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美丑”文艺观中的“和”与“不和”] 美丑观

    时间:2019-04-25 03:22: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014-01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他在1827年发表的《序言》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 原则。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现代派诗人,在《恶之花》这部诗集中浓缩出他的艺术主张—“以丑为美”。两种文艺观既存在着内部“和谐”一面,又呈现出各自“不和”的特质。本文欲从两人“美丑”文艺观中的“和”与“不和”两个方面具体论析二者之间的共性与区别,从而对两种文艺观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雨果;波德莱尔;美丑对照;以丑为美
      “美”和“丑”作为文艺审美观中一组对立、互为悖论的因子,向来都是作为文艺评论家所致力探讨的对象。他们内部有时存在相互排挤和彼此隔离的结局,有时也呈现出内部包容和外在共存的情形。雨果和波德莱尔两位在文学创作的征程中作出巨大贡献的艺术家,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各异的层面提出了关涉“美”“丑”的文艺观。
      一、“美丑”文艺观中的“和”
      雨果在1827年发表的《序言》提出著名的“美丑对照” 原则,他指出:“她会感到,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她会发觉,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隐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与共。”[1]“以丑为美”则是波德莱尔诗集《恶之花》高度凝练和集中的审美观点。这两种文艺观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有着和谐的因子。
      首先,“美丑对照”和“以丑为美”文艺理论都是对传统文艺观所排斥和否定的“丑恶”进行肯定,并且把它纳入到美学的审美范畴。雨果提出的美丑文艺观对后来波德莱尔的美丑文艺观有着某种启迪和影响意义。就波德莱尔在写给雨果的信中所说的,他需要雨果,需要一种比他和戈蒂埃更高的声音,如果雨果认为在他的文章中有什么应该受到指责之处,他会一字不差地将雨果的指责示人而绝不会感到羞愧难当。来自雨果的批评,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抚慰、一种荣幸。波德莱尔还对雨果非常地崇敬,曾把他奉为自己的老师。“波德莱尔在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和对日常生活中诗意的开掘,波德莱尔诗歌中的某些词语某些题材以及某些节奏和律动直接得益于雨果”。[2]“波德莱尔使法国浪漫主义恢复了青春,他深入浪漫主义曾经探讨过的未知世界的底层,在那里唤醒了一个精灵,这精灵日后被称为象征主义。” [3]
      其次,“美丑对照”和“以丑为美”两种文艺观最终的艺术指向是和谐统一的,无论是在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下对人物内在心灵的高尚与丑恶的对比、外在容貌的美丽与丑陋的对比,还是波德莱尔的“以丑为美”理论关照下对艺术美的形象描写、对丑恶肮脏的现实艺术美之升华,都是为了达到各自心中的最终审美追求。就如萨特所说的:“全部的波德莱尔,都在这段文字里:我们在其中找到他对于丰盈的自然的憎恶,他对不满足感和令人恼怒的感官享受的喜爱,他对彼岸的向往。”[4]如果说波德莱尔是对现实丑恶的深恶痛绝,那么此处便是诗人所要极力追求的“彼岸世界”即“美善”的回归和向往。
      二、“美丑”文艺观中的“不和”
      雨果和波德莱尔的美丑文艺观中固然有着内在的“和”即联系性,但是两种文艺观更多的则是一种“不和”即二者的差异性。
      首先,两种文艺观提出的背景及内容不同。在古典主义时期,文学创作者们将“理性”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他们极力宣扬王侯将相身上那种高贵、完美的品质。古典主义文学创作者这种文艺审美倾向的不足与缺陷被浪漫主义先锋者——雨果以其敏锐的视觉捕捉到了。文艺创作者在描写美好善良的同时也要赋予艺术之中描写丑的权利,只有将美丑同时融进艺术,在二者相互对照之中才能实现对文艺世界的整体把握。波德莱尔则是以极具批判力的精神对传统价值观念和艺术思想进行挑战,以力求挣脱传统所谓的“理性思想”意识的枷锁。在《恶之花》序言中,他说:“在我看来,把恶之美提炼出来是有趣的,丑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这是艺术的奇妙的特权之一。” [5]传统的文艺思想家们也不能真正以一种理性思想去改造,只能以一种非理性意识去反映,从内心深处给以感受、捕捉,并追求着自身内心世界的精神平衡。
