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试论化学教学“糊涂”艺术] 糊涂人生酒业

    时间:2019-02-05 03:24: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化学教学“糊涂”艺术是指教师在清楚明白的心境下,遵循化学教学艺术的特点,用一种艺术化的方式,故意装“糊涂”,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获得问题解决的教学艺术。它有多重价值,其具体策略有:创设悖论,巧装“糊涂”;故引“歧途”,澄清糊涂;巧妙埋伏,感悟“糊涂”;捕捉时机,意外“糊涂”,并遵循相应的原则。
      关键词:化学教学;“糊涂”艺术;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8-0024-04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化学教学“糊涂”艺术的内涵
      
      化学教学“糊涂”艺术是指教师在清楚明白的心境下,遵循化学教学艺术的特点,用一种艺术化的方式,故意装“糊涂”,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获得问题解决的教学艺术。也就是说,教师“揣着明白装糊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艺术设计教学情境,用体态、语言、化学实验、模型来“说话”布景,创造一种“糊涂”气氛,在教学舞台上巧妙设置障碍,导出学生心灵深处的困惑与糊涂,在学生易糊涂的地方让其真糊涂,使学生获得对困惑与糊涂的心理体验,然后通过教学引导方向、梳理线索,指引学生从困惑中澄清出来,让学生由糊涂变明白。[1]这样的教学,“糊涂”是虚,“引导”是实,巧借“糊涂”转换师生角色,让学生觉得自己有责任解除老师的疑惑,让他们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寻求自主学习的动力,获得探究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学习溴乙烷性质时,师生共同讨论了溴乙烷的水解反应之后,教师可提出问题:如何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多数学生能想到了用氢氧化钠和硝酸银溶液,此时,教师“明知故犯”地进行演示实验:向溴乙烷中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之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让学生观察。结果学生没有观察到他们预期的淡黄色沉淀,而是黑色沉淀。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学生此时的求知欲已被调动起来了。教师也故意表现出惊讶,并问:“怎么会是这样呢?我哪儿做错了呢?”这就激起了学生挑战老师的欲望,学生都变得很兴奋,处于积极思考状态。最后学生通过主动的实验探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在滴加硝酸银溶液之前还要加硝酸溶液以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否则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银沉淀,干扰正确实验现象的观察。
      
      2 化学教学“糊涂”艺术的价值
      
      2.1 融洽师生情感
      教师几句“糊涂”的话语,比如“这道题真难,都把老师搞糊涂了,愿意帮老师解这道题吗?”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种子会萌发出幼芽来。”[2]
      2.2 营造乐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情绪轻松、愉快,心理和谐,学习效率就高。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并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营造乐学氛围的策略有多种,其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教学“糊涂”艺术,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电解CuSO4溶液的实验,发现C电极周围的溶液变黑,一位教师装着“江郎才尽”的模样,对同学们说:是C棒上掉下C的颗粒吧。后来学生做这个实验,在变黑的溶液中加水,又变成澄清溶液,否定了这位教师的说法,教师趁机引导:那会是CuO吗?……学生就此继续分析,并在一起讨论,表现出对该实验探究的浓厚兴趣。
      2.3 根治思维错误
      有句谚语说得好:“聪明人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在化学教学的某些内容,或疑难处,教师有意识地在学生思路容易误入歧途的地方装一装“糊涂”,让学生在探索中“摔跤”,对错误形成深刻教训,这往往可以较好地攻克一些教学难点,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有关pH计算”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出示这样一道例题:pH为8的NaOH溶液与pH为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混合后的pH。该教师跟平时上课一样,一本正经地给出如下解法(错解):pH=8,[H+]=10-8mol/L;pH=10,[H+]=10-10mol/L;混合后,[H+]=10-8/2+10-10/2=1×10-8/2mol/L,pH=-1g[H+]=-1g 1×10-8/2=8.3。教师装着不动声色,若无其事,要继续往下讲课。但有少数学生看出“名堂”,提出质疑,并给出了他们的解法。班上其他同学由此陷入矛盾境地。于是诱发了全体学生激烈讨论,最后终于得出正确的解法(根据OH-物质的量不变进行计算,答案为9.7)。[3]学生们在好奇、疑惑等心理因素的驱使下,一般都会有兴趣地去寻找推导过程中的错误……学生被打了这次“预防针”后,今后便易于防止发生类似的错误。
      2.4 启迪探究思路
      “人之初,性本善”,学生喜欢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师有“困难”、犯“糊涂”的时候。他们更有在所不辞,俨然成了老师的“老师”这种内驱力使他们马上进入兴奋状态。例如,学习Na的性质时,教师可以事先在酒精灯灯芯上藏入少量Na,然后演示“滴水点灯”的实验,此时,学生非常惊讶,教师故作“糊涂”说:“水能灭火,怎么能点灯呢?”这启发了学生对Na与H2O反应产物探究的欲望。
      2.5 培养质疑品质
      古人说“学贵有疑,学则须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独特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质疑,无疑是学生求知的源头,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不仅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还要培养他们敢于向权威质疑的勇气。在化学实验中,有许多异常的实验现象,教师运用化学教学“糊涂”艺术,主动在学生面前露“短”,逼着学生质疑,对于学生而言,意义是重大的。要知道,怀疑中往往孕育着新的问题,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它是创新思维的萌芽。
      
