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时间:2023-06-27 17:30: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王培森

    (福建商学院,福建 福州 350599)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高校都已经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重中之重,而且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加大德育教育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德育教育向纵深开展,在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很多高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但融合教育运行体系不够完善,各类问题层出不穷,融合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直接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性、互动性、实效性不强,甚至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不利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对此,高校应当积极探索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努力使融合教育实现更大突破[1]。

    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教育,都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校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深刻理解和认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价值,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方法和策略。

    (一)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对于高校来说,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融合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卓有成效的方法,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加强,并融入智育教育内容,通过二者的互动和对接,进一步强化育人模式创新。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对于构建多元化、融合性教育体系至关重要。强化德育渗透教育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得到提升,而且也使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加强。

    (二)有利于加强三全育人机制建设

    构建三全育人机制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发挥方方面面作用,大力推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向纵深开展,才能使高校育人模式步入创新发展轨道。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大力实施融合教育能够使三全育人机制建设更具有针对性和特色化。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教育,都需要在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发挥作用,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当中,才能使其实现更大突破。当前,一些高校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纳入三全育人中,而且还不断优化和完善运行机制,通过卓有成效的组织方式,大力推动三全育人向纵深开展,如深入开展青春期教育,使大学生对青春期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完善自己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清醒,而且还融入情感教育和诚信教育,大学生能够对真善美、假恶丑有更强的识辨能力[2]。

    (三)有利于提升高校人才建设质量

    随着 “人才强国” 战略的深入实施,高校人才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很多高校都制定了人才发展战略,而且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也不断优化和完善运行机制。高校在实施人才建设过程中,需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使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能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大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能够最大限度提升高校人才建设质量。有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将其融入大学生管理工作当中,落实以大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融合创新,如培养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管理等,不仅使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而且也使大学生通过自身较强的思想道德素质自主调节和自我发展[3]。

    (一)融合教育重视程度较低

    深入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一些高校对融合教育的整体重视程度不够,还没有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入手对融合教育进行科学设计和系统安排。有的高校尽管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而且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也大力推动 “课程思政” 与 “思政课程” 的协同建设,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程度相对较低,如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不注重融入德育教育内容,尽管开展了一些心理疏导,但却没有从德育教育的角度深入挖掘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有的教师则不注重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措施,通过培养大学生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等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也相对较少。

    (二)融合教育思路缺乏创新

    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存在的问题来看,除了重视程度不够之外,也包括一些高校不注重创新融合教育思路,很多教师在实施融合教育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方面不够到位。有的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尽管已经对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了研究,而且也在某些方面发挥了作用,但积极心理学的整体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仍然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直接导致融合教育效果不佳。有的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对融合教育的系统设计,尽管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内容,但灌输式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学生无法从心里接受和认同[4]。

    (三)融合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对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来说,健全和完善的融合教育机制至关重要,但一些高校在这方面还没有进行系统设计,融合教育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有的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尽管能够从大学生的角度组织实施,更加重视以人为本,但却没有将德育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注重将 “问题” 与 “人” 分开,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破解心理健康问题的意识相对比较薄弱,融合教育方法相对较少,德育教育针对性不强,在培养大学生正确认知方面仍然有待于加强。有的教师则不注重构建融合教育协同机制,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共同推动融合教育向纵深开展的意识和能力相对比较薄弱。

    (四)融合教育载体相对较少

    通过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一些高校不注重打造多元化、有效性的融合教育载体,特别是还没有从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角度组织实施,实践育人载体相对较少,直接导致融合教育的针对性、特色化不强。有的高校不注重打造具有创新性的融合教育平台,特别是在组织大学生开展岗位锻炼、参与实践、社会调查方面相对较少,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不足。有的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茶文化、和文化、教文化、天人合一文化等还没有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与之相关的座谈、竞赛、评价等相对较少,且 “以文化人” 不够到位。

    (五)融合教育方法有待优化

    要想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实现更大突破,需要不断优化融合教育方法,但一些教师在这方面缺乏深入研究,融合教育方法相对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融合教育效果。有的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注重实施生活化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活的结合不够紧密,在培养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有的教师则不注重将 “阅读疗法” 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缺乏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思想观念、认知能力等的有效渗透[5]。

    (一)提高融合教育重视程度

    高校在实施育人的过程中,要想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取得更好的成效,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融合教育的整体重视程度,大力推动融合教育向纵深开展,推动融合教育实现更大突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对融合教育进行科学设计,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入手,加强对广大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强化他们对融合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引领他们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高校要切实加大对融合教育的投入力度,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保障,如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 “融合教育工作委员会” ,与之相关的人员都应当参与到 “融合教育工作委员会” ,共同研究和推动融合教育相关工作,共同解决融合教育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促进融合教育实现更大突破。

    (二)推动融合教育思路创新

    为了能够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实现更大突破,要大力推动融合教育思路创新,努力使融合教育更具有效能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校要从人才建设的战略高度入手,对融合教育进行全方位设计,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以大学生为中心教育思路,既要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要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此,应当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针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如教师需要深入调查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特别是要从认知的角度去深入分析,找出大学生存在的认知障碍,并通过融入德育教育内容加以解决,这对推动融合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至关重要。

    (三)不断完善融合教育机制

    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教育,都需要在科学化和规范化方面下功夫,同时也需要发挥方方面面的作用。对此,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纳入 “三全育人” 机制建设中,倾力打造融合教育合力。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纳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既要健全和完善组织机构,也要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使各个方面都能够参与到融合教育中,促进融合教育不断取得新成效。在开展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性,并且,教师要正确处理好 “疏” 与 “堵” 的关系,通过落实 “亲其师、信其道” ,加大对大学生的管理。

    (四)积极打造融合教育载体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机融合需要纳入实践育人体系当中,通过打造有效的融合教育载体,推动融合教育实现更大突破。对此,高校要将融合教育作为推动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积极设计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融合教育载体,有效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道德水准。为了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多创造一些社会实践、人际交往、调查研究载体,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多锻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 “三观” ,这对于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和认识社会,通过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自身健康的心理素质。

    (五)持续优化融合教育方法

    对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教育来说,只有运用科学的融合教育方法才能使其实现更大突破。对此,教师应当采取多元化、融合性、创新性的融合教育方法,大力推动融合教育步入良性轨道。要将 “叙事疗法” 科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多阅读能够解决心理问题的书籍,引导学生之间加强交流互动,对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可以引导相关学生对其进行关注和关爱。并且,充分发挥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如通过对传统的 “孝文化” 进行拓展,引导大学生敬老爱幼,既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有利于促进德育教育有效开展[6]。

    综上所述,高校在实施人才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要着眼于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三全育人机制入手,大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努力使其步入创新发展轨道。对此,高校需要在深刻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重要价值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新时代高校融合教育的调查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着眼于促进融合教育科学化和有效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特别是在提高融合教育重视程度、推动融合教育思路创新、不断完善融合教育机制、积极打造融合教育载体、持续优化融合教育方法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全面、深度、系统融合,最大限度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大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有机心理健康育人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当代陕西(2019年23期)2020-01-06有机心不如无机心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推荐访问: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 有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