经地义于是乎在。异日,杨琏发陵事,�又有阴移冥转之功。嗟乎!自箕鲁而下,旷千载有国士风者,非�而谁?�,三山人,字皋羽,自号“��”、“宋累”者,诗似二李,文似太史公,庐陵客养之,拜为弼友。至正丙申,予为李官睦州,道出桐庐,过子陵钓台,�冢在台之对山,因披榛上台,祭以�酒,而又为文以吊之。明年,僚长鲁侯忽都奉治书王公命,刻吾文于石,以表其墓,辞曰:皇舆弗执兮,宗社以屋叶。忠臣售杀兮,天纲罔仆。哀哀庐陵兮,罹此国屯。矢灵修以俱逝兮,肯众丑而胥沦。庐陵告凶兮,敬吊夫子。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遽止。望灵修于海涯兮,念美人兮朔莽。天既裂于北维兮,地复陷于南柱。三百年之统倾兮,十七庙其不食叶熟。过桥山之�陵兮,重又罹彼琏毒。机不容于一发兮,幸首丘之遄复。岂人力之我假兮,实在天之遗灵。封�土之手植兮,指冬青以为征。复骨�土植冬青木为记,自赋《冬青引》岂予身之后死兮,不碎首以截领也。誓冢穿而无从兮,天吾恸而莫之请也。登�台以大招兮,涕与身兮共尽也。矢报韩之夙志兮,虽九死其犹未瞑叶泯也。已焉哉!岩之台兮楼楼,桐之庐兮幽幽。江滔滔其东下兮,山宛宛兮相缪邈。千龄以尚友兮,登夫子之故丘。挹客星其汝邻兮,招桐仙其汝游。交吾神以若面兮,�汝发兮阳之陬。俨灵衣之被被兮,道夫帝之九州。折疏麻以汝些兮,灵之来兮秋秋。
      玉带生传会稽杨维祯
      玉带生者,宋文丞相家藏研也。后传于其客冬青谢先生翱,翱殁,幸归于予。研北籀文“紫之衣兮云云庐陵文天祥造”,凡四十四字。
      玉带生,石氏,名端,字正平,世居端溪,性廉直、风裁方整,紫衣玉带,以人品自贵重。时文文山提刑浙西,器而聘之,呼以“玉带生”而不名,自是机防密议一与生谋之,生缄�不泄,公益重之。尝拊其背与之盟曰:“紫之衣兮绵绵,玉之带兮卷卷,中之藏兮��,外之泽兮日宣。於乎,磨尔心之坚兮,寿吾文之传兮。”文山既相,适罹国难,征兵岭海间,仓黄相失。闽谢翱,文山客也,间道携生往来桐庐山中,已而文山徇国死。�登子陵台,以竹如意击石,歌招魂之辞,曰:“魂来兮何极,魂去兮关水黑,化为朱鸟兮有�焉食?”生赓载歌曰:“魂之化兮,�于火兮,魂之泣兮,血吾石兮,千秋其碧兮。”遂失声,竹石俱碎。乃即月泉精舍共修《南史帝纪》,及《独行传》、《秦楚之际月表》,�之史学类多资于生也。�卒,益自韬�者六十年,后会稽杨维祯氏为睦李官,谒子陵祠,南望月泉间,见紫气,曰:“佳哉,殆有端人焉”,访之得生,垢衣尘面,介如也,载与俱东,以上客居七者寮,且为歌之曰:“有客有客来文山,润如玉兮坚匪顽。文山颓兮不可攀,留尔亦足销群奸。静以安兮方以直,带苍玉兮佩文石,星烂然兮守玄默。”迨盗起�城,偕�海上,祯资之修《铁史》若干卷。晚年祯客俱流离解散,独生守其玄于七者寮云。
      史氏曰:诸葛亮匡略未半而天夭其年,文山氏未及匡略而大运已去,其遗千载英雄之痛也,亦厚矣。石生者,以端方廉重辅孤,愤激烈之节,表出师、檄�虏、录北征传之义,客志东陵,哭西台,传独行,足为死友矣。於乎,血史之后有南史,南史之后有铁史,岂斯文之托于生乎,生托于斯文乎,嘻!
