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简述英汉语言中的互借词]英汉语言对比

    时间:2018-12-30 03:36: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所有现在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历史发展变化的结果。作为现在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和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语的英语,相互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借词现象,而且这些借词已经逐渐成为该语言的一部分。文章分析了英语中所借用的汉语词汇,以及汉语中所借用的英语词汇,提出语言中所使用的借词会对语言和社会带来双重影响。
      关键词: 英汉语言互借词影响
      
      对于一种语言而言,通过不同的方式包括从其他的语言中借用所需要的词汇是常见的现象[1]。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只要社会之间有接触,就会有词语的借用。所谓借用词即外来词,是指从其他语言中吸收借用而来的词语。汉语,这个世界上操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自然也在不断地同其他语言接触,影响着其他语言,同样也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而自上世纪以来,英语对世界各种语言的影响之大,渗透之深,令人瞩目。有人说世界在英语化也不无道理[6]。那么在这两种对世界都有着重要影响的语言中,相互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借词现象呢?(注:地名和人名不在本文的分析之列,而本文所使用的汉语一词是统称,也就是中国话的含义。)
      
      一、英语中存在的汉语借词
      
      1.词语的来源
      (1)传统文化类。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对于世界上其他各国人民来说都具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神秘感。如:ginseng(人参),tea(茶),silk(丝),china(中国瓷器),jiaozi(饺子),Feng Shui(风水),kongfu(功夫),Peking Opera(京剧),Confucianism(孔子思想,儒家学说),kowtow(叩头),cheongsam(旗袍)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参”蕴含着中国人希望长生成仙的愿望;而“茶”则代表了中国悠久的茶文化;“丝”自从唐代开始传入到其他国家,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而china(中国瓷器)更不用说,本身就已经贴上了中国的标志,在英国的苏富比拍卖会上连创新高,可见世界对中国文化及制瓷技艺的推崇;提起“饺子”所有的中国人没有不联想起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恐怕现在连西方人也有此联想了吧,可见语言的影响之大;“风水”,还是音译,它凝聚了古代中国在活人住宅和死人墓地方面的集体思考,近年来,风水在美国红极一时,从中国人唇齿之间发出的音节,似乎已经成为当代人急需探究的学问;“功夫”是随着美国电影进入到千家万户的,而中国功夫也随着一代代华人影星风靡世界;现在在中国京剧的舞台上出现外国面孔已不是新鲜事了;“孔夫子”实际上是Confucianism这个词最直接的来源,儒家思想在中国流传已有千年,如今随着各国相继出现的孔子学堂也让外国人对其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从“叩头”在英语中的发音可见这个词是在封建时期外国使节来到中国时才出现的中国词汇的音译;“旗袍”这个词的发音实际上是由广东传到西方的,所以体现出粤语发音的特色(其实茶的发音同样也体现了中国地方口音的特点),在世界的舞台上,旗袍体现出的是东方女性特有的婉约之美,也让世界为之倾倒。
      (2)日常生活方面,有中国特有的一些物产或活动,如:lichi(荔枝),bean curd(豆腐),Chow mein(炒面),soy sauce(酱油),Mahjong(麻将)等。
      (3)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词汇,涉及政治经济发展和特定的历史事件等,如:old-liberated areas(老区),Long March(长征),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改革开放政策),One country,Two systems(一国两制),Three Represents(三个代表),taikonaut(中国太空人),Harmonious Society(和谐社会)等。这表明随着中国的开放,中国的事件越来越为世界所理解和接受,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2.借用的方式
      (1)音译词。所谓音译是指在音译的过程中说话人本能的选择母语中与此相似的音素来代替外来语中的音素[5]。就前面的例子而言,kongfu,jiaozi,fengshui,kowtow,lichi,Mahjong,Chow mein等属于典型的音译词,是将汉语的音用英语的发音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说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词几乎大都属于这类方式。
      (2)意译词,也就是指通过解释其意义,将外来语转换成本国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如bean curd,也就是将中国常见的豆腐解释成大豆的凝乳。而具有国家特色的政治经济和历史事件的词汇也基本属于这个范畴,如上述的Long march,Three Represents,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等。
      (3)音译加意译,也体现出了语言强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也正是一种语言能够不断发展而不会消亡的原因之一。我们可以看到Peking Opera,就是将西方人熟悉的戏剧加上“北京”的注解,和我们的习惯的说法“京剧”不谋而合。而更明显的例子是Confucianism,前面正是“孔夫子”的音译,而后面加上了英语中非常常用的思想主义-ism这个名词后缀,那么孔夫子的思想即儒家学说,体现出了英语作为现在世界通用的语言其强大的发展力。而另外一个词taikonaut也是同样的道理,前面是汉语“太空”的音译,后面取自的宇航员astronaut最后一个音节,特别显示出中国太空人的含义,也是对我国近几年来航天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视。
      汉语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大量地吸收外来词的两个时期,一个是汉唐时期,一个是“五四”前后。当然在现在地球村的世界背景下,借用的外来词更是日新月异。
      