      其次,两种文艺观的功能及作用不同。雨果将丑的艺术带入到文艺园林,用一种独具自我个性的思想去关注丑,去描写丑。通过这一强烈的美丑对照,艺术欣赏者才能在此过程中品味出创作者的艺术旨归。波德莱尔所强调的是丑中有美,化丑为美,变腐朽为神奇,让丑恶的事物呈现出美的一面。同时他将美与丑作为一个复杂的矛盾体,让丑恶和美善互相进行交融,在这个两者彼此融合的基础上,再以异样的审美视角去审视现实中丑恶现象,从丑恶之中提炼美的成分,进而达到化丑为美的效果,实现自己“以丑为美”的艺术主张。
      雨果与波德莱尔从各自的审美体验切入,进而去独特地审视自身所生活的现实世界。雨果阐述的“美丑对照原则”向我们形象地展现了客观世界的两面性,它们既对立又相互转化:美战胜丑,丑向美转化的善良愿望!波德莱尔坚持的“以丑为美”的文艺主张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表象与实质的关系,即丑蕴涵着美。雨果给流散在艺术大门之外的丑找到了最终的归宿,将其重新定位并纳入到审美艺术的体系。波德莱尔紧跟其后,并对被归入艺术之中的丑深刻挖掘剖析。雨果将丑带进审美的艺术殿堂,让美丑以一种斗争的状态生存相处。波德莱尔却给予丑一种深层次的涵义,他将美丑完全融为一体,挖掘恶中之美。两位艺术大师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引领着人们从美中辨别丑,从丑中发现美。他们以一种全新的审美视野对传统审美文艺观进行补充,并在此基础之上又进行不断的创新,在文艺世界领域内的探索和贡献,对后世的文艺创作者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雨果.论文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第30页
      [2] 刘波.波德莱尔:雨果的模仿者[J] 重庆: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
      [3] 郭宏安.波德莱尔诗论及其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4] 让—保尔·萨特.波德莱尔[M].施康强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第140页
      [5] 龚翰熊.现代西方文学思潮[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1页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014-01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他在1827年发表的《序言》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 原则。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现代派诗人,在《恶之花》这部诗集中浓缩出他的艺术主张—“以丑为美”。两种文艺观既存在着内部“和谐”一面,又呈现出各自“不和”的特质。本文欲从两人“美丑”文艺观中的“和”与“不和”两个方面具体论析二者之间的共性与区别,从而对两种文艺观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雨果;波德莱尔;美丑对照;以丑为美
      “美”和“丑”作为文艺审美观中一组对立、互为悖论的因子,向来都是作为文艺评论家所致力探讨的对象。他们内部有时存在相互排挤和彼此隔离的结局,有时也呈现出内部包容和外在共存的情形。雨果和波德莱尔两位在文学创作的征程中作出巨大贡献的艺术家,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各异的层面提出了关涉“美”“丑”的文艺观。
      一、“美丑”文艺观中的“和”
      雨果在1827年发表的《序言》提出著名的“美丑对照” 原则,他指出:“她会感到,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她会发觉,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隐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与共。”[1]“以丑为美”则是波德莱尔诗集《恶之花》高度凝练和集中的审美观点。这两种文艺观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有着和谐的因子。