      按:此二文见《宋遗民录》卷之二“谢皋羽一”,为《全元文》第41、42册“杨维祯集”失收。《宋遗民录》卷二还收杨维祯门人张思廉(张宪)《玉带生歌》一首,前有小序“后翱道卒,生今归于会稽抱遗老人,与秋声子辈为寮中七客”,抱遗老人为杨维祯号,《全元文》第42册166页有杨维祯《七客者志》一文,将指其所得之笛、古琴、胡琴、管、玉带砚、古陶�,加上自己合称七客,并有分咏六客诗,故此二文为杨维祯作无疑。杨维祯《玉带生传》是“玉带生砚”的最早文献记载,清代很多文人如朱彝尊、吴士玉、宋荦、宫友鹿 等都写有效张宪的《玉带生歌》,如“玉带生,玉带生,方方朗润含清明。虽是人工造作成,亦是本体坚而精。文墨宾,文墨宾,得与丞相日相亲。君事丞相亦有年,丞相贵汝如重珍。当有献替酬知己,莫随缄默愧端人。” 另据刘文源《文天祥砚考》 ,“玉带生砚”今存台湾故宫博物院,并云“此砚高3.6公分,长17.3公分,宽5.5公分。长方形,式如舌状。砚面光素,室凹浅,池如半月,上方镌篆书‘玉带生’三字。周侧用篆书字体精刻文天祥自撰的砚铭:‘紫之衣兮绵绵,玉之带兮��。中之藏兮渊渊,外之泽兮日宣。呜呼,磨尔心之坚兮,寿吾文之传兮。庐陵文天祥制’”,所云砚铭与杨维祯所记略有出入。
      3.揭�1篇
      常人之情,久则渝,渝则忘,故忠臣义士慷慨奋激于一时者易,久而不变者难。文丞相拘囚燕狱,百计降之不得,死之时距宋亡已四年。谢皋羽西台之哭,距文丞相之死又十二年,此岂常情之所可论哉?张孟兼为皋羽注释,能羽翼夫忠义者,是亦忠义之流也,豫章揭�识。
      按:见《宋遗民录》卷三“谢皋羽二”,该卷首列张孟兼即张丁《释》一文,张文收录于《全元文》58册11页。张文后有东阳方凤、金华许元、临川危素、豫章揭�、临海陈基、金华胡翰、乌伤王�、浦阳郑涛等元明22人跋记。方凤、危素、王�、郑涛跋记皆收入《全元文》,而《全元文》52册“揭�集”失收此跋。
      4.陈基1篇
      宋三百年,以道为国。三百年后,士之死社稷者相望,而丞相文山先生之死,呜呼,烈哉!死宋,死于道也。当时士之受知于先生者不一人,而谢�羽独不忘,�羽之不忘文山,由文山知�羽者厚。文山之知�羽,皋羽之不忘文山,皆道也。后之读《西台恸哭记》者,将有感于斯。夫清河张丁,学古道者也,皋羽之死久矣,而丁独景慕之、表章之、咏歌之。君子曰:“文山之英风盛烈,与日月争光,于天地间固不待于记不记”,然不记,则皋羽之义不白,而丁之服膺皋羽者不著。然则丁者,其太史公所谓附青云者非邪?临海陈基书。
      按:见《宋遗民录》卷三“谢皋羽二”,为《全元文》第50册“陈基集”失收。
      5.胡翰1篇
      谢公以布衣从文丞相起兵闽中,其事不见宋史,而任士林盖尝为方凤书之。是时,元始有天下,言者尤多讳辞,翱既恸西台,寻卜地于台之南岸,睦人许之,作《许剑录》。及翱死钱唐,尝语其妻刘曰:“我死,必以骨归方凤,葬我许剑之地。”凤与吴思齐遂如其言而葬焉。三人者,予尝合而为传,高风余韵,至今令人慕之。丁,固方先生里子也,宜于潜�有以发其幽光。观翱此记,虽羁孤山水间,未尝不慷慨自伟,以是知天下之可悲者有所在矣,彼不自悲,而人亦莫悲之,何哉?洪武二年夏六月既望,金华胡翰敬题。
      按:见《宋遗民录》卷三“谢皋羽二”,《全元文》第51册“胡翰集”收入其《谢翱传》,而不收此跋。
      6.詹载采1篇
      詹载采厚斋载道
