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校园集体舞的德育功效及其他】关于高校家校合作的德育功效的问卷

    时间:2018-12-28 03:32: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校园集体舞作为一项新型的课外体育活动,在推广中存在颇多争议,本文作者通过访谈和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调查了中小学生现有的心理及思想品德水平能否适应校园集体舞的推广,并对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关键词: 校园集体舞 中小学生 德育功效
      
      1.前言
      
      校园集体舞是教育部在2007年向全国中小学生推广的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这个内容的推广在一些教师、学生和家长当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部分教师及家长对这项活动的开展是否符合学生心理,以及这项活动的推广对学生今后思想品德的教育产生了顾虑。笔者通过访谈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校园集体舞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对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2.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及思想品德的现状
      
      2.1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对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及思想品德的影响
      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中间阶段,有人把它称为“人生历程的十字路口”,它既与儿童有别,又与成人不同。贯穿青春期的最大特征是性发育的开始并逐步完成。中小学生处于性意识萌发的青春发育期,其心理特点既带有童年期的痕迹,又出现某些成年人心理特征的萌芽,开始对两性关系有朦胧的认识,在男女同学关系上比较敏感。由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学生往往会感到不习惯、不适应,产生怯生、恐惧的心理。
      2.2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导向
      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现阶段国内优质教育资源与人们的需求差距巨大,名校名师一直受到广大家长的追捧。据调查,不少家长对子女抱有很高的期望,受采访的237位家长中78%把子女的学习成绩摆在第一位,重视身体素质占12%,而重视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的仅占10%。学习压力使中小学生身心负担加重。如果这些负担不能及时化解,苦恼、忧郁、抑郁、烦躁、暴躁等就会变成为厌学、反抗、叛逆等,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身心和情感的发展。
      2.3新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在新环境中由于生活环境、学习内容、生活方式,特别是接触的对象不同,中小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全新的环境、多元的人际关系等,如不及时调整好心态去适应新环境,就可能产生紧张、厌学等情绪。
      
      3.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开展的必备条件
      
      3.1客观条件
      我国心理学研究人员根据实验,初步确定了心理发展的成熟期一般在15―16岁以后,思维活动的初步成熟期约在16―17岁,品德的初步成熟期约在15―16岁,而生理上的成熟期更晚一些,如脑细胞体系的发育完成在18岁,性器官的完全成熟在18岁以后①。中小学生,指生理、心理尚处于发展中的未成熟期,具有幼稚性及可塑性等特点的少年儿童。因为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正处于成长阶段,所以从集体活动中获取知识、获得归属感的欲望非常强烈,对集体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校园集体舞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练习时大家挽手共舞,互相感染,共同提高,其组织形式符合少年儿童依赖集体的心理需要。
      3.2主观条件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就在于“教育者同自己的教育对象的每一次接触都能激发他们心灵的热情”。中小学生年龄大多在6―18岁之间,具有好奇心和思维能力强、自控和抽象思维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开展活动时就要考虑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天真活泼的个性,设计一些新颖奇特、充满知识性及趣味性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以生动形象的活动形式进行教育,避免空洞地说教。在开展活动时一定要克服陈旧的不良倾向,使活动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同时要有选择地开展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等道德情感的活动,加强对儿童的情感教育②。
      
