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探索

    时间:2023-06-28 17:55: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林桂珠,谢跟踪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海口 571158)

    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时期,全球化背景下多种文化的冲击与碰撞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并不断渗透于其成长之中。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类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课程思政”提到了新的高度。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作为社会发展的衍生物聚焦于大众视野,对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具有时代所趋的紧迫性。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环境教育内容在必修、选择性必修以及选修模块均多次出现,在地理课堂中优化环境教育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不少学者对地理课程思政提出了自身见解,但多集中于高校课堂建设[1],或将其融合于宏观的地理教学[2],鲜有学者将课程思政与环境教育相结合。将课程思政“潜”于显性的环境教育,既不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泛理论,又不受缚于专业知识的枯燥术语,进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培养正确的环境观与人地协调观,塑造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属性的综合性学科,其中所包含的资源、环境、人口等知识与社会生活及时代发展紧密联系[3]。正是基于这一特性,课程思政能够更广泛地渗透于地理课堂之中,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1.地理教学内容中富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人是哲学的主题,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对人的本质及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回答[4]。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地理学中所蕴含的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再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关系理念,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如人教版地理1第一章中对宇宙物质世界的探索,对地球演化历史的探究,对地球圈层规律的探寻,都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可见,地理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紧密联系,地理课堂中富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2.地理核心素养中包含课程思政元素

    从三维目标到四维核心素养,从能力立意到素养立意,新时代背景下地理的学习不仅仅侧重于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地理能力的提高,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当前学习乃至今后社会发展中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区域认知增强空间认识培养家国情怀,以综合思维进行批判分析深化辩证意识,是地理学习的两大基本思想和方法。在培养地理实践力的过程中,所蕴含的实践活动如科学实验、社会调查、户外环境教育等,都可作为课程思政的实践载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思想教育的进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地协调观作为处理人地关系的科学方法论,在培养的过程中有效渗透生态文明意识,是践行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

    3.地理核心知识中蕴含课程思政内容

    地理核心知识是学生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应掌握的重点内容。鉴于地理核心知识所涉及的范围过大,本文仅以新人教版地理教材(2019年)地理1和地理2的核心知识进行分析。以内容维度进行划分,可将地理1中的核心知识归纳为地球、自然要素、自然灾害和地理信息技术4个概念[5],将地理2归纳为人口与城镇化、区域发展、环境和国家发展战略4个概念。基于此,将高中地理必修模块所涉及的核心知识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探寻地理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表1)。

    表1 地理必修模块核心知识与课程思政要素的融合

    1.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人地关系的探讨是地理学永恒的主题。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描绘了人类滥用化学药品及肥料所带来的巨大灾难后果,宛如投进湖面的一块巨石,在当时公认的征服自然的意识领域泛起环境保护的涟漪。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衍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环境保护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需时刻践行的全球信念。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机,在地理教学中践行环境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与环境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当今环境教育的局限性

    1992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环境教育是地理学对教育最主要的贡献之一[6]。从综合性角度看,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社会,地理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渗透环境教育的独特优势,环境教育是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然而,由于存在教师环境教育理论不足、环境教学手段单一以及“唯分数论”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学生的环保意识不重视等问题,地理学科的环境教育常常流于形式,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知识点虽耳熟能详,但环保意识却有所不足,环保实践更是少之又少,环境教育质量堪忧。

    3.课程思政与环境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是对环境教育教学流于形式的补充,为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提供有效借鉴。将课程思政“潜”于显性的环境教育,既不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泛理论,又不受缚于专业知识的枯燥术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在地理环境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环境知识、在自然中感知环境问题、在实践中提出解决策略,并通过恰当的言语表达,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其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的形成,真正做到“润物无声”。

    环境教育的目标在于建立学生的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7]。课程思政视域下的环境教育机制建构,应当是多维融合下的结果,仅以环境保护专业知识的灌输,或以思政教育课堂枯燥的理论传授,均无法将环境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内化到学生的意识之中。对于学生的环境教育,即培养学生的环境观与人地协调观,可借助于道德情感形成的培养机制,以“知、情、意、行”四方面为落脚点进行(图1)。

