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底气是什么意思 [底气]

    时间:2019-05-21 03:29: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大景深”和“小景深”  ◇ 主持人:祝荣泉  作文题  请以“底气”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  1. 立意自选,角度自定,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 不少于800字。
      学生Show
      底 气
      ◇ 黄欣怡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高二(4)班
      说到“底气”二字,我最先想到的是不久前读过的屠格涅夫的名篇《门槛》一文。生活中,我也时时见过如同文中的俄罗斯女郎一般的人,等待在一个垂着厚重帘子的门前,知晓里面一切的苦寒险恶、风刀霜剑,一切来自敌人乃至亲友的恶毒攻击或是冷漠对待,却仍然不顾一切地想要进入。
      (这是第一次聚焦。作者把“底气”与《门槛》建立联系,貌似扯远了,同时却又告诉读者,要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你要耐心等待谜底的揭示。
      我时常叹服于这种底气,这种凛然的自信和执著。而我也时常困惑,只因这种底气往往并非来自于腰缠万贯、权倾天下之人,而恰恰来自于那些一无所有之人:他们往往于寒风呼啸中衣不蔽体,却奋力前行,被人踢下深渊,却不愿低头。
      (这是第二次聚焦。在读者以为迅速聚焦于某种底气的同时,作者又把镜头推向更远处:底气的主人身份的分野,画面的两个主体清晰呈现。)
      我亦曾见过那种物质化的“底气”:将人活活撞死于路边的富二代、官二代,在尸体旁悠然地吐着烟圈……这并非是人之“底气”,而是物之“底气”、权之“底气”。丰腴的物质常给人以幻觉,以为天下尽为己有,这成为他们的“底气”。然而在19世纪的俄国,却有一群贵族青年甘愿抛弃优越的生活,走进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只求换得民族的进步。对于十二月党人的行为,今人或将不解,或将取笑,而我亦不免深思。
      (这是第三次聚焦。镜头再次推前,物质底气与精神底气互为映衬,诠释了两种底气存在的宏大背景。)
      我赞赏那些奋起抗争的一无所有者,我更欣赏那些为一无所有者而抗争的富足之人。两者所共有的,则是我所渴望得到的,是一种精神的觉醒,是一种灵魂的腾飞,是甘于痛苦却不甘于麻木,是视名利富贵如粪土,却视他人之幸福喜乐甚于自身之安逸,是勇于跨过未知的门槛挑战那里面暗藏的无尽苦难和百年孤寂。
      这便是我所定义的底气。
      (至此,作者的构图元素得以完整呈现。要把三个不同“像面”上的景物摄于一张图片之内,就要玩好“大景深”,就像拍集体合影一样,使不同的空间层次的前后场景和各个人物的面孔都在同一平面清晰成像。)
      或许有人会困惑,困惑于不幸生于和平年代的我等凡夫俗子如何践行此等底气?因为在如今的社会,“动”起来并非难事:喧闹的网络、各式的聚会,迎来送往,好不热闹。可是要“静”下来却是难上加难。如今,还有谁会枯坐十年,只为一部《红楼》?还有谁会深居斗室,只为思索宇宙的本真、人生的意义、理性的终点?还有谁会抛开名利,只为读上那一卷诗书?
      正如“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真正的底气并不仅在于如何面对刀剑风霜,面对敌人的恶毒攻击,更在于如何面对雪峰之上的寂寂无人和寒冷孤独。真正的勇者、真正的哲人或将没有朋友,正如《门槛》一文中所说:“你所承受的攻击将不仅来自敌人,更来自你的亲戚朋友,你知道吗?”
      在这个问题面前,所有物质化的所谓“底气”都将溃败,而勇者将有他的精神为伴。他将充满底气、无比骄傲地回答: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
      (这是构图的自我解读。围绕前面呈现的“影像资料”,作者自问自答,有一语点破梦中人的妙趣。不足之处是,“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引申,有不当之处。)
      老师下水
      底 气
      ◇ 汤春耐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做人做事都要有份底气,底气往往不是来自外表的花哨,而是来自内心的强大与丰富。
      “底”是硬件,“气”是软件。有“底”没“气”,不过是空有其表,有其才华却无处施展;有“气”没“底”,不过是绣花枕头,难以服众。只有“底”“气”兼备,方能至善至美。
      (迅速将“底气”拉至镜头跟前,进行微焦观察,这个观察是平面的,把“底气”巧妙而清晰地分成“底”和“气”两个同一维度上的构图。)
      多年前一句“我爸是李刚”如今成为了网络上的口头禅。类似“我爸是……”一例之招牌造句层出不穷。撞了人了,犯了错了,为了免于处罚不被追责,于是当场宣扬“我爸是李刚”,看似底气十足,大有李衙内之气势。但李衙内有家底没公理,有“底”没“气”,唯落得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尔曹身与名俱灭的下场。所以,有“底”没“气”,算不得是真正的自信、强大与丰富。
      那么有“气”没“底”呢?网络名人宋祖德,伶牙俐齿,受邀颇多,自称当代鲁迅,势要骂尽一切不顺之事,揭尽一切不平之举。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儿,然而人们似乎觉得大快人心之时,竟然发现祖德东拉一位当红明星,西扯一位争议人物,让人感叹目不暇接之时却发现其所谓的“揭露”往往缺乏真凭实据,官司惹了一身。我们姑且认同宋祖德有欲为圣明除弊事之善良初衷,然而有“气”却无真才实学的“底”,便肆意扣帽,难怪有人直呼其名为“宋祖”,果真五行缺德也!
