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平等_蹲下:平等竞技

    时间:2019-01-11 03:29:2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面对着有朝气、有活力、有个性、有理想的学生,如何在引导他们感受中国民族语言文化魅力的同时营造平等、宽松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尽我所能地挖掘出他们各自的潜力,使他们获得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蹲下、平等竞技、教学相长,是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法宝。
      陶行知曾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我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要真正做到这三步,首先需要改变课堂气氛。与时俱进的新课程改革发展至今,各学科间的藩篱早已被打破,彼此之间相互有机地融合,为实现高效且有活力的课堂而服务。譬如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政治上的时事政事,音乐中的古典配音、流行乐曲,美术中的简笔画等频繁进入语文课堂教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充分感受中国民族语言文化魅力的同时品味生活中的音乐美、图形美等。因此语文这一学科具有了“杂”这一特点,再结合语文考题的灵活性,决定了教学必须是灵活机动的,知识必须是兼而有之的。“杂”而“活”应是灵活地运用“杂”,运用灵活的方法,让学生“活”起来。这一切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宽松、平等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一、“蹲下”,找平等
      权威者给人不容置疑和质询之感,久而久之变成了“一言堂”,而语文这门学科的独特性(开放题型,现代文阅读理解答案的不唯一性,等等),都预示着语文课堂更需要畅所欲言、百花齐放。我的看法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不能高高在上,要蹲下身来,与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平台之上,营造出平等、宽松、和谐、友好竞争的课堂氛围。语文课堂可以是一坛令人回味的美酒,可以是一幅让人浮想联翩的油画。
      课堂上,我并不一味地自己总结出难点或详加分析,有时会故意留白――向学生“支招儿”。如《桃花源记》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再联系桃园中的人说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而来此,学生产生了一个疑问:衣着服饰的流行及变化是否矛盾,该如何理解呢?“利用周末,老师和你们各自搜集资料看谁能先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吗?老师也有产生困惑的问题,我们在学习解决问题时是平等的。”
      周一学生呈现搜集到资料,提出:“秦朝服饰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朝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的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1]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北方各族入主中原,将北方民族的服饰带到了这一地区,同时,大量民族服饰文化也影响和同化了北方民族的服饰,[2]因此,陶渊明写的不是事实而是虚构,在这个虚构的和平安定、幸福自由、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中一切事物尽是作者理想化的想象,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同时反映了作者渴望摆脱压迫和剥削。”这时解决了难题的学生越说越起劲、越说越自信,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下次就会更努力钻研,而其他同学也从他们身上获得了“自信”:“他可以,我也行!”这样我的教学自然事半功倍。
      二、“竞技”寻宽松
      我对学生说:“我们是平等的竞技者,双方各尽所能打败对方即可,获胜的一方可以要求败方做一件事,或决定班级上的一件事情。”这给学生一种主导感,学生被命令、规定、限制得太久了,渴望主导的感觉,为此尽全力一搏。
      秋天的晨光中,书声秋色伴花红,立时醉了。学生的琅琅读书声提醒了我,今天是周五,是我和学生平等竞技的日子,我得积极备战,我可不想今天再输给他们――我的学生们。听,这读书声中夹杂着讨论声,定是在密谋以什么难题击败我呢。这可大意不得――因为本人上周就因大意而失了“荆州”――被他们罚做了一首小诗,唱了一首歌。
      他们为了能够击败我可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我的语文课上,可以随时提问,20分后可以提出挑战本课所学内容,可以坐着回答问题,只有更接近、更好的回答,没有绝对错误的回答。学古诗古文,他们喜欢跟我挑战背书,讲涉及的知识点,等等。赢的一方可以要求对方做一件耗时2分钟左右的事,可以向我挑战,也可以向其他同学挑战。
      当学生处于一种轻松、平等、亲切、友好竞争的氛围之中时,他们会拥有积极的情感,强烈的求知欲望、征服感,思维清晰,反应敏捷而活跃,所获取的知识自然也就更为迅速和有效化。这样保持着使他们养成习惯,那么他们以后即使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也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去自己解决,从而激发创新思维。
      我们应当允许自己的学生比自己优秀,我们要敢于承认失败,真诚地接受“惩罚”。没有人是万能的,你我亦然。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将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
      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
      三、知而后行,行中更知
      颇为庆幸的是,我处于新课程改革时期,我的思想没有受到过多的陈旧观念的禁锢,这有利于我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易“知”――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但而后如何“行”?又如何在“行”中“知”?今后我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他们感受中国民族语言文化魅力的同时致力于营造平等、宽松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尽我所能地挖掘出学生们各自的潜力,使得他们获得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
      
      参考文献:
      [1]http://wenwen.省略/z/q118474232.htm.
      [2]http://iask.省略/b/181566.html.
      [3]钟启泉.教育部.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示范教育司组织专家审定.
      [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推荐访问:蹲下 平等 竞技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