      4.校园集体舞的德育功效
      
      校园集体舞的推广活动是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重点是以体验为基本途径,通过对音乐、内容的编排,切实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展该项活动是对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积极响应。
      4.1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校园集体舞,针对少年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选择了在内容上具有民族性特征的《校园秧歌》来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以及获得抗战胜利后人们欢快地扭起秧歌的情境,让中小学生从小就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还选择了具有西方国家时尚性特征的《校园华尔兹》等来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意识和与时俱进的思想,使之认识并感受到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民族风俗,牢固地建立起中华民族及祖国的概念,并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日渐强大的新面貌。同时通过跳校园集体舞,他们能够在歌词、旋律、舞蹈编排等方面的熏陶下感受到上一辈对和平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不忘记老一辈革命烈士探索革命的艰辛历程。因此跳校园集体舞能由浅入深地培养少年儿童对民族的认识和感情,符合少年儿童的情感需要,使其特有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得到实践。
      4.2集体主义教育
      校园集体舞是一种群体性的舞蹈活动,既有众人围圈或队列的舞蹈形式,又有两两为对或交换舞伴的组织形式。这种两两为对和交换舞伴的形式决定了中小学生在舞蹈的同时,能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增进友谊。当舞伴之间面对面或肩并肩、手拉手或扶腰搭肩地跳舞时,靠近的距离增加了亲密感,肢体的接触产生了亲切感,由此能很容易进入一种沟通状态。
      笔者在访谈了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后得出:校园集体舞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中小学生在跳校园集体舞时,通过动作的转换、队形的变化、情感的交流,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怀,接受对方感情的信息,体验社会交往的情谊,感受集体活动的欢愉,体会整体协调统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在校园集体舞活动中,学生表现得彬彬有礼,配合上比较融洽,沉浸在同一节奏中,最终达到培养中小学生良好集体主义精神的作用。
      4.3文明礼仪教育
      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所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现在,我国对少年儿童的文明礼仪越来越重视,如推行文明礼仪操、出版《文明礼仪普及读本》、推广校园集体舞等。作为教育部在2007年向全国中小学生推广的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在培养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方面,校园集体舞有着重要的作用。
      4.3.1能培养学生热情、好客、大方的主人翁形象。校园集体舞中一些邀请、致敬、迎送的动作,可以促进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社交礼仪,培养文明礼貌和尊重他人的意识;跳校园集体舞时对举止、动作、配合等的要求,有助于中小学生在学习中帮助技术掌握不好、男女同学动作配合失调、完不成动作要求的同学。
      4.3.2能培养学生充满青春活力的创新精神。少年儿童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显示着知识素养、科学态度、创新精神、朝气蓬勃的中小学生形象。校园集体舞练习中拓展部分的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其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
      4.3.3能培养学生举止文明、有道德的风貌。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举止文明、有道德,表现在向教师敬个礼,道声“早安”;在校园集体舞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积极练习;关爱同学,不歧视弱者,在校园集体舞的学习过程中先会带动后会。中小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些都展现出一个集公德意识、法治观念、慎独精神于一体的优秀学生形象。
      
      5.校园集体舞对学生今后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
      
      《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包括小学组《好朋友》、《阳光校园》、《小白船》,初中组《青春旋律》、《校园秧歌》,高中组《青春风采》、《校园华尔兹》等7个校园集体舞蹈。该套校园集体舞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规律而创编的,具有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和群体参与性,富有时代特点和青春气息,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在保证该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所进行的前期调查研究中表明:学生普遍认为参加校园集体舞活动能够调节情绪、活跃身心、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对学生今后的思想品德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③。
      
      6.结论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灵敏的思维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校园集体舞的推广活动是当今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其德育功效中特有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及文明道德教育的精神内涵可以得到充分弘扬,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笔者认为校园集体舞的推广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极为有利,是当前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重点。
      
      注释:
      ①黄穗.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J].教育艺术,2004,(3):71-75.
      ②李彩燕,邵玉范.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2):11-13.
      ③李美安.校园里需要集体舞[J].中国音乐教育,2002,(2):34.
      
      参考文献:
      [1]吴立群,王庆斌.集体舞的特征与功能[J].剧作家,2005,(6):116-119.
      [2]周娟,许卓娅.集体舞蹈学习中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J].早期教育,2000,(3):34.
      [3]李美安.校园里需要集体舞[J].中国音乐教育,2002,(2):34.
      [4]徐韵.集体舞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时空推理能力[J].中国音乐教育,2006,(2):24-27.
      [5]赵建宾.试论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1,(2):4-6.
      [6]陈景娥.校园集体舞乡土特征的提炼与思考[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5):81-84.

    推荐访问:集体舞 德育 功效 及其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