      (清晰呈现于同一平面上两个事物的微观特征,这是“小景深”,也是拍特写,一如本文所选取的材料,也是在同一时间维度上。)
      一个有“底”无“气”,一个有“气”没“底”,都成了网络中非议最多的人物。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做人做事如何才能有真正的底气,真正获得内心的丰富和充足的自信呢?
      首先,要获得底气,就要不断付出努力去完善自己的内心,丰富自己的知识,洞察这个复杂的社会。不断去学习,让自己言有理、行有规,以理服人才能拥有真正的底气;以气服人,不过是十足的霸气。戒骄戒躁,才不会让人觉得你盛气凌人;以德服人,才会让人觉得你宽厚可交。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原先不过是个草根艺人,毫无背景可言,他曾经是个最没底气的艺人,如今已然成为文艺界名角,敢独自与央视和中国曲协叫板,这来源于他熟谙600多个传统段子的深厚功力以及台前幕后时常提及的“观众才是艺人真正的衣食父母而非领导”的真情实意。肚里有活儿,又有几十万的“钢丝”在背后支持,郭德纲能没有底气么?   其次,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底气,并不是说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它需要大量时间的沉淀,有时甚至可能会遇到极大的挫折。是的,学不积不厚,理不沉不实。只有潜下心来,日积月累,才能获取内心深处那一份真正强大的底气!
      总而言之,做人做事皆要有一份底气。“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只要我们不断积累,增强自己的实力,沉下心来,夯实基础,修养内心的理和德,就一定能拥有一份最强大的底气,笑傲人生!
      (本段也是构图的自我解读。由于前面呈现的是底气的负面影像,后面再呈现郭德纲底气的正面影像,由对比完成底气成因的分析。不足之处是,如何拥有底气的两点结论,细看来都是同一维度——时间的累积,若能从“底”和“气”两点延伸开去,方能更好地与上文浑然一体。另外,最后口号式的结论,未免有些武断和绝对化了。)
      【同题PK】
      摄影学上有个“景深”的概念,粗略地说,就是一张照片上所能呈现清晰景物的空间层次。拿来对照此处二文的行文思路,最恰当不过。“大景深”就是类似于风景照和人物集体照的要求,图像所有空间距离内的景物都要清晰呈现,给人立体感和纵深感;“小景深”就是类似于特写或人物肖像照片,主体突出、背景模糊,给人直观感和生动感。而构成景深大小的摄影技术要素是:镜头光圈,拍摄距离,镜头焦距。这也恰恰给议论文的写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下面结合两篇文章具体分析。
      黄欣怡同学的作文玩的是“大景深”。稳健的行文思路,优雅的文风,不急着抛售自己的观点,而是在稳健的推理思维中步步为营,渐入佳境……这是黄欣怡同学的“大景深”。文章中“最先想到”“时常困惑”“不免深思”等思维轨迹,从“赞赏”到“更欣赏”的理性认识,最后谨慎地界定“这便是我所定义的底气”,流露出其立体的、充满纵深感的思维品质;语言极具思维的挑逗性,能读好并用好《门槛》,也证明作者是有极强的底气的;而后面观点的呈现,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恰恰又鞭辟入里,十分犀锐。纵观全文,由《门槛》起兴,由《门槛》结尾,纵横捭阖,浑然一体。
      其“构图”成因如何?第一,调好小“光圈”,谈底气,先从《门槛》谈起,所谓切入点要小;第二,延长“拍摄距离”,放得开,才能打开视野,发现底气与芸芸众生的联系;第三,选取短“焦距”,要能收得住,把材料列在可视的距离之内,处处谈底气,不游离于话题之外,不然则鞭长莫及。这三个要素,前两者是软件,考验的是写作者的技术,如选取合适的角度、合适的素材;后者是硬件,即对事物的思维品质和思考水平,两者相辅相成。
      汤春耐老师的文章玩的是“小景深”。文章开门见山,主题鲜明,不绕弯不含蓄。作为教师的下水作文,需要的是“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贴合大多数高中生写作水平实际的。况且,这种“小景深”的文章,也是短小议论文的常用手法。本文的看点恰恰是“底”与“气”的微观分析,所成图像有“明察秋毫”的细腻并对当下的生活现象做了生动的分析。
      汤老师的“构图”技巧与上文恰恰相反:第一,是调好大“光圈”,先从大处着眼,“做人做事都要有份底气”,常规所谓立论基调;第二,是缩短“拍摄距离”,分别谈“底”和“气”,常规所谓化大为小;第三,是选取长“焦距”,能够把“我爸是李刚”“当代鲁迅宋祖德”等类似素材一网打尽,论据充分。
      综上,“大景深”与“小景深”各有千秋。前者玩的是大气,后者玩的是细腻;前者玩的纵深,后者玩的广袤;前者玩的是由小到大,后者玩的是由大到小;前者玩的是由点到面,后者玩的是由面到点。这两种风格,同学们也应根据自己的实力各取所需。

    推荐访问:底气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