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古今七律之冠”《登高》漫谈|登高七律之冠

    时间:2019-04-29 03:24: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登高》是杜甫“拔山扛鼎”式的悲歌,一直为
      后人所推崇,甚至被称为“古今七律之冠”(胡应麟《诗
      薮》),它也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经典诗歌。
      《登高》是杜甫于大历二年秋(公元767年)在夔州
      时所写。当时诗人病卧夔州(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写
      登高所见,雄浑苍茫;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
      股抑郁之气,抒写了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羁
      旅愁思。这首被后人称为“古今七律之冠”,的确有其精
      妙之处。
      一、视角转换手法的经典范例
      前四句诗,一仰一俯、一近一远,运用了典型的视
      觉转换手法,勾勒出一副萧瑟秋江图。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
      形、声、色、态,无不毕现。十四字中,高、哀、清、白、
      急、回,“天高”、“沙白”、“猿啸”、“飞鸟”,不但形象
      鲜明,使人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雄浑高远,
      饱含着诗人的无穷情思。
      颔联两句写远眺之景(由近及远、由远及近),上句
      写山景,下句写江景。山上江中,往复交织,着重渲染整
      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写意,其传神会意,让读者去想象
      补充;构成一幅非常生动的三峡秋景图。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飘零,
      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由近及远);奔流不尽
      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由远及近)。通过远
      近结合,写出了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无
      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加快了飘落的速
      度。写景的同时,诗人深沉地抒发了自我情怀,传达出韶
      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不仅是对岁暮的感伤,也有
      对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无穷与永恒之感慨。
      总之, 通过视觉转换,写出风、天、猿、渚、沙、
      鸟、落木、长江八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景虽一字
      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练传神。在视觉变化中,其高低
      变化,写出了空旷辽阔的长江秋景;其远近变化,透过
      落木、江水,透视着生命的有限、宇宙的永恒;其视听变
      化,写出了秋天的肃穆萧杀之景;其色彩转换,传达出
      秋的神韵。
      “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诗人有力地烘托了
      苍凉的心情,诗中所写景物,既具有客观事物的具体特
      征、季节特征,同时也饱含着诗人特殊的感情色彩、特定
      心情。那滚滚的长江、萧萧的落木、盘旋的飞鸟、冷清的
      渚洲,无一不起着渲染环境气氛、烘托诗人情绪的作用。
      这种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又加深了景物的感情色彩,
      使得作者的主观感觉和景物的客观特征得到和谐统一。
      二、意象的密集使用
      首联,意象密集,两句之中即有六个意象。意象的
      修饰词也十分恰当,“急”、“高”、“哀”、“清”、“白”、
      “回”,可谓字字珠玑。若风缓,则猿声弱;猿声弱,则无
      凄厉之音;结尾的“哀”字,就会被架空;猿啸后,原不
      必缀一“哀”字,疾风中传来的猿鸣,本身就给人“哀”
      的感受(如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诗歌
      语言的美学范畴中,“猿鸣”与“哀”的关系不道自明。杜
      甫却于“猿啸”后加一“哀”,粗看似多余,其实却加重了
      “哀”的感受。
      “渚清沙白鸟飞回”句,鸟飞于清渚白沙之上本是轻
      快的,但缀以“回”字就效果不同。回,迴也,“徘徊、盘
      旋”之意。如此,“鸟飞回”与“身轻一鸟过”相比,一压
      抑一轻快,给人的审美感受截然不同。
      三、人生较宇宙的渺小——宇宙的永恒与年华易逝
      (岁月无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萧萧,
      是生命之飘零;长江滚滚,是流年之易逝。二者共同道出
      了“人生苦短”的哲学命题。飞鸟见到了“萧萧飘落”的
      木叶和“滚滚东流”的长江,是否也会突然间感到“生亦
      苦短”呢?它是否也是因生命的迟暮而“盘旋不前”,乱
      了阵脚呢?56岁的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流水东逝,他的迟
      暮之感和飞鸟应是一致的。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
      挫之神韵。秋,岁之迟暮也;年近花甲,生命之迟暮也。
      诗人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羁客最易悲秋、多病
      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雄阔高浑的对句中,情景交融,使
      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语言凝练,乃千古
      名句。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
      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
      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
      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
      确。”“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
      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
      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
      独自登高,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颈联与首联密集的意象相对应,选字精练、对仗巧
      妙,使得自然景物的沉郁,转为思想感情的沉郁喟叹,把
      悲秋情怀推向了极致。
      四、个人命运与忧国忧民情怀的融合
      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与开篇《楚辞》
      般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的“艰难苦
      恨”,不仅是杜甫自身的羁旅漂泊之苦,更多是对国家、
      人民的苦难之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兵车
      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等可谓
      是其最好的注解。杜甫的悲不是一己之悲,而是对国
      家、人民苦难的大悲苦。面对悲苦忧愁,诗人最好的对
      策为“借酒消愁”,但年老且多病的杜甫却只能“新停浊
      酒杯”,有忧愁却无消解之道,此为悲中之悲。
      此诗粗略一看,首尾似“未尝有对”,胸腹像“无意
      于对”。仔细玩味,实八句皆对:“一篇之中,句句皆律,
      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篇“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
      不敢道,决不能道者”。明代胡应麟说,全诗“五十六字,
      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
      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
      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它能博得“旷代之作”的盛
      誉,实理所当然。(均见胡应麟《诗薮》)
      顺便说一下,有关《登高》视角转换的经典运用,对
      后代的影响极为深远。如中学教材所选的经典诗词毛泽
      东的《沁园春·长沙》上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
      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
      天竞自由。
      “独立寒秋”,作者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
      景中,将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远看“万山
      红遍,层林尽染。”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晕染得一片
      嫣红,似二月艳丽的春花,如六月瑰奇的彩霞。近观“漫
      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如碧绿的翡
      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
      有动,生气勃勃。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
      雄鹰振羽,自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
      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作者短短四句
      诗,运用视觉转换,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
      彩的江南秋景,宛如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

    推荐访问:登高 漫谈 古今 之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