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浅谈《说文解字》中又部的重文:说文解字重文

    时间:2019-05-04 03:23: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化的字典。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称《说文》共收字9353字,其中重文1163字。对重文的正确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明白汉字形体发展中的基本趋势,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说文解字;重文;形体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2-0113-01
      一、前言
      重文即异体字,《说文》中,重文在书中主要是以或体、古文、奇字,俗体,籀文,通人说及秦石刻为标志出现的。古文是指战国时期六国文字。小篆是秦统一中国后系统化的文字,它基本上是在秦国文字的基础上稍加整理和规范而成的文字。而秦国文化和周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或体就是同时代的异体字,是小篆的异体字,可以和小篆一样通行于社会中。俗体是相对于政府颁布的官方文字而言,是一种市井文字,字形一般更简单,书写方便,后来很多成了正体字。籀文是西周时期周宣王时代的文字。奇字是王莽时期六书之一。它是根据战国时代六国文字稍加改变而成的文字。通人说是当时一些少有的懂古文字的名人的看法,他们认为某个字除了小篆的正体外还有另外的字形。《说文》中的通人说是指贾逵,杜林,谭长等人的说法。《说文》中,或体最多,古文次之,籀文第三,通人说和俗体数量不相上下,奇字和秦石刻最少。本文试着以《说文》中又部的重文为例子对重文稍加分析。之所以选择又部是因为它的重文收字比例较高,较有代表性,部中字28个,有16个重文,
      二、又部字中的重文
      1、厷,小篆字形,或体字形,即“肱”;古文字形 ,即“ ”。
      厷“手肘”意。 古文字形的“”为象形字,像手肘之形。随着汉字的线条画,书写越来越简洁,象形字要不退出历时舞台,要不变成记号文字。小篆便以“”太古,故加“又”。或体字形的“肱”是我们现在的通行字。“厷”的小篆和或体就体现了汉字的发展过程,当汉字陷入表意还是表音的矛盾中,形声字的出现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或体便是在已有的文字上加上意符,使得文字表意更清晰。这两个字从历时角度来看是一对异体字。
      2、,小篆字形,从又从灾;籀文字形 ,从寸;或体字形 ,或体从人。古籍中写作“叟”,为老人之意,同许说。甲骨文的字形和小篆一样,学者多认为是“搜”的本字。老人之意是假借义。此说还是值得商榷。“叟”是“搜”的本字,但老人之意应该是引申义。古人穴居而生活,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洞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般年轻人是不能胜任此工作的,这种技术含量高的活多为年纪稍长,经验丰富的长者去承担。所以,过门更久的妯娌叫“嫂”,人病久了就“瘦”了,食物放久了就“馊”了。此当是一组同源字。或体从人,意义也是指老人。
      3、尹,小篆字形,从又;古文字形, 即“”。陈梦家认为古文字形是双手捧着之状,是豪豕的意思,是狩猎的工具。尹是掌管狩猎工具的官,后来为祭祀的官员,进而为文书之官。陈说符合社会学的发展规律。
      4、及,小篆字形,从又人。本义“追赶上,抓住。”古文字形 , 存疑; 秦刻石字形也如古文字字形一般 ;第二个古文字形,段玉裁认为字形是“弓”字,存疑 ;第三个古文字形 ,即,从辵声。和造字方法不一样,前者为形声,后者为会意,但都有和走相关的意思。
      5、反,小篆字形,古文字形 。字形繁简的关系,没有实质的差别。、
      6、叔,小篆字形,或体字形 ,字形从寸。又和寸都指手,所以多互用。造字时所取是意符不一样造成字形的不一样。
      7、彗,小篆字形,或体字形 ,或体从竹;古文字形 ,从竹声。“彗”和“”古时合韵。或体较之小篆多了竹形,竹在此是个意符,或体是会意字。《段注》:“凡帚,柔者用彗,施于净处;刚者用竹,施于秽处。”现在农村很多家庭就用这两种不同作用的扫把。这两字形的不同是由于对事物认识的角度不一样而造成的。
      8、叚,小篆字形,古文字形,即“” ;通人说 ,即“”(谭长说)。各字形差别不大。
      9. 友,小篆字形,古文字形另一个古文字形。前者的古文字形像正面的手形,两横应该没有意义,仅仅是造字时一个无关紧要的符号。象形字中很多只要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所以甲骨文初期很多象形字有各种各样的形体。
      三、结论
      1、籀文字形一般比小篆更繁复。王国维就指出籀文好重叠。籀文与小篆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异体字。小篆是在籀文基础上加以简化、整理而得来的。二者是一脉相承的。
      2、或体在重文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或体与小篆是同一时期的异体字。它们有的是造字方法不一样,有的是造字方法相同,但声符或者意符不同。不同声符,不同意符的组合必然造成了大量异体字诞生。古时地域辽阔,交通不发达,沟通困难,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语音。同时,它也表现出汉字发展的规律,即字形简单,书写方便。这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以或体字和小篆没有本质的区别。
      3、古文的字形通常更简略。如,,,。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中就指出六国文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形体简单,并且笔画比当时正体更平直。如就比更像方块字。但是,古文字也有一些繁化现象,只不过比起简化来是次要的。
      4、又部重文比例高的原因。其实一些很常见的部首中部中字的重文相对来说不多。如,人部,收字245个,重文14个,这些重文中有一些是意符不同而造成,但是,这些意符之间是有某种联系的。比如人部中的一些重文意符是手,女等意符,这和。一些意义很近的部首很容易造成重文。如,辵、彳、足、走部这些意符之间的替换就形成了重文。又部主要是表示手的部首还有“寸”等。
      四、结语
      汉字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各种形体的重文是正常的,这些异体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汉字的构形特点。出现重文的原因宏观来讲是汉字在此时仍在发展变化中,本身不够完善。小篆虽然形体规范了,但是书写起来效率仍然不高。重文的出现一方面冲击着小篆的正统地位,却加速了汉字形体的经济化。微观来说是由于人们的认知不同、地域不同、方言不同而出现不同形体的重文。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河北:商务印书馆,2004.
      [4]、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M﹞.上海:上海医学书局,1928

    推荐访问:浅谈 中又 说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