      尝疑武王伐商剑钺斩击事,窃意王者之师未必尔也。纣死矣,既击之,又断其首,注大白,不已甚乎。当时举天下无非之者,而西山饿夫独非之。昌黎颂之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古而不顾者也。”会稽诸陵,非有商辛之虐,不幸而遭樊祟,当时曾无一人动孟阳之哀者,呜呼,痛哉!唐生,一寒士耳,其势位非如孤竹君之子徒,以故国遗黎,不忍视其上之人之祸之惨,愤激于中,毁家取义,为人所不敢为于不可为之时。深谋秘计,全而归之,智名勇功足以惊世绝俗,视伯夷固未易同日语,而一念之烈,行之而不顾,岂非韩子所谓千百年乃一人者与?余读罗君所为传,为之掩卷泣下,呜呼,尚忍言哉。天地惟一感应之理,有感必应,其得报,固其理耳。不然,天者有时而难必,神者有时而难明,善者怠矣。厥后越有新治中来,闻其事,义其人,下车首物色,得之亟拜,亟为礼罗而致之馆下,又从而振德之。唐,固义士,治中亦伟人,皆出秉彝好德之真。微唐,君不能成治中之义;微治中,不能著唐君之忠,是大有功于人伦世教者也,此传之所以不可不作也。皇庆二年夏五月题。
      按:见《宋遗民录》卷六“唐玉潜”,前有金华张孟兼《唐珏传》、罗灵卿《唐义士传》。《全元文》38册有詹载采小传,只云“元仁宗皇庆年间在世”,收《鹅湖书院记》一篇,题下有“癸丑皇庆二年”字样,与此文当是同一人。今考《康熙江西通志》卷五十一宋咸淳四年戊辰陈文龙榜下有其名,并标注“乐平人,主簿”字样。宋罗公升《宋贞士罗沧州先生集》卷五有《赠别詹厚斋》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四收入上文,开头称“詹厚斋载采复题曰” ,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 卷一百五十二宋纪部分引用上文一小段,开头称“詹载道曰”,故詹厚斋、詹载道是同一人,如此说成立,《皇元风雅》卷四还有题“詹厚斋”文一篇 ,为友人叶成甫四爱堂所作,也为《全元文》失收,此不抄录。
      7.赵文1篇
      读汪水云诗而不堕泪者,殆不名人矣。水云,杭人,善琴,尝以琴事谢后及王昭仪,暨国亡,亲见黄苍归附,又展转北行,道途所历,痛心骇目,不可具道。留燕日久,尚能和王昭仪歌诗,访文丞相于囚中。三宫幸得不死,没者为青冢,存者为浮屠,皆史记所未有。盖昔人《纥干山头之歌》“水西流、朕东上”之叹,“世世勿生天王家”之恨,一披史册,尚能感涕。君皆耳闻目见,又能写为诗,幽忧沉痛,殆不可读。今君已入名山,作黄冠师,飘然兴亡得丧之外,独留此断肠泣血遗千古,羞与千古恨。昔雍门周以琴见孟尝君,不能令孟尝君悲也,及为言:“千秋万岁后,宗庙必不血食,高台坏、曲池渐、坟墓下、婴儿竖子采樵者踯躅而歌其上”,然后孟尝君泫焉承脸,周引琴而鼓之,孟尝君泣涕增哀,若破国亡邑之人,况余亡国贱俘?未听君之琴,而先读君之诗,其泫焉承脸已不可禁矣。君谓余:“吾取琴为先生鼓之,何如?余拭泪而谢之曰:“止!止!”庐陵青山赵文仪可。
      按:见《宋遗民录》卷十一“汪大有”。赵文小传及文集见《全元文》第10册,该册109页赵文《江村记》一文中也有“纥干山头之歌,水西流、朕东上”一句,与上文同。上文又见《四库全书》本《湖山类稿》卷五。
      8.李珏1篇