    “知”是基础,是环境教育知识。在地理教学中,以地理课堂为载体,以地理事物为依托,以环境问题为内容,是环境教育的教学手段。只有基于地理环境知识,掌握一定的理论,才能有的放矢,并指导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过程。

    “情”是动力,是学生对于环境问题认识的情感与感悟。教师在进行环境教育时,运用课程思政的手段,在对环境案例的分析或自然资源的讲解中,适当地辅以生动的言语表达,渲染保护环境的情感氛围,以灵活的教学方式替代单纯的理论阐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学生对环境资源的珍惜爱护之情。

    “意”是意志,是学生在经过一系列艰难困苦之后形成的正确环境观。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处理人地关系问题时应秉持的正确观念。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很多经济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何在这种背景下坚守自身环保意识不动摇,需要自身拥有顽强的意志,来抵御利益的诱惑,坚守道德的底线。这种观念是教师良好环境教育的成果,也是学生吸收转换为内在品质的收获。

    “行”是关键,是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行为与实践。在进行环境教育时,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中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环境教育实践。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展实践、以学生接触得到的知觉体验过程、以直观动态的方式合理表达,户外环境教育能极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实践力,是环境教育的最佳方式。

    1.用好课本案例,挖掘环境素材

    地理案例一般来源于生活,具有真实性与情境性,是连接抽象知识与具体常识之间的桥梁,常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人教版地理教材(2019年版)中设置了“案例”栏目并选用大量经典地理案例,教师在进行环境教育时,可以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案例素材并加以拓展,化枯燥的理论讲解为趣味的情境教学。如地理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教材列举了“八大环境公害事件”的案例,将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造成的损失等数据分类列出。基于这些案例,教师可播放更多的视频资料,并辅以恰当的言语描述,于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让这些历史问题不再重演。

    2.结合时事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时事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地理教学中的“活教材”,能够有效地补充教材的滞后性以满足地理教学乃至环境教育的需要[7]。新时代背景下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在课堂思政的基础上,适时适当地将时事热点渗透于地理教学,渗透于环境教育之中。时事热点与环境问题的融合,一方面,能够贯彻“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拓宽眼界;
    另一方面,以时事热点作为课堂导入或者讲解时的环境案例,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讨论热情,促进其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以及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3.践行社会实践,丰富教学手段

    “实践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实验、野外实践和社会调查等都是常见的地理教学活动,是地理教学理论的拓展与补充,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以荒野课堂为例,在荒野中,自然生态系统是荒野课堂的老师,荒野就是“教材”,以教师为媒介,将野外拥有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给予学生非凡的学习体验[8]。在环境教育中,鉴于校内课堂理念传授的有限性,提倡教师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实践调查与研究。如在讲解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时,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受污染的河湖,观看水资源污染前后的对比,接着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讨论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环境主体意识,深化环保观念,真正将环境保护落实于行动之中。

    4.完善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

    从能力立意到素养立意,从结果性评价到过程性评价,地理知识的考查方式越来越侧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环境教育成绩的评价也不应拘束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评价体系。从某种程度而言,环境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将理念层面所取得的正确认识贯彻落实于实践之中。着眼于学生在环境教育学习过程中环保意识的形成以及环保行为的落实,课程思政视域下的环境教育考查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因此,要完善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并构架起科学、客观的评价量表。评价只是手段,“立德”才是目的,树立环保意识、形成人地协调观才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最大意义。

    猜你喜欢思政环境课程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中老年保健(2021年12期)2021-08-24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1期)2021-06-09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内蒙古教育(2021年20期)2021-03-08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中国生殖健康(2020年6期)2020-02-01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家庭影院技术(2019年11期)2019-12-09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推荐访问:视域 地理环境 探索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