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看应用型高校核心办学理念的凝炼——兼论新时代肇庆学院应坚守的办学理念

    时间:2023-06-30 15:50: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吴业春

    (肇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已于2022年10 月22 日在北京胜利闭幕。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豪情满怀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在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把教育、科技和人才并列作为重要一节,这在历次党代会中还是首次,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科技和人才的高度重视,也表明教育、科技与创新、人才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彼此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大学的办学理念是教育理念在大学治理中的反映。是大学高层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对大学性质、办学方向、师生地位、大学功能、社会责任与使命、运营策略等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内外部诸多办学要素之间关系的认定,以及对理想大学模式的系统性构想。大学办学理念是大学实施内部治理与运维的哲学基础,是对大学办学治校顶层的、系统的、本质的认识、归纳和概括。大学核心办学理念则是对上述问题中关键、核心和本质问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的概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是党和国家当前和今后一切工作重要的指导思想,当然也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重要的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首先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其次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紧紧抓住教育、科技、创新、人才等关键要素,形成符合时代、符合规律、符合学校实际、符合师生期盼、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核心办学理念,指导本校的改革发展,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从而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办学目标。

    (一)教育、科技和人才相融相促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三”,首先是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三个定性”;
    其次是提出继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三大战略”;
    三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三大策略”;
    四是努力实现“三大目标”,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报告论述简明扼要,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目标明确。为教育工作者系统把握、深刻领会并具体落实报告精神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坚持以教育现代化促进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根本理论遵循。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要加快建设并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追求。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好教育这一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就是要面向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瞄准国际科技竞争的关键、着眼于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牢牢把握创新这一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二)教育、科技和人才相融相促的实践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为新时代中国高校指明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中的使命担当和奋进路径,同时也高度精炼、具体形象地阐明了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相融相促的实践逻辑。

    1. 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作为逻辑旨归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大学要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高校工作的根本标准。要坚决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高校治理的具体环节,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推动高校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2. 把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作为逻辑起点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也是联系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深入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生态。要增强人才培养的资源支撑度,统筹好校内外各种资源,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高各类资源的集约率、信息化和共享性;
    要提高教育教学机制的保障度,打造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联合各类主体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教学团队、强化课程建设、创新教学内容、联合实习实训、探索多样化评价体系,从而形成人才培养的巨大合力。

    3. 把引育和使用人才作为逻辑内核

    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高校作为人才的“蓄水池”,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高校各项职能,激发高校人才队伍活力至关重要。要真心爱才,努力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优良氛围;
    要悉心育才,打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优良环境,为人才发展提供公正平等、待遇适当、保障有力、不拘一格的工作环境和上升通道;
    要倾心引才,努力用好全球创新资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精准引进境外急需紧缺人才,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制度体系;
    要精心用才,努力营造评价科学、激励有效、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4. 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逻辑延展

    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集聚、学科交叉、基础深厚的优势,积极瞄准“四个面向”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原创研究和基础创新;
    深化高校科研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提高科研攻关积极性和主动性;
    主动对接经济社发展需要,通过人才输送和联合攻关实现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结合。凝聚科教兴国战略的新时代高校担当力量,我们要始终坚持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引领党员干部和教师员工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之中。

    (一)大学办学理念等相关概念辨析

    理念为何物?理念有什么作用?教育理念是什么?办学理念又是什么?核心办学理念包含哪些内容?这些概念是我们在研究时必须弄清楚的。

    理念是一个哲学概念,它与意识、思维、观念等泛指精神性的现象及其内在联系具有同等属性。理念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基于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把握而逐渐形成的内在认识。理念可以改变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轨迹。张正光认为“有理念之组织方能长治久安,有理念之组织方能塑造优质之组织文化,有理念之组织方能凝聚组织之共识,有理念之组织方能分享共同价值观。”[2]由此可见,理念的意义在于先于行动、指导行动并决定行动,说明思想、理念的重要性。

    教育理念,即关于教育的系统性观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包括教育宗旨、教育使命、教育目的、教育理想、教育目标、教育要求、教育原则等内容。大学理念或者大学教育理念是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反映和体现。在教育教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研、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皆可形成不同的教育理念。潘懋元认为:“大学理念虽然是一个上位性、综合性的高等教育哲学概念,但它不仅反映高等教育的本质,而且涉及到时代、社会、个体诸方面的因素。从‘理念’切入,不但可以更好地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规律,而且能更好地理解高等教育规律如何制约和支持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与追求。”[3]眭依凡提出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本体的基本看法,关于“大学应然”的理性认识,是渗透人们对大学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要求的“好大学”观念,是人们观念中的大学,想说明的是“大学应该是什么”[4]。

