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积累丰富的知识 具备高尚的师德: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

    时间:2019-01-26 03:30: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人们常说:爱是师德之本,无爱便无教育。这话固然不错,爱是教育的灵魂,但这只是一个层面,其实丰富的知识才是师德之本。人们喜欢把教师比作春蚕和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二者的奉献精神无与伦比,关键还在于蜡烛能发出光亮,在漫漫长夜中照亮人们前进的方向;春蚕能吐出细丝,编织七彩衣裳,装点五光十色的生活。教育只有爱是不够的,承担“传道授业解惑”责任的教师应当具有丰富的知识。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积累丰富的知识才具备高尚的师德,教者只有具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才是名副其实的“教师”。
      知识就是力量、就是阶梯,知识的储备是教师心理储备和教育的前提,有完整的知识储备的教师教学才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只有努力学习,不断的深挖教材,全力拓展思维空间,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欲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对知识的储备是教师的义务,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授业解惑”乃师之天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滑天下之大稽。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师挖到什么程度,或者说,老师教到什么层次,他的学生才可能发展到什么档次。教师一知半解,学生不可能全面理解;教师浅尝辄止,学生不可能深刻领会。即使“培养”出一两个出类拔萃的,也是学生天资使然、家教使然。学生是老师的影子,有什么程度的老师就有什么程度的学生。肤浅的老师培养不出深刻的学生。古人所说的“不为经师,难为人师”的确正确。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对知识的态度,满怀敬畏憧憬,时时处处孜孜以求,得之则喜不得则忧,甚至三月不知肉味,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这种影响作用巨大、意义深远。学生模仿老师,从中体会到攀登书山遨游学海的快乐,视求知为生活需要乃至生命需要。
      丰富的知识能树立教师的高大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你有让学生可学的“一桶水”,学生才会心悦诚服,拜你为师,真正的师生关系不只是建立在职业上的,而且是超越职业的薪火相传。你能深入浅出循循善诱,高屋建瓴条分缕析,拓展延伸滔滔不绝,一语中的发人深思;专业内容举重若轻,相关信息信手拈来。这样你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自然也乐于接受你的教育。
      丰富的知识来源于不断的学习。教师应牢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时时填满自己的“一桶水”方才受用不尽。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教师是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只有不断地读书,才会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与时俱进,成为学习型教师。
      新世纪是知识爆炸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这又是一个喧嚣浮躁的时代,人们急功近利,凡事讲求短平快,缺少耐心和恒心,很少有人坐得住做得牢。不良的世风传到了校园,影响了学风。平心静气地坐在书桌前读书的学生并不多见,多数学生视学习为畏途,甚至谈学习而色变,既想出人头地,又不肯脚踏实地,两者夹攻造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现状:不求甚解见硬就回,志大才疏眼高手低。改变这种风气教师责无旁贷。学为世先,行为世范,教师应该承担转变学风乃至世风的责任。
      人们“把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称谓给了教师,为师者专业不可不钻、不精,相关知识不能不学不博,生活知识不要不思、不闻。要让自己的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要让学生博学,教师必先博学。时下谈论“爱为师德之本”的文章很多,其实,爱是师德之魂,丰富的知识才是师德之本。

    推荐访问:师德 高尚 积累 具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