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爱情与交通工具]交通工具

    时间:2019-04-01 03:13: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马车时代著名的爱情戏,当推《包法利夫人》中爱玛与莱昂在出租马车内的鬼混。莱昂强行把还在忸怩作态的爱玛推进马车,呵斥车夫快走,稍有停怠,车内就传出不耐烦的声音:“怎么不走呀!”于是人们看见一匹老马发情似的到处跑。这一场景据研究者分析,风格类似于一组电影镜头,这在福楼拜时代,算是很了不起的创新了。至于马车内发生了什么,似乎不费什么劲就能猜着。马车车窗色泽柔和的布帘子,从小窗帘后伸出的手,车轮碾在碎石路面的辘辘声。听上去很是罗曼蒂克,直到今天,或许也还是我们对那个时代最浪漫的想象。
      安娜·卡列尼娜与渥伦斯基在火车站相遇。两人打了个照面,渥伦斯基非常绅士地给安娜让路,但在擦肩而过时忍不住回头,恰巧安娜也在回望他。在这瞬间的眼神交流中,故事在发生。火车带来的不止是出行效率的提高,还有人际关系的改变。如果没有火车,安娜与渥伦斯基的邂逅,或许只能安排在聚会。火车站放大了相遇的偶然性,关键的,安娜悲剧的道德训诫,其辐射范围可通过火车站扩展到不同阶层。如果说马车里的爱情毕竟还是浪漫私密的,火车上的爱情则是对抗性质的,因为火车本身是个缩微版的社会。
      汽车的出现,也逐渐影响到人们谈情说爱的方式,以至彼得·沃森在《20世纪思想史》中专门为汽车留出一个角落,他写道:汽车内,人只能坐着或躺着,而不是走来走去,一会儿看看咖啡煮好没,一会儿站在窗前看风景。敞亮的空间会分散人的注意力,而逼仄车内,只能聊天,且眼神一不小心就会碰上,危险系数也实在是大。空间上的亲近也使人产生心理上的亲密感,聊着聊着或许就觉得可以托付终生了。所以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会说:“美国大部分孩子是在福特轿车里怀上的。”
      曾经以火车站附近的旅馆为家、迷恋能将萨特送到自己身边来的火车的波伏娃,在她与尼尔森·艾格林的“国际性艳遇”中,又情不自禁地赞叹飞机这个好东西。正是飞机把波伏娃带到美国,认识了艾格林,也正是飞机,他们才可以随心所欲,在任何时候、心血来潮时,都可以见到对方。某种程度上,飞机助长了“偶然爱情”发生的几率。这究竟是安慰还是缺憾?且看阿兰·德波顿为我们分解的飞机时代的所谓缘分。
      《爱情笔记》中,德波顿把概率引进“缘分”,计算“我”与某个叫珍妮的女孩相遇的可能性,答案不容乐观,1/5840.82的可能性,而这仅仅还是在同一架飞机上相遇的概率。飞机,不过是茫茫人海的一个旮旯。德波顿写道,“我们选择的伴侣必定在相遇的人当中,如果给予不同的范围,不同的航班,不同的时间或事件,那么我爱上的人可能不是珍妮”,任何一点小差错,都可能导致1/5840.82的机会的丧失,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但德波顿得出的一个结论并不是那句沉闷的“千里姻缘一线牵”,而是现代人常自我解嘲的:我们爱上的不是某个人,而是爱上了爱情。“某个人”是变数,时间、地点、环境、甚至心情,都会影响结果。爱情本身才是常量,我们注定会爱上一个人,爱上谁则是巧合。从这点看,伴随交通工具的发展,爱的是谁,也是与时俱进的。

    推荐访问:交通工具 爱情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