      首先,“美丑对照”和“以丑为美”文艺理论都是对传统文艺观所排斥和否定的“丑恶”进行肯定,并且把它纳入到美学的审美范畴。雨果提出的美丑文艺观对后来波德莱尔的美丑文艺观有着某种启迪和影响意义。就波德莱尔在写给雨果的信中所说的,他需要雨果,需要一种比他和戈蒂埃更高的声音,如果雨果认为在他的文章中有什么应该受到指责之处,他会一字不差地将雨果的指责示人而绝不会感到羞愧难当。来自雨果的批评,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抚慰、一种荣幸。波德莱尔还对雨果非常地崇敬,曾把他奉为自己的老师。“波德莱尔在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和对日常生活中诗意的开掘,波德莱尔诗歌中的某些词语某些题材以及某些节奏和律动直接得益于雨果”。[2]“波德莱尔使法国浪漫主义恢复了青春,他深入浪漫主义曾经探讨过的未知世界的底层,在那里唤醒了一个精灵,这精灵日后被称为象征主义。” [3]
      其次,“美丑对照”和“以丑为美”两种文艺观最终的艺术指向是和谐统一的,无论是在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下对人物内在心灵的高尚与丑恶的对比、外在容貌的美丽与丑陋的对比,还是波德莱尔的“以丑为美”理论关照下对艺术美的形象描写、对丑恶肮脏的现实艺术美之升华,都是为了达到各自心中的最终审美追求。就如萨特所说的:“全部的波德莱尔,都在这段文字里:我们在其中找到他对于丰盈的自然的憎恶,他对不满足感和令人恼怒的感官享受的喜爱,他对彼岸的向往。”[4]如果说波德莱尔是对现实丑恶的深恶痛绝,那么此处便是诗人所要极力追求的“彼岸世界”即“美善”的回归和向往。
      二、“美丑”文艺观中的“不和”
      雨果和波德莱尔的美丑文艺观中固然有着内在的“和”即联系性,但是两种文艺观更多的则是一种“不和”即二者的差异性。
      首先,两种文艺观提出的背景及内容不同。在古典主义时期,文学创作者们将“理性”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他们极力宣扬王侯将相身上那种高贵、完美的品质。古典主义文学创作者这种文艺审美倾向的不足与缺陷被浪漫主义先锋者——雨果以其敏锐的视觉捕捉到了。文艺创作者在描写美好善良的同时也要赋予艺术之中描写丑的权利,只有将美丑同时融进艺术,在二者相互对照之中才能实现对文艺世界的整体把握。波德莱尔则是以极具批判力的精神对传统价值观念和艺术思想进行挑战,以力求挣脱传统所谓的“理性思想”意识的枷锁。在《恶之花》序言中,他说:“在我看来,把恶之美提炼出来是有趣的,丑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这是艺术的奇妙的特权之一。” [5]传统的文艺思想家们也不能真正以一种理性思想去改造,只能以一种非理性意识去反映,从内心深处给以感受、捕捉,并追求着自身内心世界的精神平衡。
      其次,两种文艺观的功能及作用不同。雨果将丑的艺术带入到文艺园林,用一种独具自我个性的思想去关注丑,去描写丑。通过这一强烈的美丑对照,艺术欣赏者才能在此过程中品味出创作者的艺术旨归。波德莱尔所强调的是丑中有美,化丑为美,变腐朽为神奇,让丑恶的事物呈现出美的一面。同时他将美与丑作为一个复杂的矛盾体,让丑恶和美善互相进行交融,在这个两者彼此融合的基础上,再以异样的审美视角去审视现实中丑恶现象,从丑恶之中提炼美的成分,进而达到化丑为美的效果,实现自己“以丑为美”的艺术主张。
      雨果与波德莱尔从各自的审美体验切入,进而去独特地审视自身所生活的现实世界。雨果阐述的“美丑对照原则”向我们形象地展现了客观世界的两面性,它们既对立又相互转化:美战胜丑,丑向美转化的善良愿望!波德莱尔坚持的“以丑为美”的文艺主张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表象与实质的关系,即丑蕴涵着美。雨果给流散在艺术大门之外的丑找到了最终的归宿,将其重新定位并纳入到审美艺术的体系。波德莱尔紧跟其后,并对被归入艺术之中的丑深刻挖掘剖析。雨果将丑带进审美的艺术殿堂,让美丑以一种斗争的状态生存相处。波德莱尔却给予丑一种深层次的涵义,他将美丑完全融为一体,挖掘恶中之美。两位艺术大师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引领着人们从美中辨别丑,从丑中发现美。他们以一种全新的审美视野对传统审美文艺观进行补充,并在此基础之上又进行不断的创新,在文艺世界领域内的探索和贡献,对后世的文艺创作者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雨果.论文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第30页
      [2] 刘波.波德莱尔:雨果的模仿者[J] 重庆: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
      [3] 郭宏安.波德莱尔诗论及其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4] 让—保尔·萨特.波德莱尔[M].施康强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第140页
      [5] 龚翰熊.现代西方文学思潮[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1页 存入我的阅览室

    推荐访问:美丑 不和 文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