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生物科技活动与教学整合初探 生物教学中分层教学初探结题报告

    时间:2019-01-26 03:24: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江泽民语)。新课程标准也对生物教学提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等理念。我校除了在教学中体现这些理念,还利用校本课程和科技专题活动对其进行拓展。一直以来,每周一节的校本课程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基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爱祖国海疆科普考查”、“城乡青少年科普手牵手”等的科技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多年科技活动的开展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在各级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根据这些年在科技活动所积累的经验,以苏教版《生物》教材为基础,探究“生物科技活动与教学整合”的教学方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1.普及科技知识,为开展生物科技活动打下基础。这几年来,每年我们都主动地开展至少一次的学生科技辅导讲座,或者科普考察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开展科技活动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可以自主地完成一部分的科技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将来开展各种科技活动打下基础。
      2.以生物教材为基础渗透生物科技活动。生物课按教学大纲要求,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有关知识,这是生物学最基本的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我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把一些课外的探究实验整合到生物科的教学当中来,以下是根据苏教版《生物》教材中课外探究活动的要求,将科技活动整合到教学过程中的实例。
      例1:《生物七上》第4章第一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这一节的课外探究中要求观察番茄的果肉细胞,分析番茄的果肉属于什么组织。其实我们在做“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这个实验的时候,就已经给学生发了番茄作为实验材料了,可以让学生看到番茄那像蜂窝一样的果皮细胞,红色透明的球形的果肉细胞,这些丰富多彩的植物细胞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了不同的组织形态,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为将来学习细胞的分化这个难点打下基础。
      例2:《生物七上》第4章第三节“单细胞生物”这一节的课外探究是“观察一滴池塘水中的单细胞绿藻,探究它们与草履虫在形态结构上的异同”。这一实验由于和教材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关联性,属于课外提高类的,我安排在校本课程的时间里完成。我先带学生到校外去寻找草覆虫,由于环境的污染,在一般的沟中已看不到草覆虫了,最后采用的池塘中的水,学生可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单细胞生物,有的还能找到草履虫呢。
      例3:《生物七上》第5章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这一节的课外探究实验是“探究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这个内容,我设计了“用蚓土浸出液与纯净水做对照,观察对白菜生长的影响”的实验。
      例4:《生物七上》第5章第二节“植物根的生长”这一节的课外探究实验是“探究种子的根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这个内容,我们采用的是期中考试开卷题的形式要求每个学生去做。这个实验既简单易行,又便于学生理解根的向地生长的特性这个知识点,在期中考试中设计开放型题目(开卷实验占15%,闭卷考试占85%),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实验,学生一般都能完成而得到相应的分数,比起闭卷考试要记那么多的东西,这样的考试方式显然受到了学生极大的欢迎,同学们热情高涨,带来交的“答卷”堆满了老师的桌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例5:《生物七上》第6章第六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一节中我们除了给学生观察植物叶中的叶绿体(包括叶表皮保卫细胞及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之外,还增加了观察番茄和辣椒果肉中的有色体的实验。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学生对细胞中各种质体将有一个完满的认识。
      例6:《生物七上》第七章第二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这一节的课外探究中,我们则以期末开卷考试的形式要求学生们自编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小报,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例7:《生物七下》第9章第一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这一节的课外探究“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我们利用校本课程的时间指导学生开展了这一活动,除了测定水果的维生素以外,我们还增加了蔬菜中维生素含量的测定,还做了一个加热实验,探究加热后维生素C的减少情况,提出要注意摄食新鲜水果和蔬菜才更有利于维生素C的利用。
      例8:《生物七下》第9章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这一节的课外探究是“设计并制作小肠的结构模型”我们利用校本课程的时间带领学生用纸为材料设计制作了一批模型。通过这些模型的制作,学生们可以较好地理解“小肠作为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的原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很大”这一知识点。
      例9:《生物七下》第9章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这一节的课外探究是“探究当地生产或出售的一种矿泉水是否为合格产品”。我们采用了细菌检测的方法,通过检测每1ml中的细菌总数是否超过100个,从而判断这种矿泉水是否为合格产品。通过连续多天的细菌数目动态检测,学生学会了细菌检测的方法,并将所得结果将可用于指导散装矿泉水饮用期限。
      例10:《生物七下》第10章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这一节的课外探究是“自制肺活量计”,我们制作的是用5升的油瓶,每倒500ml水就用色笔记上记号,这样就做出一个具有刻度的大瓶子了。使用的时候先将瓶子装满水后倒置于一个装有水的桶中,测量时先深吸气,再对着吹管深吹气,大瓶子排出的水量就是他的肺活量。
      例11:《生物七下》第13章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这一节有一个探究实验“模拟酸雨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白醋和酸雨成分相差较大,我们还增加硫酸、盐酸作为模拟酸雨的材料,结果使用白醋和使用硫酸来模拟确实大有不同,我们将此结果参加广西科技创新大赛,并呼吁修改教材。
      例13:《生物八下》第20章第一节这一节的课外活动是“探究如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酸奶”。在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增加探究酸奶中加多少糖口味更佳,设计对照实验,发现10-15%左右的糖浓度口感不错。
      以上实验基本上涵盖了初中生物可能渗透的科技活动。总的来说,以教材为基础开展的生物科技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技能,由于活动内容与教材的内容息息相关,还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及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
      3.以校本课程为形式,灵活开展生物科技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是生物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约束,不受传统教学程序的约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它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动手,自己设计,教师只处于指导和辅助的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品质。
      如今我们学校的校外科技活动是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展的,初一初二每周各有一节课的时间,供给对生物科学有兴趣的同学参加活动。
      在活动的过程中,每次我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认真地准备不同的活动项目,确保达到以下目的:
      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技技能,如“空气、水中细菌的检测”、“水果电池”、“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叶绿体、有色体的观察”等。
      ②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和爱好,如“叶脉书签的制作”、“叶片的拓印”、“酸牛奶的制作”、“喷绘画的制作”、“叶画的制作”、“压花贴画的制作”、“对学校周围环境的调查”等等。
      ③扩大学生的视野,如“探索叶片中的色素”、“一滴水的世界”。
      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来设计课题,如初二语文中有一篇名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我们就根据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花青素在不同酸碱度下的变色实验”进行探究。这个实验简单易行,实验结果让学生们啧啧称奇,同学们兴趣高涨,巴不得把所有颜色的花都拿来做做,这个实验一直是我们每年必开的实验。
      通过广泛开展科技活动,在教学中渗透科技活动,加强校本课程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特长。每年我们都要进行一次学生科技作品评比活动,并从中挑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省、市评比,尤其是每年一度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校在我市同类学校中一直是名列前茅的。

    推荐访问:科技活动 初探 整合 生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