      3 化学教学“糊涂”艺术的基本策略
      
      3.1创设悖论,巧装“糊涂”
      如果化学科学中出现悖论会造成对化学结论可靠性的怀疑,使学生处于一种危机感。教师巧设悖论,装“糊涂”,有意布井,让学生真糊涂,师生共同在教学的舞台上巧妙布景能够打造一种“糊涂”心态的问题情景。
      如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为无色,在碱性溶液中为紫红色是学生熟知的现象。教师有意演示如下实验:把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浓度>2mol/L),显现红色,在振荡过程中溶液褪成无色。再次滴入酚酞,溶液呈现红色,振荡过程中又成无色。把酚酞液滴入浓H2SO4,呈现橙色,不论振荡多长时间,其颜色不变。若把橙色液倒入大量水中,得无色液。这两个实验现象和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为紫红色、在酸性溶液中为无色的常识是相悖的。教师引进的“糊涂点”,使学生真正困惑与糊涂。此时,师生共同拉开了探究“酚酞在不同溶液中呈现颜色”的序幕。学生通过亲自实验,可以得出酚酞在下述溶液中呈现颜色:浓H2SO4(橙色);酸性液(无色);碱性液(紫红色);NaOH溶液(浓度>2mol/L)(无色);同时,学生查阅资料可以知道酚酞在不同的条件下,因结构的改变而呈现相应颜色的原因,对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3.2 故引“歧途”,澄清糊涂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时,教师不急于将概念、法则、原理、公式等抛给学生,而是根据一些学生容易糊涂的地方,精心设计,站在某些学生的角度,装着不会,故引“歧途”,与学生一起观察、联想、类比等,让学生“置身其中”,以澄清糊涂认识,从反面获得正确认识。这要求教师大智若愚,胸中有策。首先,教师要明白学生通常会犯什么错误来决定。这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以往学生在学习此内容时候经常会出现什么错误来决定。其次,分析错误的根源在哪里?是哪些重点和难点还没有把握住?如学习离子反应时,教师可以故意没有配平或电荷不守恒,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得出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原则。在实验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故意遗漏某个步骤等方法(以学生最常出错之处为最佳),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反思,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譬如,学习配制100ml 0.100mol/L NaOH溶液时,教师演示将NaOH固体放入100mL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故意将溶液未冷却到室温,就直接进行转移的犯错细节,曝露给学生。此时,教师就像一名导演,以一双慧眼观察学生的反应,把握教学时机,适时启发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式。
      `   3.3 巧妙埋伏,感悟“糊涂”
      教师巧妙自如地运用教学“糊涂”艺术,能给学生知识和审美上的享受,但这绝非凭教师的一时灵感所奏效,这要求教师增强教学“糊涂”艺术的设计意识。“玉不琢,不成器”教学“糊涂”艺术的设计就像加工玉石一样,愈琢磨愈光滑,愈雕琢愈成器,只有事先精心雕琢预设,巧妙埋伏,开阔和拓展体验和探究的视野,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学习原电池内容时,纯Zn和H2SO4反应速率很慢,有Cu存在时,这个反应的速率明显加快。一般教科书认为,这是Zn和Cu杂质形成原电池的结果。教师可以“困惑”地提出:单用原电池观点解释这一实验现象是否可靠呢?提出这个问题的依据是:一类问题只受一个因素所制约的实例是很少的。为此,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如下实验:把纯Zn粒放入HgCl2溶液片刻,取出、洗净即得表面有少量Hg的Zn(相当于Zn―Hg原电池),把它放入H2SO4溶液(2mol/L)。如果Zn―Cu原电池是加快Zn和H2SO4反应速率的唯一的因素,那么当把Zn―Hg放入H2SO4溶液后也应该看到大量H2在Hg表面生成。然而,实验现象是基本看不到H2在Hg面上的生成。[4]这表明单从原电池讨论上述问题是不全面的,那么其他因素又是什么呢?通过这一实验,学生能够体验和感悟科学知识不能够绝对化,科学知识的可证伪性,也强化了科学知识的可被批判性的意识。
      3.4捕捉时机,意外“糊涂”
      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偶然的因素,一个微小的事件有可能使化学教学系统发生突变,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相机诱导。其中,教师的意外“糊涂”体现了教学“糊涂”艺术。如在学习勒夏特列原理时,一位化学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说:“什么勒夏特列原理,不就是对着干吗!”有位教师听到后,立即装“糊涂”而提问:“对着干?请您解释一下怎么对着干?”该学生从升温角度谈如何“对着干”,其他同学再从浓度、压强角度给予补充,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时,教师用赞赏的口气说:“这位同学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概括了勒夏特列原理,今后我们只要一提到它,要注意“改变”、“减弱”、“平衡”的内涵。[5]对待学生的“信口开河”,这位老师是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态,表面装“糊涂”而提问。这种“糊涂”的艺术不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创造性地利用了化学课程资源,是教学机智的表现。最后的转折是教师“糊涂”之后的清醒和睿智。
      