      二、汉语中存在的英语借词
      
      1.词语的来源
      (1)衣食住行及其他生活方面,如:三明治(sandwiches)、奶昔(milkshake)、热狗(hot dog)、奶酪(cheese)、土司(toast)、培根(bacon)、咖啡(coffee)、扎啤(a jar of beer)、可口可乐(Coca-Cola)、牛仔裤(jeans)、迷你裙(miniskirt)、比基尼(bikini)、迪斯科(disco)、香波(shampoo)、马赛克(mosaic)、空中客车(airbus)、自动取款机(ATM)、超市(supermarket)、粉丝(fans)、爵士乐(jazz)、摇滚(rock)、甲壳虫乐队(the Beetles)、派对(party)、音乐电视(MTV)、呼啦圈(hula-hoop)、高尔夫球(golf)、卡丁车(karting)、蹦极跳(bungee jumping)、白领(white collar)、蓝领(blue collar)等。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有独特的吸引力,从这些词汇中就可以看出。
      (2)社会现象,如:代沟(generation gap)、嬉皮士(Hippies)、丁克家庭(DINK)等。表明一些社会现象是全人类共有的问题,并不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或民族,只是可能是因为发展程度不同,有些社会出现得早,有些出现得晚些。
      (3)科技及医学方面,如:高科技园(hi-tech park)、集成电路(IC)、脱氧核糖核酸(DNA)、试管婴儿(test-tube baby)、黑客(hacker)、克隆(clone)、数码光碟(DVD)、硬件(hardware)、软件(soft ware)、数据库(data bank)、电子邮件(E-mail)、因特网(internet)、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而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兴起,又出现了网络冲浪者(cyber-surfer)、网吧(cyber bar)、网络文化(cyber culture)等。由于现代科学的发达,同时又由于传播工具的发达,新语汇几乎一出现就成为所有语言的共同语汇,为全人类所共享[2]。同时也说明了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影响。
      
      2.借用方式
      (1)音译,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如:粉丝(fans)、迪斯科(disco)、托福(TOEFL)、比基尼(bikini)、披头士(Beatles)、黑客(hacker)、克隆(clone)等。甚至有的借词在音译的基础上还兼顾其含义,如香波(shampoo);化妆品牌Revlon被巧妙地译为“露华浓”,取自唐朝诗人李白描写杨贵妃花容月貌的名诗《清平调三章》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可称为归化的音意兼顾的译法,堪称两全其美,体现了汉语在吸收外来词时特有的汉化处理功能。
      (2)意译,如:超人(superman)、超市(supermarket)、千年虫(millennium bug)、热线(hot line)、绿卡(green card)、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等。
      (3)音译加意译,前半部分采用音译,后部分采用意译,如:呼拉圈(hula-hoop)、因特网(internet)等;前半部分采用意译,后半部分采用音译,如: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水上芭蕾(water ballet)、奶昔(milk shake)等。
      (4)音译附加汉语语素,以单音节、双音节译词加汉语语素的借词使用最多,如嘉年华会(carnival+会)、高尔夫球(golf+球)、啤酒(beer+酒)等;同样,反过来,中巴(中+bus)、酒吧(酒+bar)等。
      (5)英文字母缩写有时也附加汉字,如:DVD,MTV,PC,DNA,GRE,CT检查,T恤衫,IC卡,ICU病室等。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日常所使用的词汇,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借词的翻译方法都要符合该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普遍的审美情趣才会被大众所认可,才能在人群中流行起来。
      从语言学的角度讲,至少三个重要的社会变量影响着借词的种类和强度,一是语言的相对地位,二是两种语言的使用人数,三是操母语的成年人是否习惯他们所学会的新的语言[3]。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这三个变量确实都符合,尤其是在世界高速发展,全球都在进行着现代化进程的今天。借词在语言历史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借词进入到某一语言的时间,可以推测在某些历史时期,该民族的语言受到何种影响,发生了何种变化,甚至可以推测出某些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另一方面,借词也是民族关系的一种见证,是研究民族发展史的一项重要材料。语言的借贷为文化上的接触提供了广阔的历史画卷[4]。人们可以从这些借词中窥见文化、经济交流方面的缩影,可通过词语借用方式来发掘沉积在一个民族心理结构中的深层内蕴,感知民族的发展和变化。
      
      参考文献:
      [1]Albert C.Baugh & Thomas Cable.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M].London:Pearson Education,2002.3.
      [2]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07.
      [3]王得杏.社会语言学导论[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97.
      [4]申小龙.文化语言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05.
      [5]于辉.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知觉、音系分析[J].语言研究,2007,(27):87-92.
      [6]朱文俊.现代英语语言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5.

    推荐访问:借词 简述 英汉 语言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