    办学理念体现的是大学管理者在办学治校中的教育哲学思想。韩延明提出,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对大学的理性审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理念和哲学观点。它是一所大学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特征的体现,是一个哲学概念[5]。在本文中,办学理念是指大学管理者通过办学实践和理性思考,形成的对学校发展的理想追求,也回答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是什么样,以及怎么建、怎么管等观念性的问题。

    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办学模式存在一定内在关系。王均强对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的异同进行辨析。他提出大学的办学理念包含大学的含义、宗旨、目标、使命、职能、信念、变革和走向,从根本上指导着一所大学的学科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发展[6]。王瑞祥等对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的不同进行辨析,办学理念是关于大学的基本性质、理想模式、目标追求、社会责任方面的系统思想,是大学主要领导者管理大学的理想、信念、观念和办学的指导思想。办学模式是根据办学理念形成的发展模式[7]。黄伯云认为,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办学理念就是其灵魂,是学校办学的思想基础,怎样办学、怎样办好大学、怎样特色办学都建立在这个思想认识基础之上或者取决于这个思想认识基础,简而言之,就是“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和教育创新”[8]。总之,办学理念对于办学特色的重要性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认同和重视。

    核心办学理念是学校的教育哲学主题,是学校众多办学理念中最根本、最有影响、最持久的信仰与追求。大学办学理念可涉及大学办学治校的多个方面,在内容和层次上都可再细分。而核心办学理念是经过决策者深沉思考并进行较为充分论证的思想观念, 因此它在层次上比较宏观,内容上较为概括,关键要素上更加聚焦,在此基础上可衍生出其它办学理念。在核心办学理念的研究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徐显明。他在总结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规律性,提出十个具有普遍性的核心办学理念:一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二是教学科研是大学不变的中心工作;
    三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大学永恒的主题;
    四是学科建设始终是大学的龙头工作;
    五是大学的主体工程始终是师资队伍建设;
    六是学术自由和学术追求是大学的最高价值;
    七是创新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
    八是大学的管理目的在于服务;
    九是特色是大学的魅力所在;
    十是大学对待知识是它态度的全部[9]。这为对大学核心办学理念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二)大学核心办学理念系统的内容结构

    大学核心办学理念是大学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和浓缩,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1. 大学的价值追求

    《大学》中阐述了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大学最基本的办学理念。如上海交通大学坚持“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旨在培养创新型领袖人才。如肇庆学院提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培养坚持德育为先,通专结合,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师生关系

    大学教师是大学的教育之本,优秀教师更是大学的“台柱子”。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秉承校训,言行方正,潜心学术,专心育人。

    大学师生关系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与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两个方面。大学教师对学生的教育,重点在于大师精神的传承以及大师品德的言传身教。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则体现在“尊重”二字上。学生对大师的崇拜,激发学习的热情;
    学生对教师品德的崇敬,以为身范。所以,大学师生关系在办学理念中处于重要地位。

    3. 对待知识和学术的态度

    德国著名的大学校长洪堡认为大学是生产知识的地方,所以他把柏林大学建成世界上最早的研究型大学。一所大学对待知识和学术价值的态度,决定了这所大学的办学定位。根据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分类2000年版本的标准,分为博士研究型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大学、学士学位授予院校、副学士学位授予院校、专业高等教育机构等种类。不同类型的高校,对待知识和学术价值的态度不同。如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应用型大学,提倡的是鼓励开展基础研究,重点开展应用型研究,实现应用型知识成果的转化。

    4. 大学创新与科研的地位

    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承担着知识传授与知识生产的职能,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甚至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创新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的本质要求。而创新离不开科学研究。自大学产生后,开初最主要是教育教学职能。高校的科研职能始于十九世纪下半叶,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产生了实验研究的需求,先是以德国洪堡大学为典型代表,拓展大学的科研职能,此后以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为代表,研究型大学广泛兴起。洪堡的《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以及美国学者约翰·布鲁贝克撰写的《高等教育哲学》,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布鲁贝克提出大学是这样一个机构: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的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高等教育都已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的重要任务,将科学研究成为大学作为大学主要和重要的职能。

    5. 大学如何为社会服务

    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说过,大学从未像现在这样与社会联结得那么紧密。大学开展社会服务的标杆是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这所大学的所有学科与当地经济社会机构密切合作,使学校的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建设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日益彰显。伯顿·克拉克提出了大学发展的五个核心,其中一个是拓展外围,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大学的社会服务理念决定了大学是促进区域地方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重要力量。

    (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和人才等内容对大学核心办学理念的启示

    对大学核心办学理念关注的问题、所涉及的重点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中都有明确指示,并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对立德树人、科学研究、创新驱动、高素质人才培养等做出了科学严谨、细致周密的论述。