      4 化学教学“糊涂”艺术实施的原则
      
      4.1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是指在设计课堂教学“糊涂”艺术应把握分寸,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理智与情感、抽象与具体、深奥与浅显、难与易的关系。在化学教学中,善用“糊涂”艺术,可以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融洽师生关系。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个“度”,课堂教学“糊涂”艺术绝不是灵丹妙药,并非任何时候和地方都可以用。教学“糊涂”艺术作为一种教学艺术,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情境中使用,不能一味过度“糊涂”。若在教学中滥用“糊涂”,反而会破坏课堂教学艺术魅力,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阻碍师生内心的情感共鸣、思维共振,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
      4.2适时性原则
      适时性原则就是指化学教学“糊涂”艺术时机的选择要合适,注意选择的时机,恰到好处,才能化平淡为神奇。化学教学“糊涂”艺术实施的时机通常在化学内容上,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点、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以及化学实验的异常现象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问题的情景创设、教学高潮的设计、结束新课的时机;在思维的训练上,于无疑难之处,巧妙“糊涂”,强化思维,开启心智,从越陌度阡,达到曲径通幽的境地。
      4.3自然性原则
      自然性原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化学教学“糊涂”艺术的实施要顺应教育规律、符合教学艺术的本质,顺其自然,而不能娇柔做作,故弄玄虚。另一方面,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教师课前要仔细琢磨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结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了解你的学生喜欢怎样的教师,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气氛,等等。
      4.4审美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造,有意识地巧妙运用课程和教学内容中的审美因素来进行,不能为糊涂而糊涂,让课堂仅有糊涂而没有了教学美。教师在运用教学“糊涂”艺术时应自觉遵循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相协调的原则,发掘施教媒介中的情感因素,巧妙“布景”设疑,让学生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再艺术地引导学生释疑,让学生体验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通过“设疑”“释疑”进程,既能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励其主动探索,又能增进课堂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如密,韩伟祥.教学“糊涂”艺术初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2]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65.
      [3]瞿兵.化学教学中认知冲突的最佳设置点初探[J].学科教育,1999,(10).
      [4]严宣申.化学实验的启示与科学思维的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6.
      [5]喻家江.勒夏特列原理中“弹簧现象”的探究教学[J].化学教学,2005,(3).

    推荐访问:试论 糊涂 化学 艺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