      往时读《泣血录》,为之泪下,因叹��之事,意必有杭之文章巨公书于野史,后人见而悲之,未必不若余今日之读《泣血录》也。一日,吴友汪水云出示类稿,纪其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艰关愁叹之状,备见于诗。微而显、隐而彰,哀而不怨,欷�而悲,甚于痛哭,岂《泣血录》所可并也。唐之事纪于草堂,后人以“诗史”目之,水云之诗亦宋亡之诗史也。其诗亦鼓吹草堂者也,其愁思壹�不可复伸,则又有甚于草堂者也。噫,水云留诗与后人,哀耶?留诗与后人,愁耶?可感也重,可感也敬。赋二十字书缀卷尾,云:“天地事如许,英雄�已斑。泪添东海水,愁压北邙山”。吉人鹤田李珏元辉。
      按:见《宋遗民录》卷十一“汪大有”,置于赵文后,《全元文》第3册有李珏小传,仅收其文两篇。上文又见《四库全书》本《湖山类稿》卷五,《湖山类稿》中还有《孤山和李鹤田》、《寄李鹤田》、《读李鹤田钱塘百咏》等诗,于此可见两人的交往。
      9.郑元�1篇
      林义士事迹郑元�
      宋太学生林��,字景曦,号霁山。当杨总统发掘诸陵寝时,林故为杭�者,背竹箩,手持竹夹,遇物即以夹投箩中。林铸银作两许小牌百十,系腰间,取贿西番僧曰:“余不敢望收其骨,得高家、孝家,斯足矣”。番僧左右之,果得高、孝两朝骨,为两函贮之,归葬于东嘉。其诗有《梦中作十首》,其一绝曰:“一坏未筑珠宫土,双匣亲传竺国经。只有东风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又曰:“空山急雨洗岩花,金粟堆寒起暮鸦。水到兰亭更鸣咽,不知真帖落谁家。”又曰:“乔山弓剑未成灰,玉匣珠襦一夜开。犹记去年寒食日,天家一骑捧香来。”余七首尤凄怨,则忘之矣。葬后,林于宋常朝殿掘冬青一株,植于所函土堆上,又有《冬青花》一首,曰:“冬青花,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隔江风雨清影空,五月深山落微雪。石根云气龙所�,寻常蝼蚁不敢穴。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当年觞底月。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又一首曰:“君不记,羊之年,马之月,霹雳一声山石裂。”闻其事甚异,不欲书。若林霁山者,其亦可谓义士也已。
      按:见《宋遗民录》卷14,《全元文》38册“郑远�集”失收。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4收录上文并对文中所引诗之作者有所疑辨。
      此九篇文,除补《全元文》之缺,或许对于认识宋末元初、元末明初人的遗民心态也不无价值。在元代,对于文天祥、谢翱等人的悼念追思文字颇多,如对《西台恸哭记》一文,无论元初还是元末一直有人写读后感之类的文字。而元初赵文、李珏正是从风雨仓皇中过来,所以为汪水云集所作跋文流露的情感更怆痛,失收这些作品至少对于他们的认识会不全面。
      另外,《宋遗民录》还有一篇刘辰翁《汪水云诗序》,段大林校点《刘辰翁集》卷15补遗收入,题名《湖山类稿序》 ,而《全元文》“刘辰翁集”不收,此处不重复。还有一些应当是写于元代的作品,然而因其作者归属朝代的考虑,或者生平不可详考的缘故,《全元文》没有收他们的文章,所以保留于《宋遗民录》中的这些人的文章 ,本文依《全元文》标准不予抄录。
      (责任编辑:石磊)

    推荐访问:补遗 全元文 《全元文》补遗十篇 每元当制钱十文 湖南黄铜元十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