    1. 关于教育工作与立德树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培育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2. 关于创新与学术发展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

    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

    3. 关于科研与社会服务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制度基础。

    4. 关于人才工作与教师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加强人才国际交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

    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该如何凝炼?首先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其次是遵守国家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现国家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的规划、部署及相关政策;
    第三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办学规律,体现高等教育的一般性;
    第四应体现各高校特殊性,即各高校个性化的内容,包括学校的办学定位,所处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与任务,与区域地方需求的契合等等。这样的办学理念才能符合学校实际,体现学校特色,也才能真正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

    进入新时代,肇庆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进入研究生教育层次,这对建设一支数量适宜、结构合理、创新力强、师德高尚、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提出了必然的要求。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存,国家和社会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学校由教学型进入教学研究型阶段。科研工作“四个面向”的提出,即使是应用型大学,也必须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满足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学术发展的要求。当今时代大学与社会不可分离,应用型大学应立足于区域发展,促进城校融合,无论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都应致力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回应上述挑战,是一个应用型大学应有的担当,也是应用型大学应当努力的方向,也是大学核心理念的必然内容。为此,新时代的肇庆学院在新征程中应坚守“尊师敬道、育人务本,科创提质、经世致用”的核心办学理念,以此促进内涵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回应社会关切、人民期待。

    (一)尊师敬道

    尊师即尊重教师。要树立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教师主人翁精神,为教师履行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在校院管理中,吸收教师的智慧和力量,扩大民主参与。

    建设高水平大学,就要大力引才用才、惜才爱才。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培育,引导在思想、业务各方面健康成长。不仅学生要尊师,管理、后勤等各方面人员也要尊重教师,教师也要自尊自爱、自省自强。全校所有教职员工也都是广义教师的一部分,均应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承担起育人职责,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韩愈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道”,是广义的概念,就是传之思想、授之知识、训之技能、育之人格、研之学术,是知识体系、学术体系、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总称,是涵养学生素质的所有教育教学和学术资源。大学本质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故大学师生对知识、思想和学术,必须予以尊重,甚至是心存敬畏,以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之。

    (二)育人务本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本质在于人才培养。大学应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者融为一体,把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大学重要使命和职责。

    务本,指专注于根本,重心上不漂移,不仅校院领导层要思想上重视、目标上明确,行动上更要心无旁骛,一以贯之、笃行不怠,将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办学治校的主责主业,抓牢抓实。“育人务本”也体现了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思想。

    在大学科研职能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使之相互促进而不是顾此失彼,是我们当前管理中必须面对和认真解决的课题。

    (三)科创提质

    高质量发展是社会组织的生存之本,也是高校回应社会期待的内在追求。如何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强化科研和创新无疑是当前高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科创提质有两层含义:一是对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的应用型大学,要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办学基本要求,把科技工作作为办学的重要职能来抓,作为提升教师水平的标尺,建平台、组团队、提要求、压担子,使教师在科研上逐渐走上正轨,不断增加科研产出,增强科技实力。二是通过强化创新和强化科研,促进科教融合,使人才培养提质增效,亦使学科专业水平、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使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得到显著增强。肇庆学院一直以来也把“以质立校”作为办学追求。

    当前,国家在高校大力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土壤和条件,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平台,鼓励毕业生积极就业创业。当然,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创新应体现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各领域,也体现在师生各群体。

    大学的科学研究,是科技革命后社会赋予大学重要的功能和使命。一流的大学必须产出一流的科技成果。是否重视科学研究,能否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大学分层的重要标准。大学要重视知识的传承、创造和转化,把科研与学科建设结合、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通过科研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通过科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科研产出一流科技成果,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做出应有贡献。

    (四)经世致用

    “经世”解释为治理世事;
    “致用”意谓尽其所用。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研修、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面对社会矛盾,要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经世致用思想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也成为不少大学的校训。

    作为应用型大学,重要功能之一是为社会发展服务。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都应该以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为宗旨。大学首先是要培养德才兼备、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对多类型、多层次人才的需求;
    大学的科学研究,从基础理论的突破,到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都要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总之,大学要为产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综上,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把握党代会报告中“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这些关键要素,并把他们融入核心办学理念,再从办学理念落实到高校改革发展具体举措中,强化内涵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办学理念大学“留白”是个大学问中学生天地(A版)(2022年6期)2022-07-14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4期)2022-03-16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10期)2021-12-26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大学》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大学求学的遗憾民主与法制(2020年16期)2020-08-24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0期)2019-09-10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推荐访问:办学 肇庆 理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